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加快了传统出版业的变革,移动阅读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外国文学作品也受到了移动阅读的影响,逐渐走上数字出版之路.文章从外国文学作品数字出版的生态语境、出版形态、版权保护等方面,阐释移动阅读对外国文学作品出版的多元影响.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生活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从网络下载电子书或杂志,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阅读,数字出版也随之兴起。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使传统出版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传统出版的转型已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吴赛  刘思危 《出版广角》2022,(19):82-85
数字信息技术是颠覆传统出版逻辑的重要推力。智能出版、智慧阅读作为数字内容传播的供需两端,分别承担着供给升级和消费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智慧阅读发展背景下,出版智能化转型不仅能提升出版效能,促进供需匹配,还能通过内容创新迭代、全面服务协同优化读者体验。为了适应智慧阅读发展需求,出版业应以内容为王打造优质场景,以用户为本强化读者体验,以技术为擎推动创新变革,从而促进出版智能化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4.
媒介技术的变革正在引领一场阅读领域的数字化变革,对于传统出版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势在必得。通过对六家上市传统出版企业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出版企业在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存在着数字产品定位不明、盈利模式单一、参与国际化竞争不足、数字出版人才紧缺等问题。对六家上市出版企业的数字转型实践的研究,试图从他们的实践中总结问题和经验,探寻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5.
浅度阅读使数字出版以功利性和娱乐性内容为主,二重性阅读则要求在浅度阅读的形式下注入深层的体验;浅度阅读使数字出版产业呈现产品类型单一、缺乏把关人效果等特征,二重性阅读则可以使出版产业格局由竞争趋向自然兼并,使阅读者的精神需求得到合理满足。二重性阅读能够重建指向精神世界的阅读体验,是推动数字出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林天文 《传媒》2015,(8):74-7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发展到电子阅读.为了满足电子阅读用户的根本需求,数字出版应运而生,通过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完美融合,为电子阅读用户提供丰富的电子刊物,满足了用户的阅读需求.然而,随着我国电子阅读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用户对数字出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我国数字出版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电子阅读环境下数字出版的转变途径,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碎片出版的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之所以给传统出版以致命打击,是因为无纸化阅读与纸书阅读有天壤之别。同样,"碎片"阅读方式和"块状"阅读方式的不同,将带领数字出版不可避免地走向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朱昭萍 《出版广角》2022,(20):93-96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数字阅读已然成为当前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字鸿沟问题愈发引人关注。在传统出版领域,随着数字阅读技术的使用,数字融入困境亦逐渐暴露。数字阅读技术应用于传统出版行业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将日益高深的技术使用到出版实务中,而在于如何利用技术应对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融入困境。文章通过对融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中关于数字阅读技术应用的分析,阐释其通过拓展数字化服务、提升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构建数字认同等一系列手段解决数字融入问题,弥合数字鸿沟的技术赋能。  相似文献   

9.
出版数字化转型与阅读文化重建,显然是数字出版实践中最需要讨论的问题。从出版数字化转型给人们的阅读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而讨论阅读文化重建的理念和实践,显然有利于客观审视数字出版发展的现状,有利于人们趋利避害地接受数字出版,有利于从根本意义上不断改进和完善数字出版业态。阅读文化问题,主要涉及到阅读的意义、阅读的价值、阅读的方式、阅读的选择、阅读的环境等,其中,核心的是阅读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以数字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出版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将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机遇之一:新媒体时代带来全新的阅读市场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不是简单的更替和置换,而是一个全新的市场。特别是主要面向年轻人的手机阅读,与传统出版基本不在一个市场平面上。事实证明,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是两个边缘交叉的圆圈,重合的部位比我们想像的要小。数字出版启动了全民阅读新浪潮,极大地扩大了国民阅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出版必然转向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的内涵丰富,其实质是提供阅读服务。在数字出版条件下,传统出版单位的营销理念、经营管理重点等将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编辑的出版营销意识或理念也必须转变,相应的,编辑角色从"文字匠"转为"知识服务设计者""阅读服务创造者"等,要树立"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服务、超值服务。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出版发行业享有盛名的"北京图书订货会高层论坛"将于2011年1月8日举办,主题再一次聚集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下一个五年的竞合策略"。以此为名,传统出版商与数字出版新军将握手言欢,共同期许一个以"0、1"代码再造古登堡基因的时代。出版商欢腾雀跃,信心十足,代表了数字出版市场供方的姿态,那么作为需求一方的读者对数字化阅读又持何态度?2010年发布的一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正稳步增长"。基于这种宏观认知,本刊随机选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出版灵魂是个性化。个性化的表达可以从数字出版的5个环节即出版内容、出版流程、按需印刷、图书销售及阅读体验中得到验证。个性化的需要,天然地契合小众出版,能够更好地助力社交阅读、有效化解惰性阅读困局,最终促成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上述四者,决定了个性化需要以领袖和航标的姿态引领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阅读载体以及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推动着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深阅读向浅阅读、功利性阅读向消遣性阅读转变。根据阅读与出版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从伦理文化角度研究阅读的变化对出版发展的影响,探究如何顺应阅读之变做好出版工作,多出优秀之作、精品之作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在推动大阅读、大出版之中实现出版人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5.
董炎 《现代出版》2013,(4):48-50
数字媒介给传媒业带来变革,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业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相对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媒介对于内容的"伴随文本"传播更为重视,更能吸引新生代读者群,但数字出版媒介带来了碎片化、跟风式及浅阅读等阅读消费危机。数字、传统出版媒介应融合发展,数字出版同样应当对于文化有所担当,而传统出版则应融入数字出版媒介的传播能量。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逐渐被移动互联网时代替代的今天,我国数字出版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空前巨大,数字出版行业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健康、快速地发展已成为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和研究,结合移动阅读市场的现状,对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有时候,所有人一窝蜂似的都盯着的未必就是个极好的方向,但数字出版却很好!只不过,在传统出版人眼里,数字出版只不过是纸书内容的趣味性变形,这种理解过于狭隘。因为,数字出版的重点,对于传统出版人来说也许是"出版",但对于读者来说,我认为"数字"才是关键核心,我们或许可以把关键词改成"数字阅读"或者"虚拟阅读",这样一来就能更方便理解读者在新阅读环境下需要的是怎样的内容和服务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中国网络自出版队伍近几年不断发展壮大,而网络文学出版是其雏形,随着市场的扩大,传统出版社、电商也加入自出版行列,并将自出版推向更纵深的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9.
浅析数字出版背景下读者的阅读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出版的多元化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如今的阅读方式除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外,人们还可以从CD、DVD、互联网、手机等通过读图、听书、网上阅读、互动交流等来获取。本文从阅读兴趣的变化、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变化、阅读时空的变化以及提高读者阅读能力等方面探讨了数字出版背景下读者的阅读变化。  相似文献   

20.
数字阅读形态初探——以方正阿帕比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网络阅读、移动阅读率大幅攀升谈起,论证了数字阅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特点,综合给出了方正阿帕比数字出版的解决之道,在数字出版基本解决方案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基础上,方正阿帕比积极发展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和途径。该文为2009年第四期“数字时代的阅读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