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课文是这样注释的:“句读的不解,疑惑的不明白”。很显然这儿把“之”字理解成助词了,这样的解释我认为欠妥。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之”字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个句子出自韩愈的《师说》。教材的编者对此句的注释一直是注为“句读的不明,惑的不解”,这话听起来让人觉得别扭,好像是在听日本人讲话。影视作品里的日本人说话就是这样的,如:“你的不好”、“饭的不吃,菜的要吃”等等。实际上,这句里的“之”  相似文献   

4.
对韩愈的名篇《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段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的解释,各家却有不同的意见。1998年6月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把“句读之不知”一句解释为“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而把“或师焉,或不焉”一句解释为“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这里把“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当作结构助词,翻译为“的”(一般是不翻译的)。2000年11月版和2003年12月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对此句的解释则改为“不通…  相似文献   

5.
韩愈的名作《师说》,历来被人们视为学习古文的好教材,但对文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各家解释却不一.  相似文献   

6.
笔者则以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两句中的“之”是作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的“之”还该是提宾的标志。 在教学中,将知识归纳比较,弄清彼此之间的相同处与不同处,可以使学生全面地掌握它的规律,用比较辨析的方法,可以把问题讲得更清楚。 比如教学《诗经·硕鼠》,讲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时,通过“莫我肯顾(德、劳)”与“无食我黍(麦、苗)”的比较辨析,可以讲清:“莫我肯顾(德、  相似文献   

7.
高二册《师说》一文,把“句读之不知”注作“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这一注释,沿用了1987年修订教材的说法,显然是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当成了两个偏正短语,“之”作为结构助词,树当于“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仍是  相似文献   

8.
如何断句对文言文阅读而言意义重大。近几年来被一些省列为高考内容。有效方法是:整体把握、理解大意;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紧抓对话标志;寻找各种虚词;借助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辨析相同句式、依据总分关系;借助修辞;诵读检验。平时依据课本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的句式与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的句式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特点1.前者的"之"必不可少而后者的"之"不是非有不可;2.前者的动词性词语另有一个确定的主语而后者的谓语部分没有也不必有另一个主语.据此,"句读之不知"不是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的句式,而是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的句式.  相似文献   

10.
高中五册《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教材注:“[何择焉]挑选它什么呢?意思是都一样。”把“择”解释为“挑选”,不够妥当。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择”还有“区别”的意思,例《吕氏春秋·简选》:  相似文献   

11.
现行六年制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对“异乎三子者之撰”的“撰”,注为“才能,指为政的才能。”我认为“撰”字的正确注释为“述说”。其理由有如下四点: 第一,“撰”的义项主要有:(1)写文章,述说,著书。如“著作东观,撰集《汉纪》。”(《后汉书·张衡传》)(2)具备。如  相似文献   

12.
《核月记》(初四册)一文中关于“高可二黍许”的“黍”字,课文注释为黄米,“高可二黍许“即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我以为这是不确切的。 在一般情况下,把“黍”解释为黄米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在《核舟记》中作此解,就似乎欠妥了。前文作者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如果说舟长八分多,而它的高度只有两粒黄米左右,那就只能利用半爿桃核,雕一只没有棚的“舢板”了,而作者接着又说“中轩敞者为篛篷”。这就令人费解了。再者,舟长“八分有奇”,而高度只有两粒黄米高,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造型上都是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道考题: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1)不说类人猿,就是猿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的,则未来的人恐怕也未必会明白我们的脾气。 (2)不说类人猿,就是猿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的,则我们的脾气,恐怕未来的人也未必会明白。  相似文献   

14.
王力先生对“乘”字,解释为“兵车,包括一车四马”、“春秋时代,兵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见《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五十七页)。在其他先生编的书上也有这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甚完整的。据《司马法》记载:“戎车,夏后氏日钩车,先正也。殷日寅车,先急也。周日元戎,先良也。”显然,古代兵车“乘”的概念应有一个发展的概念。(一)夏代时叫钩车,用钩车是着眼于正常进攻。钩车一乘,是一车四马共  相似文献   

15.
“传道授业解惑”是古来就对为师者责任的一个定义。为了胜任“解惑”的工作,有的教师可谓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但在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敬业精神表示崇敬的同时,从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角度看,对“解惑”就有许多不得不说的话。要解惑,首先得给学生“找”惑,一个“找”字承载了不少教师所有的爱心和责任感。有些老师甚至还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一天中不给学生“找”出点问题,就是自己没有尽责,就违背了作为教育者的良心!考试分析会常常这样开始:“成绩先不说了,今天着重分析不足……”不懂网络为何物的教师,苦口婆心地告诫学生:“别在…  相似文献   

16.
总结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除了基础知识、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品质等因素外,读题审题的失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读题审题失误,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重视语法分析在读题审题中的作用。因此,加强语法分析法在读题审题中的训练很有必要。语法是语言中词、词组、句子的组织规律,仅仅词汇不能组成语言,只有运用语法规则,把词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7.
每一次教学意外,都是一种生动的教育资源、一次鲜活的生命搏动——有的是关乎语文本质属性的,而有的却已超越了这一点,在言语生命意识的驱动下,指向了言语之上的自我实现的人生需求,这是语文教育所应有的社会担当.一次口语交际课上遭遇的“精神洗礼”,让我对语育教学的社会担当产生了深深的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1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朱振家、吴继昌、吴鸿清、李杰群等四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上、下两册),把《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见奏伯曰:‘秦晋围郑,……惟君图之。’秦伯说”的“说”字,注释为“说(yuè:‘悦’的古字,喜悦,高兴。’”(见上册,第103页)四位先生的这一注释,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因此,不揣昌昧,略陈鄙陋,以求教于先生及诸先进。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将新编高中第四册语文《 <孟子>二章》一课《思考和练习》第四题作了解答,把“万钟于我何加焉!”、“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两句中的“焉”字分别解为“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