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中,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大学生信仰教育式微局面正成为事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为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期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是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应用北京师大孟庆茂教授编制的价值观研究量表,对北京高校文科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汉族大学生价值观倾向相对强弱的顺序是:社会、信仰、科学、审美、实用、政治;维族大学生价值观倾向相对强弱的顺序为:社会、科学、实用、政治、审美、信仰.在政治、实用、信仰三种价值观倾向上存在着显著的民族差异。另外,维族学生价值观倾向的变化比汉族学生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期,需要人们承受种种不适应。它在瓦解人们原有各种价值观、伦理观与社会观的同时,并没有及时整合出新的信仰、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等社会底线共识。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作为文化的灵魂,信仰决定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并构成该时代文化成就的本质特征,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在以共同信仰为指导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个人信仰,进行共同信仰与个人信仰的完美整合。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国民信仰面临着崇高信仰淡化、传统美德缺失、利己主义张扬等危机,国民信仰建构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国民信仰的建构指明了方向.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指导教育的同时通过制度实践体现国民信仰的根本目标及包容性特征,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信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的延续。其根源是整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失落和信仰危机。在今天它表现为人们对价值、信仰和生存意义的漠视。提升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整合和重建价值信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格局下,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新的社会课题。多元文化是社会的发展趋势,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冲突往往表现为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的混乱,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崩离析,所以,一个社会需要一个共同的基本价值,即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或意识形态,来适应经济基础和引导不同的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我们的基本价值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在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思想领域,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导社会思潮;在精神文明方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在社会管理方面,践行马克思主义精神,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精神信仰迷失是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精神信仰迷失主要表现在盲目崇拜市场经济、价值观易受冲击、道德缺失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与精神信仰在思想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强化高校政治理论课、把握网络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是培育大学生的精神信仰、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迷失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引起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变化.在价值观取向上存在着信仰缺失、多元化、功利化、利己化倾向,因此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荣辱观教育.丰富文化底蕴,优化社会环境。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崇高性、健全性,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信仰。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最为活跃、最为敏感的群体,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生活中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信仰的变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搜集吉林省高校大学生信仰的数据,并对其进行认真整理分析,提出重新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入手,提出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以期为现代青年大学生更好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于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信仰与信用     
大体说来,社会分信仰、制度、礼法、实践等四个层次。信仰是社会的最高价值,社会控制的内在手段,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核心。首先是信仰,接着是对它的整个运用——信用,即政治法律的秩序,与最后经济的正常运行。这也是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2.
闽南土地神信仰沿袭上古先民的自然崇拜,明清时期已糅合了一些地域文化因素,尊称土地神为福德正神,俗称伯公,渗透宗族社会,演化为年节习俗。云霄吉坂土地神信仰更是一绝,以“抢伯公”为特色,曲折表达感恩土地,保护农田的生活、生产理念,具有较高当代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同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力量主要是道德诚信和信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权力寻租、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问题,亟需作出回应。道德诚信体系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解决"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法宝,是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呼唤会计诚信,要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迫切需要加强会计诚信教育,而会计诚信教育同样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学校、政府、单位、社会以及学会、家庭等各个教育环节环环相扣、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会计诚信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信仰危机是社会转型时期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现象。它是社会结构变迁、现实生活变化和价值观念转变所引起的必然结果。信仰危机的出现将导致信仰内容的缺失,使人们丧失精神动力,给我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仰在民族精神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信仰教育,重建科学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富足并没有带来心灵的安乐,反而加剧了人们的困惑失落。当我们反思这个现状的时候,发现心灵的失落与信仰的缺失有关,因为信仰能够带给人们精神的引领。关注社会转型期信仰的构建维度,对中国信仰缺失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如何建立真正融入我们灵魂的现代价值系统,成为全民族的内在精神力量给出解答。  相似文献   

17.
当前保险市场的诚信缺失现象极为严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保险企业的健康运营,影响到人民生活。因此,分析其原因,研究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重建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政府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切身权益。政府诚信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政府诚信含义,政府诚信的法律体现,政府诚信构建的必要性及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诚信的社会功能的分析,指出诚信是社会之本、生产经营之道、为政治国之要。对诚信的社会功能,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中发挥的不同机制及原因,作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结论:承诺的制度化和人格的信用化,是现代社会里诚信的社会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诚信”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事业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诚信道德的现状,探寻道德生活中诚信危机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研究其对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