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同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韩树忠 《考试周刊》2012,(57):143-143
课程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从而用好物理。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在某些知识的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提出不同的改革建议,相应地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就课堂教学而言,课程改革通过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进行自主学习。使教学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的方法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而让学生终生受益。元认知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正是期望通过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调控水平来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再应用巳获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一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最终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课题进行问题教学.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情景是建构之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是建构的对象。一节符合新课改的探究课,教师一定要借助于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所以,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情景是探究学习之源。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创设物理情景,实现物理教和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作为引玉之砖,笔者想谈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课程教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表明,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人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于探究实验的教学,是新课改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热点,本人结合新课改要求和所带班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在谈谈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初中物理教学立足于学生认知的主动建构,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胜 《教学月刊》2007,(7):34-36
从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物理问题的精美创设——问题设计,是教与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能为整堂课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都有直接的影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1.
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要求设计问题要科学,结构要合理,设问要巧妙,问题要衔接,逻辑要严密,分析要透彻,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可以说,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课堂有效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有效提问的达成包括问题有效、提问策略有效、回答有效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五个阶段.即设问阶段要有理有据,依据科学,关注质量;发问阶段要指令清晰,阐述问题,分配任务;候答阶段要创设环境,耐心等候,及时帮助,鼓励探究;叫答阶段要讲究艺术,关注整体,围绕问题,注重策略;理答阶段要注重提升,学生回答要合目的、合理性、合要求,教师评价要具体明晰.五阶段助力课堂有效提问,实现真正有意义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始终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探索,高质量的提问必不可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实际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能够讲求相应的提问艺术,如此,提问才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吸引力、启发学生思维、降低学生课堂知识学习难度的作用。本文就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交互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认知信息乃至情感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只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中介者.而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语言活动,引起并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本文拟从教师课堂提问的角度探讨教师应该提问什么、怎么提问,以促进英语课堂的互动式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张雅琴 《海外英语》2012,(12):145-146
不恰当的提问会引起学生的课堂焦虑情绪,这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对英语教学的效果有着极大的损害。该文通过分析课堂提问焦虑产生的原因,并依此提出了缓解课堂提问焦虑的教学策略,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有效调控课堂,互相进行反馈与交流的重要中介。学会有效提问是教师必需的教学技能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要学会有效地进行提问,在短暂的课堂45分钟内抓住有效的提问时机,充分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课堂提问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有效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本文从提问要有所创新、要难易适中、要抓住重点、要及时引导、要转换角色、要循序渐进、要积极评价七个方面谈谈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有效调控课堂,互相进行反馈与交流的重要中介。学会有效提问是教师必需的教学技能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要学会有效地进行提问,在短暂的课堂45分钟内抓住有效的提问时机,充分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师生问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和学生应答构成了师生间语言交流、学生语言实践的主要形式。研究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对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探讨了目前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课堂提问的目的,对如何改进和优化课堂提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提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探究性提问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主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与传统提问相比,探究性提问在内容上应具备有效性、开放性、启发性和适度性的特点;程序上应具备递进式、多角度、跨学科的特点;设计上也应具备在学生有疑和容易动情的地方提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