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45名翻译硕士专业(MTI)研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汉英翻译文本中的衔接手段与专家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揭示学生汉英翻译文本中的语篇衔接问题.结果表明,学生译文中各种衔接手段的频数与专家译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汉英翻译中语篇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称照应使用不足,"重复"使用过度;不善于使用"重复...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6,(4):82-86
在大学英语汉英翻译教学中,通过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主要区别性特征,如分析型语言与综合——分析型语言,语义型语言与语法型语言,动态与静态,意合与形合,简短与繁复,主动与被动等,能帮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摆脱母语结构对译文的影响,使译文尽量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并深入理解一些汉英翻译规律和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缺省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而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汉英翻译中,文化缺省翻译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文化缺省现象处理得体,译文就畅快;反之,则译文模糊,表达不清.应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所蕴涵的语意和文化信息,扫除阅读障碍.  相似文献   

4.
张万防 《考试周刊》2009,(38):46-47
汉英翻译时,为使译文符合译语习惯,达到强调或修辞目的,以及准确传达原文精神风貌,译文中既可采用正说,也可采用反说,这种正反互译是翻译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汉英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采用正反互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化交流和合作高度发展的今天,汉英公示语的翻译日益重要,生动、准确的译文才可以充分体现公示语的应用功能,为外国友人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以公示语的功能为切入点,指出并剖析了汉英公示语翻译中存在一些问题,以期引起汉英翻译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翻译功能理论为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以旅游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了旅游材料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和对外宣传文化的功能,联系翻译功能理论相关的“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英译原则,并探讨删减、改写、增补等具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视点转换翻译法指的是重组原语信息的表层形式,从与原语不同甚至相反的角度来传达同样的信息,使译文更符合译语习惯,更易于被读者接受,更有利于译文预期功能的实现。本文分别从词、词组、习语、句子诸方面探讨了汉英翻译时需要注意的视点转换问题,以期对从事汉英翻译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探讨会展外宣材料的英译问题;目的论把翻译视为有目的的活动,强调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视野,以宁波地区大型会展网站汉英翻译为样本,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分析了会展外宣材料的文本功能、翻译目的以及翻译要求,同时对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做出了评判性评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进而总结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工商"等词语为例,分析了在汉英翻译中,怎样根据语境选词,提出汉英翻译选词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对同一词语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一种固定译法,而应该根据其语境,尤其是认知语境对译语做出关联顺应与优化选择,寻找最佳关联的文化信息,选择最佳语境效应的明示,使译文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0.
商贸翻译在当今商务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商贸翻译却是翻译学科中的薄弱环节,译文质量不尽人意,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根据刘法公教授提出的商贸汉英翻译三原则,结合实例评析译文,总结商贸汉英翻译中的常见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商贸汉英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有冗余词的汉英翻译不是好的翻译。要确保汉英译文简练地道,译者除了要从概念上认识冗余词现象外,还应不断提高自己英汉语言功底,充分领会两种语言的特点,并通过大量翻译实践,才可以辨认、修改和杜绝汉英翻译中的冗余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以目的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分析目前汉英公示语翻译中所存在的失误类型,探讨汉英公示语翻译问题,以期为汉英公示语翻译提供新的研究素材与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的汉英翻译中有一种倾向,译文过于拘泥原文的字句,导致译文生硬,晦涩难懂,不太符合英语习惯用法,让读者读后感觉译者只是在机械翻译,译文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这样的译文就是通常所谓的Chinglish(中式英语)。Chinglish是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篇论文举例探讨Chinglish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句子和篇章的层面,探讨在确保词语翻译准确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译文质量。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节选内容的衔接纽带进行定量分析,应用Matlab软件将其量化,比较了两篇译文衔接的差异,直观地体现了衔接在翻译中的重要性。通过上述分析,提出在汉英时政翻译中,应采取形式最大保留、意义整体把握和衔接功能对等等策略,以确保译文的达意、连贯和流畅。衔接手段使时政汉英翻译在行文上更加符合英文规范,其应用对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人们需要通过语言进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而世界上有几百种不同的语言,增加了人们日常交流的难度,因此,翻译的工作便应运而生。应用文的汉英翻译技巧主要体现在弄懂文章的内容与结构,选取名型与选词,理顺并着手翻译,检查译文四个步骤上,只要掌握了这些步骤,平时多加强阅读和训练,做个有心人,应用文的汉英翻译工作并不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量收集的旅游景区公示语为基础,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园林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得出以下结论:在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文本的目的,使译文能够向游客提供必要信息。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按照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要求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方法,探索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英翻译水平,本文在分析汉英翻译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如何优化汉英翻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汉英旅游翻译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汉英旅游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通过收集近20年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论著,就旅游翻译的现状及常见问题、旅游资料的文本类型及功能、汉英旅游资料的文体特征及对比、旅游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汉英旅游翻译中的文化障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为今后汉英旅游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隐喻的认知及其汉英翻译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本文介绍了隐喻作为认知方式的理论,并从隐喻汉英翻译的三个原则入手,对隐喻的汉英翻译进行探索.从而有助于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提高隐喻汉英翻译的质量,把汉语隐喻的喻体特征和文化寓意在英语译文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从注意词的份量、注意区分褒义词与贬义词、词的搭配须符合英语习惯、运用术语须恰到好处和选用英语趣语来翻译一些汉语口语等五个方面来阐述汉英翻译中词汇的选用技巧。研究认为汉英翻译中只有恰当地运用词汇、语法、文体修辞乃至韵律等手段,才能使译文确切、流畅、生动、简洁。而词汇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用词正确得体,才能使译文流畅通顺,符合"信"与"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