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设计思路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要求是: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教科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三个子目之间因果相连,《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则是甲午中日战争引发的后果,甲午中日战争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一个诱因。甲午中日战争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戊戌变法。《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也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这正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申报》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报刊,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为我们今天研究甲午中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申报》的资料分析,来透视甲午中日战争前国民的主要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性质和结果以及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2.情意目标:(1)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是日本统治者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蓄谋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了解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2)通过了解中国爱国民兵英勇抗战和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通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树立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3.能力目标:(1)补充相关史料,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获取历史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路"甲午中日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内容。甲午中日战争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同时巨大的国殇也刺激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真正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申报》作为中国最早具有重要影响的近代报刊,对中日甲午战争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和评论。通过对这些报刊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申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政治倾向,从而深入推动《申报》及甲午中日战争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书讯之二     
一九八二年我院历史系教师单独撰写或与其他单位协作完成的正式出版的专著有四本。它们是《中国近代历史词典》、《吴禄贞》、《甲午中日战争》(下册)(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和《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中国近代历史词典》是一种有九十余万字  相似文献   

7.
甲午中日战争是列强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发动的一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这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以自学的方式来完成。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内容,边阅读,边思考、设计自测题,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记下疑问。时间5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8.
刘艳 《教师》2014,(32):97-97
现在的初中历史课愈来愈不好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不能因为诸多原因而忽略了我们的课堂。教师可以在备课和上课上多花点功夫,相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谈一谈在历史课中利用"起承转合"四部曲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甲午中日战争》《百家争鸣》《经济大危机》的教学实例为剖析点,阐述了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教具营造历史情境,创设特定环境,模拟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一部分。在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它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共同构成了列强侵略中国不断加深的重要史实。这场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好教材。笔者在这里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从甲午的废墟上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秋日的一个上午,笔者在一所省示范性重点中学听了某青年教师的公开课——《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教研员已提前一周通知,所以该教师作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教师按照教材的体例,依顺序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由于准备的史料过于丰富,到下课铃响时,“黄海海战“的内  相似文献   

12.
史海钩沉: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读史明智:(1)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通过综合分析而明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3)民族的光环与污点: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时期杰出的民族英雄。清政府腐朽没落、决策集团妥协退让、军备废弛,使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4)教训:①和平崛起,振兴中华;②政通人和,拒绝腐败,建立威武之师;③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台独;④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避免中日战争。本课重点:黄海海战,《马关条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历史重现(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常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他们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盛大繁荣的盛世景象,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进入近代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让...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修订后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这样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破产”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谓彻底失败”,那么洋务运动真的是到甲午中日战争就“彻底失败”了吗?我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不能等同于洋务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线索,结合作者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多媒体在导趣、导学、导疑、导法和导评等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段寒冰老师在《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性质还是实力?》(《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笔者不能苟同。笔者认为,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而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止。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五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和一次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小学《历史》课本近代史部分仅从中撷选出林则徐虎门销烟、金田起义、中日黄海  相似文献   

17.
诊断者: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欧阳国亮课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诊断主题:“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就宣告洋务运动失败了吗?”问题呈现:在学习人教版必修Ⅱ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时,当我讲到“洋务运动的结局和影响”这一教学内容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一、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1.鸦片战争前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呈现何种态势?为何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相似文献   

19.
自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我国采用公元纪年之前,一直使用旧历(夏历即农历),即干支纪年法。在历史教科书中,对于干支纪年只作简单必要的解释,如“甲午战争,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史称这次中日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师生对“甲午”是什么不便深究亦不甚了然。一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高中中国近代史的统一教材中,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各占一课时;高中新课程人教版教科书将这两次战争浓缩为一课时。习惯于通史教学的老师总感觉一课时不够用,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要讲,日本蓄谋发动侵华战争不能不讲;战争的过程可以略讲,《马关条约》和战败的影响不能不讲;八国联军侵华原因不能不讲,《辛丑条约》的影响必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