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战国文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战国文学史》陈桐生方铭博士的专著《战国文学史》最近由武汉出版社推出,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战国时代的文化具有特殊价值,而这种价值在此前尚未发掘到应有的深度。如同希腊文化之与西方文明一样,战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分。战国两...  相似文献   

2.
在战国燕文化起源研究中,“先燕文化”的概念提出已久。但是综观各种有关“先燕文化”的内涵界定,可知多指早于战国燕文化又与其有着祖源关系的各种文化的综合,这是与考古学文化的概念相左的。以召公封燕前殷时的燕国文化为研究对象是各种界定中较为可取者,但由于那时的燕国四至范围不明确,使这种界定下的研究不具有可操作性。研究封燕前燕地的土著考古学文化即张家园文化和魏营子文化,在研究燕文化起源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周初封燕的背景和周初燕文化的面貌特征。这一研究表明燕地本就是商人的老家,所以周初封燕,是周灭商后,周王室为应对殷商故地殷人旧族势力强大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诗》和《春秋》都是先秦儒家士人极力推崇的文化文本。二者从实际的历史角度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在儒家的话语建构工程中它们却同是儒家权力意识与乌托邦精神的体现 ,有着深刻的一致性。“诗亡”与“《春秋》作”反映了从春秋到战国文化空间的变化 ,也反映了儒家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之作画主体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本文的核心点在于关注左江流域在战国至东汉的岩画发展时期,左江流域族群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尝试用历史考证方法,通过对古文献记载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广西左江流域考古遗址发现及学界对花山岩画的研究成果,从左江流域人类之起源开始,分析从战国至东汉时期(岩画时期)"花山族群"的演变,提出"花山族群"在起源、发展及民族融合过程中具备族群文化特征,是花山岩画创作的本体。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时期,辽阳地区一直是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辽阳新城墓的发现对研究辽阳乃至东北地区的政治沿革、历史地理、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单说明辽阳新城战国墓的情况,然后寻找相关文献记载,分析这一墓穴的制度规格,并研究墓穴中出土的淘气的类型,之后得出结论:墓主人身份可能为襄平重要官员,该墓穴应诞生于战国中期偏晚,上限不早于战国中期。  相似文献   

6.
<正>陈颖飞:李先生,《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委托我给您做个访谈,以便向学界介绍您的学术道路和贡献,我们现在能开始吗?李学勤:可以。一符号的魅力:从逻辑学到甲骨文陈颖飞:李先生,学术界都推许您学识渊博,在甲骨文、青铜器、战国文字、先秦与秦汉  相似文献   

7.
《文化学刊》2009,(6):88-88
李肖冰在《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5期撰文指出:任何一个文化现象,不是大自然的赐予,而是人类的创造。西陲边疆历来是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据史载战国前后的塞种塞人,两汉前后的月氏、鸟孙、匈奴以及隋唐时期的突厥、蒙古等民族活动时间最长,影响也大,石人文化即是上述各民族创造性的杰作。  相似文献   

8.
田广林 《文化学刊》2010,(1):135-139
中国源远流长的崇龙礼俗最早起源于东北西辽河一带的红山文化时期。龙最初的形象特征是兽首蛇躯,周身蜷曲。约在红山时代晚期,源于红山文化的崇龙礼俗,开始流行到黄河流域和江淮之间。三代以后,崇龙礼俗遂凝结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并在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长期地起到重要的规定性影响。从红山文化时期开始,中经史前的龙山时代,复经商、周、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汉代,4000年间,龙的形体特征始终保持着红山文化以来的兽首蛇躯蜷体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史官所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西晋初年出土于战国魏古冢中。秦始皇焚书,除《秦纪》外,列国史书均遭焚毁,而当时此书埋藏地下,躲过一劫。古本《竹书纪年》在西晋、南北朝流传过程中即出现多种版本,约在宋代亡佚。本文便主要针对《竹书纪年》的出土、成书、整理、流传四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今天想讲四个问题:一、法家学术在战国社会变革中的三个贡献;二、法家学术给后世留下的良性遗产和劣性遗产;三、为什么历代思想界都贬抑法家;四、研究法家学术的三个路径。一法家学术在战国的社会变革中的三个贡献法家产生于“礼崩乐坏”的战国乱世,他们继承以往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针对当时混乱无序的社会现实,提出强化君权、厉行法治、富国强兵的策略方针。  相似文献   

11.
鸟篆作为东周时期流行于楚、吴、越、蔡、曾、宋、徐等国的一种艺术字体,标示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留存至今的264个不重复鸟篆,或是形体蜿蜒细长,通过改变原字线条粗细以及笔道方向来美化汉字;或是在常用字形体上附加或融合以鸟形为主的装饰成分,它们呈现出与同时期北方艺术字体不同的特点.鸟篆出现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到战国末期渐趋稀少.鸟篆的兴衰与东周由统一走向分裂的总趋势、周代尚文之风、青铜文化的发展等因素密不可分.现存资料表明铭鸟篆文器物首见于楚国,正是楚国的文化、历史、风俗等等因素导致该种字体的产生.随后受楚文化影响的其他南方诸国也出现鸟篆,越国铭鸟篆器物数量最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周鸟图腾崇拜的遗风,也体现了鸟篆的地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探寻道和德的宗教起源,以词源学、考古学和艺术史的丰富资料证实战国至汉传世文献中道与德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伏生在秦汉之际的文化废墟上,热情张扬了《尚书》的神圣经典价值。他针对秦之失道,阐释了《尚书》中的公天下和德治理念,又为百废待兴的汉朝提供了多种礼制资源。伏生还吸收了战国以来的新学术思想,提出“三统说”,对《洪范》篇作出了全新的阐释,从而对汉代的经学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总体来看,伏生的《尚书》诠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尚书》亦由伏生诠释才真正实现其参与汉代文化构建的经典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帝已经成了中华民族自我认同、自我凝聚的一个重要符号,炎黄子孙也成了多个民族所认同的族群称谓。黄帝作为民族始祖实际包含了文化的始祖和血缘共祖两个层面的内涵。黄帝从战国以来就被不断整合建构,其整合的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血缘之源的祖先、文明的创制者,以及神话地理观念下居中的理想统治者。黄帝作为一个在正史和野史中、在庙堂传统和民间传说中都备受推崇的神话始祖,从荒渺不经的远古一直延伸到今天的政治话语之中,是中华民族的神话历史书写传承的生动个案,由此也可以窥见中国神话历史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典籍《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门徒的言行举止,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一部语录文集,《论语》是中国优秀文化典籍中的重要代表。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还广泛地影响着世界的各个领域。该文归纳总结了中国文化典籍的经典代表著作——《论语》在近现代韩国的传播历程,并以《论语》赵骏河译本为例,选取6处事例进行分析。即“瑚琏也”“雍也可使南面”“齐一变至于鲁”“善为我辞焉”“焕乎其有文章”“必有寝衣”。对其翻译失真现象进行改善尝试,期望通过研究给典籍翻译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6.
楚国车马坑     
考古专家称位于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古墓群是中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的楚国车马坑。九连墩大型战国古墓是战国中后期楚国(公元前300多年)的墓葬。1号车马坑距墓坑约25米,坑口呈长方形,长约52.7米,宽约9.5米,残深2.3米。坑内发现了随葬车辆33乘,葬马72匹。其中一车驾马6匹,其他的车辆均驾马4匹,考古工作者推测九连墩古墓主人至少是“封君”。“封君”是当时楚国的核心领导层成员。  相似文献   

17.
史学界曾几度争论过禅让有无。本文认为 ,研究这一问题首先应区分禅让事件与禅让学说的界限。禅让事件如前人所论 ,当在父系氏族社会曾发生过。而禅让学说则经过了“禅让天命说”、“禅让贤德说”、“禅让德运说”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化。其发展演化的原因在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 ,和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的更改。禅让有无的争论源于战国时的禅让矛盾传说 ,此一矛盾传说的产生主要基于上古两文化系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初期,融合诸子百家学说,将战国至汉初的思想融会贯通,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淮南子·时则训》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运用Word Smith 8.0语料库分析工具对约翰·梅杰译本、翟江月译本、DeepL机器翻译三英译本的语言计量特征进行对比,探究不同译本的译者风格和翻译策略。通过对标准类符、平均词长句长以及高频特色文化词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译本均采取显化翻译策略,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了原文的文化背景。其中,约译趋向于使用异化翻译方法,用短句将复杂的文言典籍娓娓道来;翟译趋向于使用长句将文言典籍通俗易懂地呈现给目的语读者; DeepL机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低且平均句长数值最高,这表明机译在处理复杂文言文本时趋向于字面翻译,以此来保证译文的完整性和通顺性。  相似文献   

19.
战国古墓中,曾多次出土刺绣的衣、袍、裤、被等。如,江陵马山一号墓中,有一件龙凤虎纹绣罗衣,衣上由对称的花纹构成菱形图案。沿着四边用褐色和金黄色各绣一龙一凤,中间绣的是相向双龙和背向双虎,虎身为黑红相间的斑纹。整个图案表现出龙飞凤  相似文献   

20.
五、早期儒家的道家化 儒家在哲学上的道家化和道家在伦理学上的儒家化,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儒道两家从他们的创始人开始,便有着思想上的对话。战国中期以后,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里,庄子思想是一枝独秀,而稷下道家在伦理思想上吸收儒家的仁义学说及礼制文化;儒家的孟、荀则在哲学上接受道家的宇宙论、自然观。因此我们可以说所谓先秦儒家的道家化乃是指儒家在哲学上的道家化,而所谓稷下道家的儒家化,乃是指稷下道家在伦理学上的儒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