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素养。这五大素养具体地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在历史学习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明确地指导高中历史老师培养学生的方向,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历史老师,我有幸参加了今年南京市暑期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训,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目标有了初步的理解,我觉得"历史解释"是一项具体的历史素养,它和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关系密切,历史解释因各种原因存在着多样性,新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对历史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努力寻找方法实现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高。下面就"历史解释"这一目标的实现谈谈我的拙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然后提出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包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与解释素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下,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历史解释,是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建构历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可从"厘清解释的基本史实""建构解释的史实关联""形成解释的历史意义"三个层面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其中,时空观念被视为"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否成立的基础。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课教学设计为例,着重探讨时空观念素养如何在统编版教科书的教学中落实。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改革浪潮中,"核心素养"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高中历史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史料实证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历史学习的态度,更关乎历史学习的方法和精神。文章阐述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探索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
历史解释素养作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近来在同行中得到广泛的讨论和热烈的响应。通过引入"历史解释素养"的能力建构,不仅改观了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方法的误读,更契合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内在要求。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功能体现为:突出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培育学生学科探究能力、赋予学生良性思维习惯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站在历料占有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历史解释中形成正确历史观点,生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逻辑中,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关键。历史解释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缺乏历史解释的意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解释"高度模式化;学生缺乏自主养成历史解释能力的动力。培养历史解释能力,关键就在于赋予学生历史解释的机会,让学生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的过程中,生成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进而形成科学的历史解释观点。  相似文献   

8.
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进行详细解读,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地生根的有效路径。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以及诸多带有结论性的语句,虽寥寥数语,却隐含丰富的历史信息,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准确解读,从而帮助学生逐渐接近历史真实,避免对历史产生误解,培养正确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兴中会"与"同盟会"这一组概念的性质辨析为例,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从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方法的角度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的灵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提示高中历史教学需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相似文献   

10.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比较思维,以《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教学为例,探究高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案例比较、史料比较、历史发展比较等活动,在经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建构过程中,获得对历史问题更深入的理解与深层感悟,促进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教改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  相似文献   

12.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对历史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历史教学价值是通过历史解释而实现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通过历史解释而达成,历史学科能力经由历史解释而来。研究认为,历史教学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是:着眼于关注现实的问题分析能力,着力于史料理解和运用能力,着重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将历史解释素养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可以说,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建立在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以及辩证、客观理解历史事物基础上的。然而,无论是对史...  相似文献   

14.
"历史解释"被《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列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五大素养之一,是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高中生对史料进行诠释、解释和论证,既是当今高考历史命题的要求,更是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一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凝练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为了培养这一素养,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成为历史课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如果一节历史课没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则很难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各个学科随即制定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由此引发了历史教育界对本学科核心素养的诸多思考与讨论。2016年12月4日,《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举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的李剑鸣教授、章清教  相似文献   

17.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体现了课程改革中对"人"关注的回归。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中,历史解释被认为是历史教学中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无论是对时空观念,还是史料实证,或是家国情怀的考查,最终都要通过历史解释来实现。而唯物史观是历史解释的理论指导和灵魂,其本身就是最高级别的历史解释。笔者认为,历史能力的考查就是以唯物史观指导的历史解释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8.
历史就像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亚努斯,它有两张面孔,一张回望过去,一张面向未来。历史的意义正在于此,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下和展望未来。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中学生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来认识现实和构建未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纵观近几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很明显高考的指挥棒已经落在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上,学生历史学习的目标是具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历史学科思维品质和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在新高中课程标准中被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1]历史概念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内容,核心概念则是指在历史学科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历史概念。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形成知识结构,为发展核心素养而进行的深度教学。本文以笔者所授的一节市公开课《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为例,探寻如何实施核心概念教学以培育历史解释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