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本次生物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从国家统一设置课程到实施“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评价体系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基本流于形式。本文仅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目标和内容确定的几个问题,如“校本”的实质是“地方性”还是“学生需求性”、“校本课程”与“选修课程”是什么关系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虽然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推行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校本课程开发仍很薄弱。究其原因,人们对校本课程实施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点把握不准是重要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提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校本位课程,理论界称之为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问题后,课程改革的校本化发展迅速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和要求。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之所以凸显校本化的发展趋势,正是当代中国教育对与之相应的课程改革及发展规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意味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了法律依据 ,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校本课程的开发 ,首先 ,应树立科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因为“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改革的指导思想问题 ,或者说教育观念的更新才是教育改革的本质所在。”① 事实上 ,人们的行为总是受到一定的观念或理念的支配。本文旨在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理念进行探讨。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曹军 《化学教与学》2010,(9):69-70,68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建设的思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权限.给予了学校开发并使用适合本校课程的权力。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无疑是我国课程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变,地方本位、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被提到议事日程,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创新。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一、我国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1.关于校本课程的概念问题关于校本课程的概念问题,我国学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提法:一种提法称为“校本课程”;第二种称为“校本课程开发”;第三种是“校本…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建设成为课程改革实验区的一项难点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根据这一要求,本文试图从开发与管理的角度谈谈课程改革实验区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一、校本课程管理——规范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从传统的教育来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就目前教育改革而言,也存在着理论有、实践少,原则有、经验少的问题。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建设在本地区有序地进行,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科研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中第六条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可见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要求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三级管理。成都市成飞中的“航空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是在成都市普教重点科研课题“航空科技教育特色普通高中创建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为深化课题成果的运用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三级课程”的试行,校本课程开发已受到了我国课程理论界的关注。本文从教师资源出发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策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提高课程开发意识;在实践中研究,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以人为本,变革教师的学生观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融合。  相似文献   

11.
鲁成彦 《新疆教育》2012,(19):51-51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是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由学校内部人士参与决策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课程改革走向多元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鉴于此,我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围棋校本课程,并加强围棋校本课程建设,制定了围棋校本课程标准,编写了围棋校本课程;并加快围棋教师培养,努力构建围棋校园文化,积极展现围棋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鉴于此,我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围棋校本课程,并加强围棋校本课程建设,制定了围棋校本课程标准,编写了围棋校本课程;并加快围棋教师培养,努力构建围棋校园文化,积极展现围棋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在政策上保证了校本课程生长的空间。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月峰瑶族乡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民族贫困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它能够更好地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但是,一直以来,由于课程都是由国家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许多人提出了以下问题:1.非要开发校本课程吗?2.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什么条件?3.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毕竟是新生的事物,根据人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校本课程出现的初始阶段,这三个问题是普遍问题,特别是在山区农村,这些问题更突出。(一)开发校本课程是落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课改的一大热点话题,并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共同探讨、实践维验证的过程中形成的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美丽的奇葩@尹军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并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这些足见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很多地方校本课程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校本课程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信息技术领域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探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模式”以来.“英语课程校本化”的新课程理念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与基本趋势。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20.
白广宇 《河北教育》2014,(12):42-42
构建多样性的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全面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和课程计划的要求。针对校本课程开发,我区进行了长期探索,逐步确立了“准确定位,注重内涵,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一、准确定位校本课程目标我们对全区22所中小学的校本课程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了解课程开发和实施情况,梳理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据此,制定出全区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构建学校主题化、序列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