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东盟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全球经济最具增长力的区域之一。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中也存在着政策法律缺失、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全面建立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优化合作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合作体系等举措,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职业教育人员跨境流动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配合企业"走出去"鲁班工坊模式、职业教育中外校校合作办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境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模式等主要模式。应当从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要素跨国流动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信息共享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质量保障机制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建立中国—东盟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合作机制,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形成中国和东盟国家高等教育互利共赢的格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政府创造合作条件支持合作,非政府组织创造高校间合作机会,通过双方师生交流夯实合作基础,学校积极探索科研及教学合作方式,各相关主体促进产学合作,利用“一带一路”契机开展多方合作等机制来推进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除了加强以经济为重点的合作外,还拓展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如打击跨国犯罪、禁毒、防治艾滋病、环境保护、打击恐怖主义等领域.本文以中国东盟禁毒合作为案例,运用国际机制理论评析中国-东盟禁毒合作机制的形成过程及其所面临的挑战.首先,回顾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禁毒的历史,从毒品的生产、运输和消费过程来看中国和东盟禁毒合作的契合点和共识;其次,论述中国-东盟的禁毒合作过程及其对中国-东盟地区合作机制建设的促进作用;最后,分析中国和东盟禁毒合作机制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跨域治理对促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与共同体建设意义重大。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强化联动、促进企业参与以及资源带动等方式,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在跨域治理方面已形成初步探索。但跨域治理结构松散、治理工具缺乏、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公众参与治理程度低以及治理效能不高等问题制约了跨域治理总体水平。通过完善认同机制、主体协同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强化产教融合机制及信息机制等,不断提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跨域治理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玉成 《广西教育》2013,(35):4-6,23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性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参与国际化进程,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应立足双边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积极确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战略取向,即以语言教学为平台,不断拓展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新内涵;以文化认同为教育合作的着力点,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和谐发展;以平衡知识要素为教育合作重心,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8.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虽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但也存在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阻碍了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顶层设计的缺乏、合作机制建设的滞后以及合作潜力的挖掘不足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以顶层设计为关键,统筹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进程;以合作机制为抓手,切实形成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体系;以潜在价值为目标,全面提升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影响力;以研究项目为载体,不断增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支撑力。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通过结成某种形式的联盟达到利益上的占优获取,是其具体体现。在博弈逻辑中,联盟保持稳定性或得以结成,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某个参与人对该联盟的贡献应大于其从该联盟获得的收益,二是他从该联盟获得的收益大于他从其他可能的联盟中获得的收益。这两个条件是实现参与人各方共赢的基本要求。中国—东盟各成员国实现共赢的具体化条件为:贡献约束、获益满足。在中国—东盟各成员国共赢模式下,共赢实现具有理论的坚实根基与成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国外职业院校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具有实施人才与技术战略,采用多重法律保障机制,强调工学紧密结合,资源配套设施完备,实行多元化管理,经费投入到位,多方和谐共存等特征.鉴于此.我国可从校企合作互动机制的信息传递、供需分配、培养联系、资源流动、市场协同、评价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采取平衡供需协调、顺畅信息服务、拓宽培养联动、强化资源流动、开放市场协作、稳抓管理保障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校企互动合作机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符合有关经济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也是我国有关法律、政策对职业院校提出的明确要求。但目前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还存在合作各相关方合作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合作基础相当薄弱等问题。从合作理念、相关制度及执行度等方面探讨构建欠发达地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共赢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有效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根本原因是未能抓住校企合作的最本质问题——利益.本文从利益驱动视角对高职校企合作的需求关系和利益关系进行分析,探究高职学校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条件,找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中难以深入、持久地开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寻求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困难.要推进校企合作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准确把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认清校企合作的动因,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分析形成目前困难局面中各参与主体的原因,从而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元联动机制,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入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与企业相互影响机制探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职业教育通过其培养目标的导向机制和课程设置的规范机制,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企业产生着深刻影响;企业以其生产特性从人才出路、经济扶助、场地设施提供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两者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了联结两个领域的新的运行机制:职业资格准入、行业协会居中协调、教企融合.  相似文献   

16.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保证体系,是德国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基础;突出实践特色,以“双元制”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是德国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而科研工作则是校企合作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中,更要积极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主动性。而从现阶段的高职教育发展状况来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处于政府有政策难落实、学校积极性高难推进、企业想参与没动力的尴尬境地。因此,在实践和教学过程中重新去认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这三者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关系,建立符合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互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促进校企互动合作机制形成的主要举措包括:树立新型合作观,为校企互动合作奠定观念基础;面向市场,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互动合作保障机制;建立信息资源服务机制;建立面向市场的实施机制;建立校企文化的契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产学研合作是推动和发展高职教育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从与企业、行业合作的特点、要求,培养人才方式到与企业、行业建立培养人才的目标一致的动力机制、共守协议的行为机制、优势互补的选择机制、互惠互利的利益机制出发,以确保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之一,而中、高职教育的"贯一性"研究是解决中、高职衔接的主要着力点,在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早期强调的是以招生为龙头的架桥问题,其关键节点是运行机制建设"。贯一性"教育应从原有的一贯式教育或两段式合作向三段式合作机制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