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解知识学习与学生发展悖离的现实困境,需要思考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和过程等问题,促成知识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联为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中知识为学生发展提供可能条件;知识学习活动为学生发展创造现实条件;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为学生发展建构必要条件。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是在学生能动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的,经由整体感知知识的初识阶段、自主建构知识的互动阶段和知识与素养互契转化的融合阶段,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围绕课前预习、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它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它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革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势在必行,本文通过重新建构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探索和总结一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道德与法治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去感受知识、建构知识、转化知识。教师要“设计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生活化目标,夯实学生学习实效;提出生活化争议,鼓励学生辨析知识;开展生活化实践,推进学生内化巩固”,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从生活化的需求、经验、体验、感受出发,层层深入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每个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出发,探究新的知识,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打造学生主体课堂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辨、质疑与验证中,讨论知识的来源、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的运用及其效果,对学生的知识学习、知识消化与知识创新运用具有切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初中科学课中的生物学知识大多属于识记与理解的层次,倡导以“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导学”,拟从导学与统领全文、导学与素质教育、导学与兴趣培养、导学与知识整合四方面去阐述,帮助学生理顺生物知识、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选择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历史科目相比,历史与社会科目的综合性更强,知识体系涉及范围更广,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更为深刻。中学阶段正处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完善的关键时期,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科目之间的知识综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与完善,让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将各个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内化,不断完善他们的认知体系,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9.
知识问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探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有必要在认识论层面厘清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系。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知识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知识在核心素养框架中的定位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的知识误读遥相呼应。基于境域性对知识性质进行重构,意味着课程知识不再是纯粹的命题陈述之网,而要经由学生的创造性参与来生成。学生对知识发现情境的"再现"与价值辩护过程,也是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知识因而具有学生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迁移能力是学生思维发散、知识拓展、举一反三的一种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迁移能力,有助于强化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结合建构主义理念,通过创设一定条件,如实验情境、游戏情境、竞赛情境等,让学生感受到鲜活的物理知识,从而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思考与创新,由此基于已有知识而展开知识与能力的扩散和补充.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强化物理科学素养具有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知识教学的困境根源于知识与学生的二元对立视角。走出知识教学的困境就是要寻找到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基本观点是知识与学生统一的基点。基本观点教学具有一体化过程、多样化教学方式、良性非平衡效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好的教师解释知识。优秀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知识。”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分享对学习的激隋,分享种种新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目标建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强调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过程与方法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丰富情感,一、以前置知识为依托做好新知形成的铺垫学生具备的前置知识是后续学习新知的基础,依托前置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返回“体验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学习必须返回学习的原始状态,重新恢复知识与身体、知识与情感、知识与活动的本原关系。恢复知识与"身体"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尝试错误,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尝试错误;恢复知识与情感的关系的目的在于:使学习项目本身有意义,让学生"热情求知",让学生成为"当事人";恢复知识与"活动"的关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发现、探索、分析、综合、对比等过程中获取知识,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真正习得与领悟,而不是强行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有效学习必须返回学习的原始状态,重新恢复知识与身体、知识与情感、知识与活动的本原关系.恢复知识与身体关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尝试错误;恢复知识与情感的关系的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有意义,让学生热情求知,成为“当事人”;恢复知识与活动的关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相似文献   

17.
以高中《化学2》"化学键"单元教学为例,针对不少学生未能真正理解知识意义的现实,分析了化学键知识的纵横联系及其教学价值,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发展需要,提出了以"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核心化学观念为统领展开教学的基本思路,探讨了其主要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学中,将化学键知识与化学观念、与其他知识、与知识的应用、与学生的经验之间建立关联,力求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意义理解与思维培养协调同步。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源自知识提取灵活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知识的有序性、知识理解的精确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教学活动中,协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修正知识理解上的缺陷、加强知识之间的多重联系、重视学生在多种情境中理解知识,将有助于增强学生提取知识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知识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如何回答“什么是知识”,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知识概念的回顾说明知识概念牵涉到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本身的逻辑性问题,以及知识与社会等多重复杂关系。知识概念不断演化的历史带给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教育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知识立场”,去除知识的“真理”光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对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学过程的概念、结构与特点,梳理知识观由传统、现代到后现代的历程,提出了在当代知识观转变的背景下应如何重新考虑教师与知识、学生与知识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