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代表时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他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融入社会的行业,要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训相融合,通过改革的方式办好、办大职业教育,促进充分就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2025"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要求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提升办学层次、扩大高端技能型人才供给规模、构建融通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升级,为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作支撑。应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要求;大力实施现代学徒制,弘扬和培育"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工匠精神;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助推职业教育走向开放化;对接"中国制造2025",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  相似文献   

3.
徐颖超 《职教通讯》2015,(29):13-14
职业教育事关"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但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必须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分析阻碍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生源质量低下,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关键即在于国家出台政策、制度逐步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9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了'2008东亚职业教育论坛'.来自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近30名职业教育专家、研究人员和职业院校代表围绕'东亚职业教育改革新进展'、'学校生涯教育与指导'、'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等主题进行了交流.本次论坛采用主题发言与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即专家、与会代表、研究生通过视频同步转播,实现了主会场与分会场之间的互动.论坛现场气氛热烈,民主、自由的氛围浓郁……"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世界劳动力价格提升,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他们的产业链从前端研发、集成到后端的渠道、品牌,各环节附加值均呈先高后低态势,提升劳动附加值已成为全球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共同特征。而我国制造企业却大多集中于附加值最低的"组装"环节。因此,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有赖于高新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而后两者必须依赖于高水平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胡斌武、陈朝阳、吴杰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中撰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制造业战略计划,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指南,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未来人才的新诉求,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当今国际产业格局正在重塑,国际分工正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正在做顶层设计,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新兴科技和新产业领域。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中国制造'更多地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那么什么是职业精神?我国的职业教育如何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人?这些问题是值得大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的制造业仅占全球制造业6%的份额,而德国的份额是30%,为我国制造业份额的5倍,真正处于全球市场领先者的位置."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可以找出很多,但"三技"(技术、技能、技工)软肋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份额已占到全球的近20%,但是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想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需要不断寻求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而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在于要有强大的、训练有素的技工队伍。加强培养技工队伍,除了切实提高技工的经济社会地位,关键是加快改革职业教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机制遭到破坏,中国企业面临“低端锁定”与“外部断链”等风险。采用全国区域间IRIO数据,利用省域出口增加值分解框架,从路径偏好、参与程度、嵌入方向与省级关联四个方面,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治理情况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较高,国内价值链参与程度低且为后向嵌入,头部省份价值链关联省市较为集中,这在当前国际环境下风险凸显。因应新格局,中国企业应融通“双循环”,借助大国综合优势、依托区域发展梯度,通过开放的大国经济内循环推动价值链攀升和竞争力提升,进而主导国际性区域产品内分工,拓展或重构全球价值链体系,在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双链交互”过程中,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目标。为此要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与发展体系;聚焦区域协调协作,补链强链完善国内产业链价值链;加强文化赋能、立体传播,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助力中国企业国际性区域价值链建构耕拓。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中等教育结构调整阶段(1978-1995年)、职业教育多样化探索阶段(1996-2010年)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管理体制调整为手段的职业教育政策形成的动力机制、以政策价值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以人与财的规范为抓手的职业教育政策实施的过程保障、以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的演进逻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必将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需要实现动力形成机制由"权责不明"向"统一协调"转变、价值取向由"单一功利"向"多元取向"转变、过程保障由"监管与保障缺乏"向"强化监督与保障"转变、政策话语由"官方主导"向"民意参与"转变的转型与深化。  相似文献   

12.
品牌国际化是我国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部分中国制造品牌凭借着跨境电商的东风在国外大放光彩,深受海外消费者的喜爱。拟从跨境电商的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品牌国际化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并对凭借跨境电商成功出海的典型性案例——Anker品牌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从整体上看,河南省现有产业集群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市场分割、行政干预过多以及低水平竞争等因素限制了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以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形成统一市场实现资源自由流动,培育核心企业带动集群实现产业升级,完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使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等,以上公共政策都是提高河南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产业升级大转型时期,急需大量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和高端应用型人才。而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却呈现报读学生人数逐年下滑态势,只有尽快构建"专本研直通"职业教育学制体系改革,以吸引更多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行列,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相似文献   

15.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纵观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指出,我国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已成为必然趋  相似文献   

16.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目前我国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产业升级是制造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长期以来,制造业吸纳着大量劳动力,制造业升级也势必对劳动结构产生影响。文章通过理清智能制造的演化路径,总结出智能制造的基本含义;随后逐步展开智能制造四个层次,即制造技术、制造过程、智能产品和制造模式,逐一分析其对制造业劳动力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促使劳动力向技能化升级,促使生产型劳动力向服务型劳动力转移,促使劳动力朝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将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三步走的跨越式发展。要想高质量地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核心是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然而产业的转型升级急切需要人去实施与推进,因此,人才队伍建设是其实现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新时代,对于教育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显著特色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巴职业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两国开展经济合作和实现"五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从人才需求、政府政策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了中巴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面临的机遇。同时,由于双方的教育体制的差异、巴基斯坦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印象以及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中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中国职业院校应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集中优势打造中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项目,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办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并适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从"两位一体"向"三位一体"升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跃升有赖于一支优秀的产业大军,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因此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把握好发展机遇,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制造业升级的人才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可选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是世界制造业的大国.“中国制造”世界闻名,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不强,大量制造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在“十三五”规划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要靠制造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安身立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靠什么?靠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持续推进中国制造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