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建 《陕西教育》2006,(4):15-15
科学观念是指人们对科学对象、科学过程的本原和本体的见解或意识,即对科学对象持有的整体观点。就科学过程而言,科学观念包括人类为什么想,怎么想、想出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想等一系列问题。科学观念不同于科学概念。前者是统领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的一种潜在意识,是对科学本质的心领神会,后者则是科学认识和实践中思维的基础。科学观念也有别于科学思维,后者是在前者的指导下,对科学事实和科学现象的间接概括的有意识反映,科学观念影响并规范着科学思维。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体验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人类学习方式的几大类型。探究学习作为发现学习的一种类型,在新课改的提倡和推荐下,正逐渐走向各层次的教育活动:微格还原知识形成的过程;模拟科学研究的小课题探讨;知识细节的估计、猜想;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自我认识等等。这些层次、水平不一的探究学习,已成为新课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解放学生智慧和身心的开始。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对科学研究有了亲身参与体验的快感,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但是,当我们细究探究学习的最终目的时,却不免暗暗失望。“曲径通幽…  相似文献   

3.
高凯 《教育探索》2004,(1):63-63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应该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单方面发展人的科学思维而放弃艺术思维的发展,最终将导致人的科学思维发展水平的下降。为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在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培养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艺术思维的培养。一、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在人脑中的联系与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明晰,对人脑的认识也是如此。日本的医学博士春山茂雄,通过研究发表了《脑内革命》一书。春山茂雄在传统的人脑左右分工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不但是“理性脑”…  相似文献   

4.
把握平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课改实验通讯》2002,(1):72-72
  相似文献   

6.
最近,e21科学教育网十分活跃,经常有自发组织的各种科学教育研讨会,而且组织者和参与者基本上是本刊读者,e21科学教育网开通有4年了,开始也曾经热闹了一番,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内容更新不快,逐渐有冷落的趋势,现在突然又热闹起来了,这个事实反映了一个要求,就是要把“网”和“刊”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新的德育课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反映了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特点;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切合实际地提出不同阶段德育目标和要求,突出了德育的实践性、科学性;坚持新的课程理念,以学生的生活基础,实现德育的生活化、科学化;坚持综合化的课程形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小学低年级围绕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小学中高年级围绕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家乡(…  相似文献   

8.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9.
要搞好课程改革,需要学习的材料很多,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们的观念问题。而形成观念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方式问题。我个人的粗浅体会是,要想搞好课改就必须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方法,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若干个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课程成果的取得,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倾向:一是形式化。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重表面文章不重实际功夫,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形式化是课程改革的毒瘤,不铲除就难以收到实效。从这一点看,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要追求和考虑的。二是庸俗化。课程改革迎合时尚,新招迭出,追求轰动效应,常常变成浮华的外在装饰。教育上的任何投机行为,最终必然是以牺牲学生的根本利益为代价的。三是口号化。有些做法事实上是在教育实践中生硬地搬用口号,这场课程改…  相似文献   

11.
我们锡山区参加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整整一年了。作为实验学校的教科室主任,我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这次课改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扩展了教师的思维空间,增加了教师的思维密度,诱发了教师的思维创新,可以说课改活动成了教师的“健脑活动”。  相似文献   

12.
13.
刘瑞霞 《河南教育》2004,(10):31-31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较大调整,而且教育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因此,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了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李年 《中学文科》2006,(1):70-70
新课改的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学习课改的精神到付诸实践到理论上的认识已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一名老师,我看到了新的变化,且有了较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当前的教育现状看,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状况还比较突出,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升学考试考什么,学生记什么,"考、教、学、记"成了学生学习的主线;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了书本知识、教师知识的克隆;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接受性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其它学习方式被打入冷宫.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寻找新的理论支持,变革根深蒂固的学习方式.从学习的理论看,建构主义理论对我们变革学习方式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台湾的林清玄曾写过一篇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的故事:“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还要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道。“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艳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过花呢?’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我仔细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象百合,美丽也不输给百合,并且有一种非常好闻的香气,如果拿来作为瓶花,也不会输给其他的名花呀!可惜,空心菜是菜,总是等不到开花就被摘折,一般人总难以知道它开花是那么美。总是有一些做种的空心菜能熬到开花,人们也难以改变观点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受到各地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接受式学习来说,研究性学习十分重视学生个体自觉主动地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因而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现况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有一种简单思维存在其中。其表象主要有三:一是教学设计技术化。二是教学生成预设化。三是整合实践形式化。整合研究的思维方式反映了我们研究问题的立场与视角,是制约整合研究水平的“思想源泉”。因此,从思维层面反思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有利于研究者改进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整合的走向。从根本上推动整合研究的发展,对于深入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择战后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发展这一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和比较法,对战后美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对目前我国课程改革极力避免钟摆现象的发生提出质疑,以期对我国新课改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以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为基础,是对传统接受学习方式的扬弃。它具有不同的实施策略,能充分发挥学与教的积极性。在运用中,它要求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和课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