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语)”,“只有情感,而且只有伟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狄德罗语)”。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着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师生情感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道德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富于情感,往往情感胜过理智。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如果只有认识而没有情感,认识就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只有在有了明确的道德  相似文献   

3.
浅谈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与智力活动有关的情感因素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情感的作用。孔子将学习分为“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层次,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学习。只有进入到“乐之”这一层次,才能使人在学习上自强不息。学生有了对学习的愉悦情感,就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大胆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教师与学生都有着丰富的情感,他们会因经历不同而产生不…  相似文献   

4.
马彦 《中学教学参考》2010,(34):118-11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全部认识过程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的。情感是联系教学主体的纽带。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学手段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只有寓情感于教育教学之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邱倩 《现代语文》2013,(6):121-123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拥有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语),"只有情感,而且只有伟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狄德罗语)。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着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师生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产生情感,  相似文献   

7.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交流,教学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只有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积极的情感色彩,才能使他们始终保持好学、乐学的良好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情感领域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育是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们应重视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教育只有影响力,没有强制性,因而,真正有效的教育需要通过“情感”这个媒介去感染人,打动人。进而影响人。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课因情感缺失,教学效果欠佳,缺乏生机与活力。这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情感,就永远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思想总是交织着相关的情感;情感是行动的内部动力,人的行为总是受情感的驱使。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世界》2012,(15):6-6
演技考验 影片故事横跨30年,对三位主角的演技考验可谓不小,桂纶镁说:“这大深度甜苗绘情感的剧本。而且这部影片不仅仅只有爱情,有时候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或许你没有力珐只用爱隋去定义它.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问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3.
情感属于一种内在驱动系统,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所作出的积极性心理体验,对于人的行为实践而言,往往能够发挥指向、稳定和强化的作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它深刻地揭示了情感价值内化和情感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学校教育是充满情感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至少说是一种缺乏智慧性的教育。”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是“唯情趣一族”,而且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非常单薄,只有积极开展情感艺术教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意识。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简要阐述之。  相似文献   

14.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新课标在定位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学目标时,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重视情感交流,优化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温馨的情感氛围,为教学活动提供动力源泉。一、培养师生情感,以“情”引“情”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认…  相似文献   

15.
列宁曾断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师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情感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以自身情感为动力,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才能造就学生正常、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在青年党校中,注意加强学生对党的情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的做法,对党的情感培养是由青年党校的使命决定的。青年党校的使命就是要对青年学生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在他们的心目中确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的观念。而这种观念的确立,则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党的情感。情感是人和自己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情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可见,只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才会对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另一方面,情感是学生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引自列宁语)小学英语新课标在其基本理念中也提到:“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既是知识的认知过程,更是情感激发、交流、融汇、共鸣的过程,我们英语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心理的知、情、意三维结构中,情感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情感对推动人的认识活动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注意情感的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材大部分选用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以及深途的哲理。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产生的原因是那想表达日积月累的感情的内心要求。”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领袖狄德罗说:“只有…  相似文献   

20.
试论情感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育者要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们同心同德地做好各项工作,就必须对受教育者怀有深厚的情感。没有情感就难以进行思想交流,同时没有教育对象内在的情感作用,也谈不上思想认识的转化和升华。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思想教育之舟,只有借助感情之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反之,如果仅仅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板着面孔指责人、训人,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收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