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脸谱     
新创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改革对新闻中心下设的9个部门进行调整,新设《新闻联播》编辑部,《社会记录》、《本周》等栏目被撤销。SMG新设品质榜不再单以收视率论英雄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公布2007年度沪上各大电视频道的电视剧收视排行榜。引人瞩目的是,除了收视率的排行,今年新设品质榜。  相似文献   

2.
媒体脸谱     
新创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改革对新闻中心下设的9个部门进行调整,新设《新闻联播》编辑部,《社会记录》、《本周》等栏目被撤销。SMG新设品质榜不再单以收视率论英雄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公布2007年度沪上各大电视频道的电视剧收视排行榜。引人瞩目的是,除了收视率的排行,今年新设品质榜。  相似文献   

3.
由海润影视、中国青年出版社下属文化公司——中青映画联合摄制的抗日大戏《兄弟》近日起在BTV影视频道黄金档热播。《兄弟》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一群帮派人士面对日寇入侵,奋起抗争成为抗日义士的故事,刻画了一群深晓民族大义、有爱国情操的帮派人物。《兄弟》在上海、杭州、哈尔滨、武汉、南京、沈阳等多地热播,还夺取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的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收视榜收视贡献大奖,江苏地区观众最喜爱的十佳电视剧奖、收视贡献奖。  相似文献   

4.
新创     
《青年记者》2008,(6):2-2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改革对新闻中心下设的9个部门进行调整,新设《新闻联播》编辑部,《社会记录》、《本周》等栏目被撤销。SMG新设“品质榜”不再单以收视率论英雄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公布2007年度沪上各大电视频道的电视剧收视排行榜。引入瞩目的是,除了收视率的排行,今年新设“品质榜”。  相似文献   

5.
看电视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项家庭消遣娱乐行为。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电视剧的收视比重为49.8%,湖北卫视电视剧在武汉市的收视比重达到了56.78%,而全国35个城市电视剧的收视比重甚至高达60,12%。由此可见,目前观众对电视剧有着很高的兴趣,另外电视剧在整个播出节目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在国内有卫视频道,已经把自己打造成以播首轮剧、独播剧为特色的“中国电视剧”频道。  相似文献   

6.
获奖     
《视听界》2012,(1):4-5
中国电视剧产业群英榜近日,首届中国电视剧产业群英盛典暨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典在京举行。江苏广电总台出品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老大的幸福》入选“百部优秀作品”群英榜,台长周莉荣获“突出贡献人物——出品人”称号。  相似文献   

7.
从196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刘文学》算起,中国儿童电视剧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最初的儿童电视剧说教味道比较浓重,而真正丰富多彩的儿童电视剧创作应该从1978年算起。有数据显示:据2005年对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观众收看各类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间的统计,我国4~14岁儿童一年在电视剧上花费的收视时间平均为7333分钟,相对于青少年节目和新闻、财经、综艺、体育等其他电视节目多出了许  相似文献   

8.
马鑫  贾敏 《青年记者》2016,(20):71-72
早在2004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已揭开了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序幕.2015年以来,火爆荧屏的多部电视剧如《花千骨》《芈月传》《琅琊榜》《何以笙箫默》等都是改编自著名网络小说,掀起了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收视热潮.  相似文献   

9.
栾轶玫 《视听界》2013,(1):29-32
中国电视剧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用知名影评人李星文的话来说,“电视剧行业年年有烦恼,但如2012年般全线收缩、质量崩盘,实所罕见”。中国首届电视剧编剧讲坛传出的消息也佐证了电视剧收视萎顿的情形:全国2012年上半年800部电视剧,收视率破1%的仅占5%。  相似文献   

10.
张陆园  曹蔚 《传媒》2016,(22):92-93
经过近六十年的艰辛探索,中国电视剧的品质不断提升、类型不断丰富、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不断健全。无论是在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收视终端方面,还是在客厅、公交、地铁等不同收视地点方面,抑或是古装剧、都市剧、谍战剧等不同收视类型方面,都能感受到观众对电视剧的喜爱与追捧,从中也可以管窥中国电视剧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繁荣图景。与实践领域的“火热”场面相比,当下电视剧理论研究领域却相对“冷清”,这一冷一热之间的巨大反差暴露出了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的薄弱无力。由中国传媒大学张国涛教授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电视剧本体美学研究:连续性视角》是近年来电视剧理论研究领域一部不容忽视的用心之作,该书的学术价值凸显在理论研究的高度、历史延伸的深度和现实解读的力度。在位居时代主流的文本批评范式遭遇危机的当代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格局下,电视剧本体研究范式亟待重启和推进,该书运用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从电视剧的连续性这个全新而独特的视角出发,对电视剧本体美学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丽 《今传媒》2005,(11S):65-67
近年来在我国的电视剧市场上,内地批准引进发行的电视剧除了港台剧外,韩剧引进数量一直位列第一。今年,湖南卫视斥资800万购得韩剧《大长今》的首播权。9月1日,《大长今》被搬上中国内地荧屏。该剧一度也在韩国本土、中国香港、台湾等亚洲地区掀起收视狂潮。目前已经一跃成为2003-2005年以来亚洲收视最高点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和构建计量模型对我国电视剧收视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基于中国电视收视年鉴数据,首先,利用对应分析研究了电视剧的观众特征;其次,利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了电视剧自身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构建计量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电视剧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出我国电视剧收视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叶子 《今传媒》2016,(10):93-94
随着日本、美国、英国的电视剧甚至泰国等国家的电视剧席卷中国电视收视市场。一直以来在中国电视剧收视市场长久不衰的韩国电视剧也不甘落后,韩国言情电视剧在叙事艺术上不断自我完善。本文以言情电视剧中人物角色设定为切入点,将21世纪以来突出的人物形象设定予以分类归纳论述,归纳21世纪韩国言情剧人物形象设定的变迁,以求更系统的研究韩国言情电视剧叙事艺术,与此同时,通过人物角色产生共鸣,在电视剧中看到受众自我的缩影,从而找回初心。  相似文献   

14.
司洪岳 《东南传播》2012,(8):113-114
历史题材类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类别,其创作题材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而自电视剧诞生之初,此类题材便备受专业人士的关注,而生长于传统文化下的收视大众亦对其青睐有加,尤其近年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大众中持续"升温"。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电视剧市场的两大群体,即电视剧制作者以及收视大众两个方面分析此类电视剧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当下电视剧已成为提升频道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最有效、最快捷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电视剧《哑巴新娘》创收视新高成因的探寻,来增进了解电视剧自身魅力、受众需求、主力收视人群特性对电视收视的重要影响,把握受众收视的一般规律,进而进行有效购片,成功播出。  相似文献   

16.
王思梦 《报刊之友》2012,(12):88-89
步入50周岁后的中国电视剧即将迎来她的“后现代”时代,与电影不同的是电视剧一直占据着收视群体最广、收视率覆盖最大的先天优势。随着大众文化品位的逐渐提高,观众对电视剧的审美要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尤其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差异上。收视群体的庞大和复杂注定了拍摄电视剧前期选取题材和制作过程中难以规避的地域文化特色问题。如何利用地域特色使得电视剧最终达到收视与审美口碑双赢是本文分析和解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喧闹的媒介环境下,中国电视媒体走过了2006年的春天。有人说,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然而,在本该温馨的时节,我们看到得却是一番激烈的媒体大战,尤其突出表现在荧屏上的电视剧之间的博弈。可以预测的是,电视台的竞争已开始从落地竞争、节目竞争转到资源竞争,资源战将成为电视剧竞争的新焦点。电视剧资源战的背景1.电视剧拥有最多最稳定的观众。中国电视媒体面对着非常广泛的受众阶层,而电视剧最能满足大众收视需求。总体来看,各种节目类型中只有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的收视比重超过播出比重,而电视剧又是目前兼具播放规模与收视效益的大…  相似文献   

18.
白晶 《记者摇篮》2009,(2):62-63
近年来,美国电视剧凭借其巨额投资打造的场面及强大的明星阵容在全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狂潮,其巨大成功的背后由成熟的电视剧产业链条作为支撑,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使美国制片商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令整个电视剧产业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戈小燕 《视听纵横》2007,(6):104-106
这些年来历史剧、传奇剧、涉案剧、亲情剧等都先后在电视荧屏上掀起过收视热潮,然后又逐渐降温,淡出荧屏。也就是说,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类型的电视剧引领收视风潮。根据CSM提供的数据,杭州地区今年创造收视奇迹的电视剧类型,要算是“苦情剧”了。如果说前些年的《哑巴新娘》使人们对苦情剧开始关注,去年的《春天后母心》、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电视综艺娱乐节目逐渐在中国兴盛起来.短短的几年内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中国电视荧屏除新闻、电视剧外最具竞争力的节目样式,在赚取收视的同时,各电视台也因之赚得大把的银子。然而,回顾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之路。感叹之余,我们又不得不为之捏一把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