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教师应该避免孤立落实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解释素养,首先要理清其内涵,然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新材料与研究成果,再"配套"落实史料实证等素养。  相似文献   

2.
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教师应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对历史叙事教学进行架构,并最终导向历史解释。  相似文献   

3.
一、"元认知"理论与"历史解释"实践。按照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定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如何认识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个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学会历史解释是一种综合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另外四个历史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一一的实现其实都有赖于历史解释的合理运用,换句话说,历史核心五大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因此,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4.
通过社会化实践、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将历史解释与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尝试突破传统课堂在情感、史料、视界上的束缚,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善用年代标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活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巧用史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程已到了追问课程价值和探索有效实现课程价值的反思升华阶段.历史课程应当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史学素养,做到强化基础:准确分层以整体把握历史内容;立足现实:建构历史与未来的桥梁;重点突出:在史料研读中多视角审视历史;解决问题:在探究和体验中强化认知;循环递进:在品悟历史中提升境界.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极其重要,尤其是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Ⅰ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为例,从辩论的问题与载体、辩论的酝酿与方式和辩论的引导与延伸三个方面重点阐述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99):154-156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于短期而言,可以帮助历史学习者提高对历史内容的理解,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与长期而言,可以帮助历史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表达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重点逐渐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向转移,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开展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是必然之举。文章将以高中学生为研究目标,以历史人物教学为例,开展对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研究,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其历史思维的深化,历史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可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搜集、整合史料,并通过对话语境的构建对过去进行有效描述与解释。学生在此种课堂中,也可更好地挖掘历史真相,掌握历史规律,积累历史经验,心智也可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意义进行探讨,并对现存的培育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基于此提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是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历史事物并进行客观评判,进而形成历史思维水平和科学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鉴于其在诸素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高考试题中的考查密度,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的精神,尝试以2022年全国卷的试题解析入手,探究培养学生形成历史解释的正确路径,助推实现多元思维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发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本文以活动课《跨越时空的文明——丝绸之路》为例,阐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是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培养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影响了核心素养的落实,而智慧课堂是一种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如通过智慧课堂的推送功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分析历史;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课堂效率;通过灵活多样的交流互动功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利用智慧课堂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致力于把智慧课堂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教学环节中,以更好地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解读多角度的史料,还原历史现场,合理进行历史解释,回归历史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课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历史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不断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以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探究历史。它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教师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依据课程标准、精研历史、理性分析,形成自我认可的“历史解释”;二是凝练主题,梳理符合历史逻辑的线索;三是通过抛出有意义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发思维悖论,激活学生思维;四是设计问题链,辅以历史材料,促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五是理性分析,运用批判性思维理解历史、辨析史料、评判史实,使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历史解释。  相似文献   

16.
2017年版高中历史新课标颁布以来,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对于史料实证的素养,被认为是体现历史学科自身特征的重要路径。傅斯年先生认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1]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史料,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全面客观地解读,则是需要掌握一些方法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宗旨。文章通过淝水之战及前秦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形成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认同感。通过孝文帝改革一目的学习,引导学生能够以实证精神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部分的内容则通过史料实证,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看待历史的能力,通过历史解释达成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家国情怀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尝试基于智慧课堂,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进行引导示范、追溯本源、传授方法,以培养学生收集史料、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训练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的初步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高度。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师在研读相关理论时要重视五个核心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合理地将其相互渗透,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围绕“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备课思路和环节设计,从“梳理时空线索”“还原时空情境”“延展时空维度”三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实现“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解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