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4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公布,提出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当下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探索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落实,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笔者在统编版初中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中,尝试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出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了诸多尝试,过程思路如下文所示。  相似文献   

2.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切实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证明,二者紧密相关。把历史核心素养以探究性教学的方式渗透到历史课程与教学中去,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故应将历史核心素养下的探究性教学落实到历史教学中去,以历史课堂为立足点,探究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教学。本文以《宋代的经济发展》为例,具体探讨了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教学设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丰富史料,在史料分析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情感教育,在情感升华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初中历史课堂要落实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①本文以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教学问题等设计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最能体现学科特点与本质的素养,教学目标的设计则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总策划".要通过课堂教学落实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要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立足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时空观念分析历史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探索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建立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全面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升核心素养的突破点,一切教育改革的措施必将落实在课堂。鉴于此,文章对《开辟新航路》一课的教学从情境创设、史料研习、问题引领、思考论证、深度拓展等环节进行了创新与重构,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教学设计与问题情境引导下,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究参与,获取知识、培养思维、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因此,在现行教育领域强调课堂须融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当下,得让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来。本文拟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一课为例,在实践中探讨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教学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8.
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选用恰当的历史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感悟历史规律,强化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王翠 《成才之路》2022,(7):58-60
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辅助学生毕业后就业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重视实践,引导学生有效应用英语知识,通过微课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智慧课堂,丰富英语教学内容,规划教学,制订核心素养培养计...  相似文献   

10.
当前,核心素养成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成了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和阵地。文章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在历史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如何确立教学目标、整合实施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检测、梳理知识脉络(小结),如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唯物史观,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记忆、理解和解释历史,从而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是面临21世纪国际挑战学生应该具备的共同素养。学校肩负着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任务,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教学是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意义的认识,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范例,这样对核心素养的落实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航标。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课堂必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本文引入了“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结合科学课构建了四种课堂教学模型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基于智慧教室的《矩形的折叠问题》为例,分析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具体策略,并提出依托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反思与建议。分析指出通过信息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运用UMU平台实现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同时,提出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是改变教学结构,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并提出基于智慧教室"336"教学模式,以期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作为一名年轻的历史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刻,不禁思考到底要在教学中构建怎样的历史课堂,才能真正意义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得核心素养得到切实落实。以下,我将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谈谈高中历史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构建。  相似文献   

15.
智慧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在智慧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分析了智慧课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在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发展的三种路径:通过问题解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相互评价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并给出了具体案例,可以为中小学开展智慧课堂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政治的重要教学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政治教师必须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场景,确定议题,展开探究,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基于此,本文阐述如何通过议题式教学,焕发出活力,落实核心素养,以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Web GIS为地理智慧课堂提供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化教学平台,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智慧得到发展,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得以落实。文章分析了地理智慧课堂的概念及优势,梳理了Web GIS的ArcGIS Online云平台所能提供的技术支撑,并以“人口分布”一节为例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地理智慧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丁亚丽 《甘肃教育》2022,(22):89-94
核心素养和智慧课堂是当今英语课程改革的两大热点话题。智慧课堂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构建智慧课堂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下智慧课堂的特点,设计了高中英语智慧课堂阅读课的构建思路及活动流程,并以笔者所设计的抗疫主题教学案例《我心目中的抗疫英雄》作为本论文的教学案例,以期对高中英语智慧课堂阅读课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要求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转变历史学科的教学观念。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需要老师加强历史课堂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84):139-141
问题能激发学生心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相关材料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它突破了注入式教学那种机械式的问答模式。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历史教师可以巧借问题激活课堂,调动学习思维,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核心素养。文章通过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针对课堂提问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