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从2002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提出中国应该实施网络实名制之后,我国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讨论就几乎没中断过.2007年,韩国正式实行网络实名制,于是实名制的讨论又出现一个高潮,2008年,一些人大代表提出实名制立法.一时舆论大热:2010年,中国陆续实施网络交易实名和网络游戏实名;紧接着,在2011年的计算机学会论坛上,有知情人士透露,公安部门已原则同意由公安机关接管或授权设立网络实名制的公共信息验证机构,全面实施实名制似乎成为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初,网友们在"杭州人大网"上看到了这样的回应:最新实施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被误读,该条例根本不是要搞网络实名制.  相似文献   

3.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因其良好的互动性、传播的无边界性、受众的广泛性,日益成为公民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新闻言论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静 《新闻知识》2015,(4):98-99,93
网络实名制必将成为促进网络经济发展和网络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这也是网络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但网络实名制一旦付诸实施,大量的网民个人信息和上网记录将会存储在网络运营企业的服务器或者第三方平台中,从而面临被非法采集、泄露和滥用的危险。因此,网络实名制背景下加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刻不容缓。而加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就是加强立法保护、完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5.
微博客网站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目光快速崛起,其赋予普通网民强大的影响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Twitter以一系列创新的方法强化了用户对于网站的参与程度,并且使得任何一名用户提交的内容部有可能大范围传播。  相似文献   

6.
朱立立 《青年记者》2012,(18):105-106
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国政府从2002年起推动实施网络实名制,2007年7月开始,每天访问人数超过30万的35家主要网站要求网民用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注册并通过验证后,才能在各网站上写帖子和跟帖.但是2011年12月29日,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向总统李明博提交报告,准备全面限制收集和使用“居民登录证”(身份证)号码.韩国媒体称,韩国将从2012年起逐步取消网络实名制,以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相似文献   

7.
庹继光 《新闻界》2014,(1):59-62
网络信息保护条例推行实名制,是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举措,对于网络反腐信息发布者是一项义务,但实名制的施行也使得实名开展的网络反腐转化为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成为他们行使监督权,批评、控告权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公众实名网络反腐可能导致的打击报复问题,我国现有法律已经形成了保障体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范,便无须担心实名制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实施后引发了新一轮网络热议。实名与匿名之争,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网络话语表达的社会责任问题。社会责任,伴随着网络话语表达的自由性、随意性而生。关于传播媒介的自由与责任问题,印刷媒介讨论过,电视媒介也讨论过,但都不及此番网络媒体讨论的这样热烈,因为,前两者的传播主体毕竟仅仅囿于新闻业界,  相似文献   

9.
网络暴力舆论传播原因及法律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凌 《当代传播》2011,(3):76-78,83
目前我国网络暴力舆论传播及其治理的主要难题来自于网络传播内外因素的控制与反控制冲突。随着网络普及和传播技术不断创新,网络监管部门与网络暴力舆论传播者展开了较量,表现在技术创新与技术滥用、规范传播与恶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31岁的女白领姜岩2007年年底跳楼身亡,有网友在她博客中发现她自杀的原因是丈夫王菲的外遇。愤怒的网友们启动人肉搜索,将王菲、第三者及其家人个人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中国的网络言论得到开放,网络言论自由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0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发《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称,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春运开始,铁路部门进行火车票实名制试点,2011年网络购票系统正式运营。网络购票引发关于社会公平的争议,因部分公民不懂如何使用电脑和网络,反而导致购票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这为今后网络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实质是如何构建网络文化,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