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君重(晋稀)先生《诗经蠡测》一书,为《诗经》的研究发凡起例,举纲张目,通声韵,审词气,辨文字,定章句,说组诗,明训诂,求精义,解决了年代背景、篇旨句意、语例章法、名物训诂等许多具体问题,为《诗经》达诂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切韵表》一卷,蕲春黄侃季刚撰,予弱冠居武昌黄土坡时据原稿手录.中间转徙流离,造经兵燹,幸未失坠,忽忽四十三年矣!予五岁丧母,依先君赞卿转徙于当阳、监利、钟祥三县,最后在随州入小学.旋值辛亥革命,先君去职还乡,教予读姚氏《古文辞类纂》及《昭明文选》以至《论语》、《孟子》、《史记》、《杜诗》之属,多能暗诵.弱冠始出游武昌,从季刚先生习声韵文字之学,即住先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字、声韵、训诂研究相结合 ;训诂中注意研究方言、俗语词 ;训诂中注意研究民习、民俗 ;训诂中注意语言的时代性 ;训诂注意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 ;训诂注意考古的新发现 ;训诂注意校勘和训诂注意版本等八个方面 ,论述徐复的训诂学思想 ,对徐复的训诂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古入声韵字在《五方元音》中失去入声韵尾,作为一种独立的调类,与相应的阴声韵合流叠置,改变了传统韵书入声韵和阳声韵相配的格局,体现了入声演变的一种格局、趋势。通过对《五方元音》入声韵字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讨论入声在近代汉语中的消失归并。  相似文献   

5.
《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M1·1221号文书残片的缀合是错误的,"习字"拟题也不确切,应分别定名为"习抄《论语·八佾第三》残片"、"习抄《论语·季氏第十六》残片"、"习抄《论语·八佾第三》、《里仁第四》残片"。M1·1225号文书残片亦应定名为"习抄《论语·颜渊第十二》残片",此残片与"习抄元版图像合璧君臣故事句解残页"出自一人之手,则其所录内容可据后者版式及《论语》相关文字复原。  相似文献   

6.
对前人研究《五方元音》入声的成果进行综述概括,结合《五方元音》本身的材料,运用入声韵与阴声韵合流叠置的方法,论证《五方元音》入声存在。  相似文献   

7.
《全唐诗·柳宗元卷》里诗题含"柳州"二字的有七首。将它们与《万首唐人绝句》《唐诗品汇》《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里所录诗比勘,发现异文若干。文章从名物制度、史地沿革、文字演变、声韵发展等方面,对异文处进行了深入考究。  相似文献   

8.
《增补汇音》声母方面保留了上古音系统的许多特色。阳声韵完整地保留了上古音[-m]、[-n]、[-η]的收尾系统。阴声韵只有“玑”、“葩’,两韵差异较大。入声韵出现了与阳声韵相配的入声和与阴声相配的入声两套。《增补》中出现大量阴入对转现象。《增补》将上古四声分为七音,上古许多入声字,在《增补》中属于上去或下上,这是与上古调类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选笺证》是清代一部重要的《选》学作。胡绍烘接受了乾、嘉时期的声韵训诂理论并将声韵训诂法推广运用于笺证之中,使《选笺证》于《选》学作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教授汤炳正先生《语言之起源》一书,最近由台湾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汤先生早年受业于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之门,攻治文字声韵之学。从三十年代以来,在《制言》,《论学》、《教育学文》、《中国语文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语言学论著多篇(部)。其语言学研究以对人类语言起源的考察为出发点,创立新说,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学理论体系。本书是其旧稿、新作  相似文献   

11.
声韵美是散文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散文的音义兼美、情文并茂的结晶,是散文的音律美、韵律美、神韵美的融合。《听听那冷雨》这篇抒情散文,是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下面就从《听听那冷雨》的音律美、韵律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韵》韵系与漳州方言韵系进行比较研究,笔者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些异同点。《广韵》共有206个韵类,142个韵母,其中阴声的40个,阳声的51个,入声韵5且个;而漳州方言则有韵母85个,其中阴声韵17个,鼻化的16个,阳声韵15个,入声韵37个,比《广韵》少了57个韵母。《广韵》各摄在漳州方言中有合并趋势。如假摄与果摄,遇摄与流摄,蟹摄与止摄,效摄与果摄,流摄与效摄,通摄与江摄、宕摄,梗摄与曾摄等等,不是在文读音上就是在白读音上有混淆的趋势。入声的字的文读音-P、-t、-k韵尾的界限分明,白读音喉塞韵尾为数较多,-P、-t、-k的界限完全混淆。  相似文献   

13.
敦煌佛经音义写卷述要张金泉佛教传入中国,于是有佛经音义之作。所谓“至于文字或难,偏旁有误,书籍之所不载,声韵之所未闻,或俗体无凭,或梵言存本,不有音义,诚难究诸”(见唐郎景审《一切经音义序》)。唐代佛经音义盛极一时。始初有玄应撰《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  相似文献   

14.
这本韵书的研究成果不多,而其中的入声问题研究更是不充分。本文在对《许氏说音》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其中的材料,并结合现代方言,深入的分析了《许氏说音》入声韵问题,結合《许氏说音》的內证和方言外证,得出《许氏说音》有五个入声韵部,十一个入声韵。  相似文献   

15.
一、《切韵》祭泰夬废四韵现行拟音质疑从韵尾的角度来看,《切韵》的韵部可以分成三大类,即阴声韵(不带辅音韵尾)、阳声韵(带有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带-p、-t、-k尾).《切韵》音系中没有平上声相承的去声韵只有祭泰夬废四个韵.这四个韵音韵学界一般认为属于不带任何辅音韵尾的阴声韵.现代各家音韵学者对这四韵的拟音可表列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切韵》祭泰夬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韵》祭泰夬废四韵现行拟音质疑从韵尾的角度来着,《切韵》的韵部可以分成三大类,即阴声韵(不带辅音韵尾)、阳声韵(带有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带-p、-t、-k尾)。《切韵》音系中没有平上声相承的去声韵只有祭泰夬废四个韵。这四个韵音韵学界一般认为属于不带任何辅音韵尾的阴声韵。现代各家音韵学者对这四韵的拟音可表列如下:  相似文献   

17.
韩愈的《师说》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奉为经典。“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脍炙人口的名言几乎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然而,树大招风,名高多谤,批评之声时有所闻;遗憾的是这些批评很少切中肯綮。有人认为,《师说》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那么,韩愈在《师说》的创作实践上是怎样作出表率的呢?一般评论家只看到他在形式上摒弃六朝以来不重内容、只讲求声韵、辞藻的骈文,而学习自由活泼、明快练达的先秦两汉散文,殊不知他刻意仿古复古还表现在修辞、用字上——黄侃述、黄焯编撰的《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相似文献   

18.
三十年代,杨树达曾发表过《古音对转疏》一文,就黄侃古音廿八部着重从阴声韵,入声韵跟阳声韵的对转进行疏证,至于阴声韵与入声韵的对转则不曾提及。古音入声配阴声、是清初音韵学家顾炎武首创的,后来得到王念孙、章太炎等人的拥护,随着古音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阴阳入互相对转之说已成定论,许多音韵学家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如王力在《上古汉语入声和阴声  相似文献   

19.
《兰亭集序》雅而不涩,浅而不俗。学生阅读时,文字障碍完全可借助课本注释疏通,语言声韵之美也可在朗读中逐渐领略。但文中蕴含的深厚的哲理思考、人生感悟,对高一学生来说,理解上可能会出现困难。本文就此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说文》的注音、谐声系统和反切研究等方面回顾世纪《说文》声韵研究的概况;又从《说文》同义词、同源词、同形词、复音词、方言词和颜色词等方面回顾20世纪《说文》词汇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