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梁启超民主进程理论作一些探讨,进而论述民主进程渐进论适合于近代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梁启超民主进程理论作一些探讨,进而论述民主进程渐进论适合于近代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与梁启超由于所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同,因而对在中国建立何种民主制度以及如何建立这种民主制度产生过较大的分歧。他们各自的理想和主张虽然在当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它们对我们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从具体国情出发,走的是一条阶段性实践、渐进式变革的路径。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在民主体制与程序形式方面,虽与中国的民主政治存在区别,但也表现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与渐进性。中国民主政治的渐进路径,应始终围绕人民这一核心主体,根据制度建设及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来进行相应阶段的民主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是根据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其民主政治走的是阶段性、渐进性的发展策略,民主政治的历史比较悠久,民主政治的价值和理念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阶段实践,同时阐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渐进策略,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过程中,常常是渐变和剧变两种方式交替进行。孔子是主张渐进变革的,所以,他的思想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常被激进的人们所抛弃。但是,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的两大主题,当我国正在进行循序渐进的伟大改革开放的时候,孔子的这一思想方法,仍有其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基石,传统民本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仅仅强调的是国民的义务,而梁启超提出的民权思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实为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重要基础.梁启超在对民本思想的“淬炼”与民主思想的融合下,提出了其民权理论.启迪和培养了近代中国国民的权利意识,从而促进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后,仁人志士从各个方面探寻中国失败的原因。梁启超超越了器物、制度层面,从民族尚武精神的深层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对尚武精神的实质、作用、中国尚武精神流失的原因以及民族尚武精神的培育进行了相当深刻的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民主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有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民主,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种具有“民主”特性的精神或原则(即经济民主)在政治形态上的集中体现和必然要求。因此,经济民主既是民主政治形成的现实基础,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10.
美国民主共和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较完备的民主制度,曾引起世人的向往与羡慕,成为世界各国学者、政治家学习研究的时象。尽管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属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两人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在对民主共和制度的认知方面却存在着大致相似的认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地方自治与实行民主共和制有密切的关系;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原则在美国民主共和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主共和精神时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等。两人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得出了惊人相似的结论:美国民主共和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各国不能模仿其民主共和模式,只能学习其民主共和精神。  相似文献   

11.
粱启超是中国较早接触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人。他对社会主义以及在当时中国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基于宪政改革的政治立场,他没有真正懂得科学社会主义,也坚决反对在当时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对于促动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深入探索,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提出和阐发的新民学说,推动了清末民初的维新改革和国民性改造思潮的高涨,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他的新民学说论述了什么叫新民,为什么要新民,以及怎样新民?其中怎样新民,是其新民思想理论的精髓。本文从道德论、民权论、自由观、国家思想、权利义务思想、合群思想、新文化思想等九个方面予以归纳,并进行了概括性论述。  相似文献   

13.
“公德”思想是梁启超“新民说”理论的重要部分,其核心是“利群”.梁启超借鉴西方新伦理的个人主义原则,以及建立在此原则基础上的个人权利、自由平等等思想观念,对公德内涵进行了改造,强调了自由意识、自治精神、国家意识、权利义务观念等.梁启超公德思想对于当下的道德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的国家观是在20世纪初中国面临救亡图存的危险局势下形成的。梁启超认为,国家应具有独立的意志,它凌驾于社会各阶级和个人之上。梁启超的国家观是其政治思想的分水岭,他的宪法、议会、自治等宪政制度设想在此前和此后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悖论——评梁启超的开明专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明专制思想在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梁启超将“开明专制”视为实现民主立宪进程中的必要步骤。其内涵是指在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实行一些开明的、带有资本主义民主色彩的统治政策,其实质是一种民主渐进的思想。这在专制之风浓厚的近代中国是有其合理性的。梁氏先后三次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实践证明,以开明专制求民主政治之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开明专制本质上仍是一种专制政体,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不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和旧的统治秩序,而去实现开明的政治,这只能是一种违背历史客观规律的空想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创立的新史学对近代中国的史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梁启超史学思想发展形成的漫长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史学理论的继承时期,新史学思想的酝酿时期、形成时期、完善时期。每一阶段梁启超的史学思想都有其独特的光辉点。  相似文献   

17.
民主进程从来不是单独在政治领域里完成的,它总是与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发展相关,其中经济进程对民主进程的影响尤为显著。列宁说过,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民主政治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的产物,它的发展、完善也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三网融合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而微博问政是电子政务衍生的一种适应新时期执政需要的政府官员的舆情获取与干预手段.我国电子政务和微博问政方兴未艾,它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是对人的社会主体的尊重以及对主体性诉求的认肯.  相似文献   

19.
民主的原则是承认多数人的权利并按多数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民主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公正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民主的政治实践正遭遇着诸多“尴尬”。民主目标实现的前提只能是公有制,虽然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但只要是按社会主义本质运行,按党的宗旨要求云做,我们一定会无限地接近民主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他一生的著作浩如烟海,著述涉及政治、哲学、史学和伦理等方方面面.试图从他的合群观、中西文化的融合观以及政治调和观来窥探他对中国古代传统"和"范畴的继承发展,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解放思想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