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散文诗诞生于"五四"时期,散文诗在中国发生的助推力之一是中国诗人、作家对外国散文诗的译介.译介带给中国诗人、作家对散文诗在多种层面上的认识与理解,为他们创作散文诗提供了丰富的范式."五四"时期,大多的散文诗译者同时也是散文诗的创作者,通过译介时对散文诗的阅读与感悟,中国诗人、作家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哲理的散文诗.他们受...  相似文献   

2.
2009年3月,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散文诗群体——"我们"散文诗群在北京成立,有力地改变了散文诗的边缘状况。它提出的"大诗歌"和"意义化写作"主张,对散文诗的本体发展和文本实践进行了理论性的建构。此外,以周庆荣、灵焚为代表的"我们"散文诗群的发起者,不断介入"我们"散文诗的编辑、出版和发表的诗歌行动中,与多种文学期刊合作,集中性、连续性地推出了"我们"散文诗群的作品,成为新世纪以来散文诗发展最为重要的文学现象,进一步推动了散文诗创作者的崛起和散文诗走向公共话语领域。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的散文诗,是按照诗的构思创造出来的文学精品,其主要内容包括:散文诗的构思内容,旨在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情绪;散文诗的构思实质,在于凭借想象营构意象;孕育散文诗的思维方式,必须诱发和利用灵感;散文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而具体形式多样;散文诗的语言,务求自然、清新、简洁和含蓄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散文诗教学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是否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散文诗所蕴涵的内在信息高效优质地传递给幼儿,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以及散文诗教学的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精心设计并付诸实施的散文诗教学活动《捉迷藏》,就如何组织和指导散文诗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旧诗的格律在崩溃,急需找到一种新的形式来弥补旧诗的缺陷,以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这就是自由诗和散文诗。刘半农较自觉地介绍外国散文诗并写出最早的典型散文诗作品;周无是首次从理论上解释散文诗这一新概念的。文学工作者除介绍散文诗的理论外,还不断地翻译介绍外国散文诗作家及其作品。经过“五四”文学革命的洗礼,散文诗已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并取得与自由诗同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的散文诗,因为诗坛老将的引领与带动,“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的横空出世,散文诗载体建设的加强与散文诗批评的“在场”,已然形成了其繁荣与发展的几大亮点.在人文根柢与审美定性上,一方面,宇宙、自然或生命在散文诗中得以多维呈现;另一方面,文史哲或现实在散文诗中得以共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散文诗的春天很快就过去了,进入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叶以后,散文诗坛显得冷冷清清生机颓然。世纪之交,散文诗如何走出危困?本文梳理出散文诗坛沉寂中孕育着的三股新生潜流,并认为那正是散文诗出路所在:1、创新意识的觉醒,散文诗向平民化回归:2、自觉把握散文诗美学特点,由诗化转向其他文学样式敞放;3、在现代哲学的观照下开拓散文诗审美表现疆域。  相似文献   

8.
散文诗是一种抒情文学体裁,是中国文化消费和文明传承的重要文学形式.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探索,中国散文诗逐渐走进当代文坛关注的视野,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学意义.2012年的中国散文诗在创作和理论上都呈现出一些新气象,标示了当下中国散文诗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012年散文诗的成就,除了发表了大量作品外,更主要的是散文诗理论上的自觉,具体包括:文体意识、精品意识、艺术审美特征的建构和发掘.此外,区域文化语境中的散文诗,也为未来散文诗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刘景云 《教师》2011,(24):54-55
在幼儿散文诗教学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是否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散文诗所蕴涵的内在信息高效优质地传递给幼儿,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对散文诗的理解、体验和感受,以及散文诗教学的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精心设计并付诸实施的散文诗教学活动《捉迷藏》,就如何组织和指导散文诗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散文诗解决身份焦虑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征古主义"的策略,这种策略努力把中国散文诗的起源上溯到古代,希望以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学资源扩大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合法性基础。"征古主义"策略产生于中国散文诗身份焦虑的背景下,其认识论基础是一种透明的词-物观。"征古主义"策略对于散文诗的现代性内质缺乏自觉,必然陷入扩大散文诗合法性和忽略散文诗现代性的内在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11.
1939年4月20日艾青在<广西日报>上发表诗论<诗的散文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的散文美"这一美学主张,并将其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本文主要从语言的自然朴素、句式的灵活多变、艺术表现手法等几方面来探讨艾青诗歌的散文美.  相似文献   

12.
郭风散文诗刻意描绘准确而又单纯的形象,抒发强烈而又真挚的感情,同时又闪耀着深邃而又隽永的哲理光芒。在创作实践中,他善于缘情造境,寓理于境,使形象、情感与哲理有机契合,创造出了清丽幽雅、含蓄隽永的"郭风式"散文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散文诗创作热中,王德宝无疑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创作内容在表征上似乎是对亲人、故土和往日琐事的审美描述,实则是对自我生命存在境况的灵魂注视和智性把握,借以使自己能够对乡土记忆进行精神考量。在诗艺表达方面,诗人也同当时甚为流行的西化创作方法迥然有异,体现出对民族传统的坚定承继和现代创新,从而使他的散文诗创作富有民族特色和个性内质。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之伟大,不止在诗,也在其辞赋与散文创作。在他的辞赋与散文作品中,有着与他的诗歌创作一脉相承的创作风格,这种创作风格又通过其作品营造的浑融的意境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苏轼"以议论为诗"与其"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一同构成了苏诗议论化的特色,进而体现了宋人尚理趣的主体创作风格。苏诗如此,词亦不例外,这就是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于词中议论说理,触处即发,咏史言志。词中议论是在形象思维之抒情机体上纳入的深层理性意蕴,具体到苏词而言,则在议论位置、引发议论的背景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独具特色,从而构成了"以文为词"的最突出表现形式。苏轼词中议论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梦阳为明代“前七子”的领袖人物,他与“七子”中其他人一起掀起了明代坛中一场学革命。其复合理论主要体现在提倡真情、强调格调、重视比兴等方面。诗创作内容广泛,成就最高的是诗歌,能够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关心民生疾苦,具有较强烈的批判精神,散也有可观。  相似文献   

17.
艾青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诗产生格律,不是格律产生诗."提倡写诗要绝对自由,追求诗的散文美.他写诗最常用的手法有比喻、联想、夸张、拟人化和警句等.  相似文献   

18.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赋颂模式。在夸扬歌颂的同时,将讽喻意图巧妙隐藏在多种艺术手法之中,其高超的讽谏艺术值得关注研究。本文从讽谏方法入手探讨司马相如辞赋中的讽谏艺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考察分析“以诗为词”变革的内涵与演进历程后认为 ,参与和推动此一变革者不仅有范仲淹、王安石和苏轼 ,也有晏几道。晏几道宣称要追承汉魏乐府传统 ,遵循“感物而作”的诗文创作规律 ,在词学观上表现出以诗的精神和趣味为指归的倾向。同时 ,在创作实践中他也多向诗体学习借鉴 ,以词抒写情性怀抱 ,倾吐心志感慨 ,创作态度严谨庄重 ,创作技法诗化。尽管还难于达到苏轼的高度 ,但其对“以诗为词”的尝试和开拓之功同样不可否认和埋没  相似文献   

20.
杨朔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同时也是一位颇有特色的散文理论家。他的“诗化”散文理论的核心是追求功利与唯美的高度统一。这种融积极的思想性和精美的艺术性为一体的散文理论 ,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中产生过深远影响 ,对纠正当前散文创作中存在的内容贫乏的偏向 ,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