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日报孙友深同志寄来的这篇稿件,我们决定发表。他反映的情况和问题是个别的吗?肯定不是。凡改革,都有难。怎样正确看待和分析当前新闻改革的难?如何积极、慎重而又有效地推动新闻改革的发展?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新闻界的同行们思考。  相似文献   

2.
六月一日,我台在20点30分开办了《江苏快讯》节目。三个月来,听众反映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要开办这个节目?快讯能不能做到快、短、新?稿源如何解决?我们进行了初步回顾。一进入八十年代,新闻界的中心议题就是新闻如何改革?包括怎样提高新闻的时效和改进新闻文风等问题。在这方面,中央台和一些兄弟台带了头,为我们做出了好的样子。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跟上新闻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新闻改革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江苏快讯》的上马,就是我们尝试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费强 《新闻实践》2003,(12):17-19
新闻改革是近10多年来社会各界议论最多的热点问题之一,新闻业务改革又是新闻界在实践中最难把握但又难以回避的重大课题。难就难在我们对新闻业务改革的核心的实质认识是什么?根据党中央安排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部署,新闻业务改革究竟能有多大的空间?我们怎样在这个空间里把新闻业务改革这篇文章做好?从近几年新闻界在这方面实践和思考总结的情况看,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新闻规律、宣传规律、政治规律的科学内涵,从而积极地寻求三者和谐的统一。本文着重就新华社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作一阐述,举一反三,供新闻界同行们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闻改革向哪些方面深化和扩展呢?根据新闻体制和报纸宣传面临的新情况,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索。第一,对新闻改革的理论依据需要再认识,进一步肃清“左”的思想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依据,新闻改革也不能例外。新闻改革和报纸宣传要始终坚持以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新的报道领域,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捕捉改革大潮中的精彩瞬间,使新闻摄影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我们请一批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志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以便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1、您认为自己近几年在以摄影报道改革大潮中做了哪些比较成功的努力?有哪些比较好的作品? 2、您认为近几年新闻摄影报道改革大潮方面主要成绩何在?有什么新突破?还应在哪些方面努力? 3、您在从事这类报道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最苦恼的是什么?您认为新闻摄影在这方面的优势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办法在哪里?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4、您认为近几年来反映改革大潮的成功照片有哪些(请举出四五幅作品即可)?  相似文献   

6.
现在,全国各条战线都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新闻工作者应当怎样提高自身的素质呢?这是新闻改革中需要认真研究的。我们的新闻队伍经过党的长期的培养和教育,经过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实践的检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进行新闻改革。怎样使这一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新华社近来连续召开探讨新闻改革的座谈会,新华社社长穆青在会上提出,新闻改革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新闻报道要及时地、正确地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我们的报道更加接近群众,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经常对话的一条渠道。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新闻报道要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新闻工作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新闻报道一方面要宣传党的路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周末版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记协还于今年二月邀请首都新闻界专门举行了一次研讨会。“周末版现象”对于推动新闻改革意义何在?它能给我们以什么启示,促使我们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它将会怎样发展?应注意避免什么问题?……本刊特组织《周末版笔谈》,延请各方同仁畅抒己见,交流经验,推动新闻改革的深入、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多重功能和优势使新闻通过网络传播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普及起来,相应地对网络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面对网络新媒体的人才需求,福建省的各大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是否能满足各大网络媒体的招聘要求呢?如果不能满足,我们是否要对现行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呢?如果要改革的话,又该树立何种培养目标以进行改革?以上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改革之舟是1979年启动的,至今已整整15个年头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新闻改革?如何评价这些年新闻改革的功过是非?怎样规划走向市场过程中的改革并把这个改革不断地推向深入?这就不能不讨论新闻改革价值取向坐标的确立及其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中全会以来,文汇报进行新闻改革。抓了四个问题。一,什么是新闻?新闻的本源是什么?这是针对“四害”横行时新闻的“假、大、空、长、套”提出来的。二,新闻要不要有“共同兴趣”?解决这个问题,是为了使记者从读者普遍关心的事物中开拓新闻题材。三,如何正确理解新闻的指导性?主要从报纸的任务和新闻的社会职能两个方面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使记者认识新闻的指导作用是通过事实来吸引,感染读者的。四,新闻如何做到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努力。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的政治工作报告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两个字“改革”。可以想见,在十四大之后,全国将掀起更加高涨的改革热潮。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十四大政治工作报告,首先和自然而然地想到的是新闻界自身的改革问题。这几年,新闻工作为改革鸣锣开道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我们自身的改革搞得怎么样呢?用一句话讲,这里仍然是宁静的港湾。在这港湾中只有大潮送来的涟漪。只有大船航行激起的波纹。是不是新闻单位无需改革没啥可改了呢?绝对不是的。我们知道,现在新闻单位的机构设置、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闻改革改什么?怎样改?这是一个时期以来大家议论得相当多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是新闻工作实践中正在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我认为,新闻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是我们国家全面改革的系统工程中一个组成部分,它和经济改革特别是政治改革有着密切不可分离的关系,它必然会随着整个经济改革特别是政  相似文献   

14.
一在教学中,有人提问:现行的新闻体制会不会影响舆论监督作用?这是当前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深化新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新闻改革正在深入,出现了新情况,展示了好势头,为我们的探讨提供了可能。“体制”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设制和管理权限的划分和规定。新闻体制正是新闻单位管理权限的一种格局。不同的新闻体制要受不同经济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闻改革是一个大题目,从哪里入手?我们编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把提倡写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在报上开展短新闻竞赛。我们所以把提倡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一是扩大短新闻竞赛的成果。我们的报纸从1979年4月开始,在一版举办了《今日快讯》专栏,每天发表“短、快、新、活”的消息十  相似文献   

16.
新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是读者。我们体会到,在新闻改革中首先要树立读者第一的观念。有读者观念,新闻的其它方面的改革如写短、写活、服务性、可读性,也会相应地进行配套改革。1984年初,我们明确提出了“保持短活特色,认真研究读者,加重报道分量,逐步创出风格”的新闻改革目标。近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应是相偕共振的两翼,文字、摄影并重也是本刊的宗旨之一。改革的现实需要改革的新闻,新闻摄影如何更真实、自然、生动地纪录、反映现实?中国新闻摄影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优势?发展趋势如何?怎样适应世界新闻摄影的潮流?它需要摄影记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月6日,20余名首都中青年摄影记者聚集在《中国记者》编辑部,切磋思想、交流看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到底能否等同于“商品”,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分辨清楚,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闻的本质属性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正确把握新闻宣传与新闻改革的方向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当然不能仅从人类的新闻事业发展的一般历史事实出发,简单地归结为  相似文献   

19.
新闻改革是一个大题目,从哪里入手?我们编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把提倡写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在报上开展短新闻竞赛。我们所以把提倡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一是扩大短新闻竞赛的成果。我们的报纸从1979年4月开始,在一版举办了《今日快讯》专栏,每天发表“短、快、新、活”的消息十条左右。读者反映,这个专栏象打开的  相似文献   

20.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要深入,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化,这是当前全党工作的两个要点,也是新闻工作中要紧紧掌握的两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新闻工作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同时,必须坚持改革,加快改革,并通过改革使新闻报道在舆论阵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推进了新闻改革,还是迟滞了新闻改革?两者之间是相互排斥的,还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对此,新闻界的许多同志是明确的。几个月的事实证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为我们的新闻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