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统印度史学通过雅利安文明叙事建构了一个“传统性”的历史空间,而新印度史学通过以莫卧儿帝国为起点的新历史叙事建构了一个“现代性”的历史空间。以托马斯·梅特卡夫为代表的新印度史学家将正统印度史学解读为英印殖民统治的意识形态虚构。本文通过追溯正统印度史学产生的历史社会学脉络,表明正统印度史学的知识建构同18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历史空间的现代转型和印度殖民地现代性的历史密切相关。正统印度史学建构的传统性历史空间本质上是殖民地现代性的发明和创造,而并非是对前现代印度历史的客观呈现。正统印度史学本身则构成了英印殖民主义国家治理术所依赖的知识工具之一,从而应被看作英印殖民统治历史的一部分:它是一项殖民主义知识工程。  相似文献   

2.
朱坤 《现代企业教育》2006,(22):160-161
印度独立以后,出于延续对印度次大陆传统影响力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变化,英国开始谋求新型对印关系.但英国对印政策的较多的主观理解、双方合作出发点的明显分歧以及美国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政策终难如其所愿.  相似文献   

3.
印度独立以后,出于延续时印度次大陆传统影响力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变化,英国开始谋求新型对印关系。但英国时印政策的较多的主现理解、双方合作出发点的明显分歧以及美国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政策终难如其所愿。  相似文献   

4.
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印政府逐步推进宪政改革,将现代民主制因素一步步移植到印度,因此,开启印度民主政治大门的首先是殖民统治这个外部因素。但印度民族运动的发展使民主制的实行变成了印度的内在要求,宪政改革的推动因素由外因变成了内因。英印政府的宪政改革以英国议会民主制为蓝本,以维护殖民统治为目的,在印度民族运动的压力下缓慢而被动地推进。英印政府的宪政改革对印度政治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为印度独立后走上议会民主制道路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英印政府挑动教派矛盾、诱导土邦分立对印度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1947年印度独立后,政府把发展高等教育视为印度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助推器.为此,印度高等教育采用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并把高等教育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通过立法保证重点院校的发展,从而出现了20世纪50-60年代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本文通过对独立后印度政府在工业、农业等重点经济领域的发展目标进行解读,以期全面了解独立后印度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确立过程.  相似文献   

6.
独立后的印度从自己本国的民族利益出发,在中印边界上不仅继承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遗产,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惜把战争强加给中国,给中印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58年戴高乐创建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他调整了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历届政府在外交上追随美国的作法,奉行抗美独立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控制西欧,注重西欧联合;反对美国反法国变成北约在欧洲的工具,谋求军事上的自主权;反对美国在西主的核垄断,发展独立核立量;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推行普遍的缓和政策。其结果是大大增强了法国的独立性,动摇了美国在西方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8.
应娜 《华章》2007,(10):38
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印度社会中存在的种姓制度是一种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存在一个地位十分低下的社会群体--贱民.贱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活较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改变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独立之后的印度,政府对改善贱民在教育,就业,及政治权利上的状况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印度一直钟情于自己民族长久以来的大国梦。为此,印度的外交战略必须服务于作为整体目标的大国战略。而现实是印度面临的外部现实不容乐观,印度与美国、俄罗斯、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关系现状都不如人意,印度的外交理念也使其外交实践难脱困境。  相似文献   

10.
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之所以受挫,是由于麦克米伦政府在对欧政策发生转折的过程中,仍然兼顾既往的利益关系-对英联邦利益的维护和换救英美“特殊关系”的努力,这些都极大地束缚了英国迈向欧共体的步伐,并且最终构成了戴高乐对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严正否决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印度非常重视软权力建设,把文化软权力作为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资源,文化外交作为软权力的运用成为印度国家战略的重要选择。印度文化外交的一些独特方式值得中国借鉴,对中国开展文化外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印度独立之初,继承了英国在藏权益和对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政府仍希望保持在藏权益。经过谈判,1954年中印两国签订协定,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放弃了在西藏的特权。印度对西藏的幻想破灭后,在边界不断采取单边主义行动,最终导致中印边界危机的爆发。印度独立后的对藏政策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3.
印度之所以在独立之后确立了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需要和印度大国情结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打上了尼赫鲁本人鲜明而深刻的烙印,是其大国情结和国内外形势相结合的产物。其目的是发展经济,并使印度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从而最终实现其大国的宏愿。  相似文献   

14.
近代鸦片贸易对中国历史的演进产生了不容低估的作用。然而,因为依据的原始资料不同以及反复转引和主观估算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学界对鸦片输入中国的具体数量仍然存在某些分歧。本文试图通过对各种原始资料作系统梳理和重新评估,认定比较权威的说法,以利消除其分歧。  相似文献   

15.
E.M·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是一部反殖民主义的经典文本。小说主要讨论了不同文化和种族之间如何达到相互理解,以及如何克服个人关系与种族关系之间存在的隔阂等问题。但是从小说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这个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印度人与英国人之间仍未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本文认为阻碍英印之间关系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文化上的不理解,身份上的不平等,以及心理上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的印度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落,松散的莫卧儿帝国体系催生了印度地方绅士和新兴经济模式的出现;印度传统的社会等级模式使莫卧儿皇帝成为"王中之王",而不是"印度之王",地方政治势力严重冲击了帝国的中央权威。在西方殖民者到达印度前夕,南亚次大陆已形成了三类土邦,即以拉杰普特为代表的古时土邦、由莫卧儿帝国省转化而成的土邦和因军事征服而形成的土邦。此时期的土邦皆具有三大特点:在所属的领地上获得有力的支持并有效管理;都维持一支足以保证土邦政权稳定的军队;都寻求并获得了土邦政权存在的合理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18.
干扰法官独立审判因素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干扰法官独立审判的内、外部体制及自身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改县党的领导、规范人大监督、减少行政干预及提高法官素质等建议,力图通过改革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手求达到法官真正独立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独立董事制度与独立监事制度分别予以阐述 ,对比美、日法中的独立董事制度 ,指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进而引出对于独立监事制度的思考 ,从而为解决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上提出新的思路 ,在我国引入独立监事制度 ,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对印度土邦的政策是艾德礼政府在移交权力时对印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英国王室和政府与土邦的关系跟英国与英属印度的关系不同,因此艾德礼在移交权力时就不可能将对英属印度的政策用于土邦。艾德礼政府承认土邦在英属印度正式移交前仍然享有原有的特权地位,但为了避免印度次大陆“巴尔千化”,艾德礼政府所有的政策声明都强调土邦必须与英属印度合并。在英印总督蒙巴顿上任时,艾德礼给他的指示是:“英王陛下政府的明确目标是,通过按照内阁使团方案设立和运作的制宪会议,获得一个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统一的政府,如果可能,让它(土邦)留在英联邦内,你应该尽你最大的能力说服各党派为这一目的而努力。”在英属印度移交权力的过程中,英国政府及蒙巴顿积极协调土邦于印度继承政府之间的关系,劝导实力强大的土邦王公放弃谋求独立的想法。因此,艾德礼政府的土邦政策从一个侧面表明它并没有分裂印度的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