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在众人的翘首企盼中终于出台了。与2003年的考试说明相比,在考试范围及内容上各科都有不小的变化。2004年高考政治的考试范围及内容的变化如下:第一部分:经济常识变化一在商品和商品经济栏目中,增加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一知识点。我们在复习时应注意: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两种经济现象对比复习比较好一些,从而让学生对二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尤其要结合目前形势,讲清通货紧缩的利弊以及我国政府治理的政策措施。(1)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不同点:①含义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需要的数量,从而…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学的比较法,就是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性中寻找规律性,从不同点中寻找特殊性,以避免混淆,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 ,“历史是不会重演的”,“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说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既相似而又不同。这就需要运用比较法 ,即通过比较找出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之处和差异之点 ,使学生既能区别历史现象之间特征 ,又能掌握他们的共同本质 ,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现象看得更明显、更深刻 ,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一、纵向比较 ,即对各种历史现象作时间系列上的比较1.把发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性质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历史事件综合比较 ,找出其内在联系或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 :在讲授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 ,抓住这条线索的各…  相似文献   

4.
1.试题特征 第一,突出了能力 试题突出了对《考试说明》中能力的考查。1994年考试说明“能力要求”增加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这一层含义,今年高考试题中就有突出体现如第41、42、43三道问答题  相似文献   

5.
比较问答题是指命题者为达到一定的测试目的,将某一历史现象的不同阶段或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历史现象、历史结论、人物、图画等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要求考生从特定角度去思考、分析、对比,最后得到某种认识、启示、或结论的一类试题(暂称其为历史比较问答题)。这是针对历史科考试说明“历史阐释”部分中的相关内容设计的,1999年的43题便是一个典型。比较问答题在历史高考试题中的地位如何,我们无防先看看它在历年历史考卷问答题中的数量统计。年份7879808182838485868788题量01011121112分值…  相似文献   

6.
48题: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 此题的题干由两部分组成,层次是明显的,1.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2.据此比较1789年和二月革命不同点。从问答题的类型看,属于分析比较题。第一部分的提示语“说明”,要求“说明”的是“主要变化”,脱离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对比,也就无从说明这种变化。所以此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比较和评论能力。能力要求6:“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能力要求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提问,要求回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的比较法,就是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性中寻找规律性,从不同点中寻找特殊性,以避免混淆,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的比较法,就是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性中寻找规律性,从不同点中寻找特殊性,以避免混淆,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速我国工商管理硕士( MBA) 工作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办于1997年在经贸委系统内开展在职人员攻读 MBA 学位的试点工作,其招生入学考试称“GRK”。面对着教育部学生司的 MBA“联考”和学位办的“GRK”考试,从有关主管部门到有关 MBA 研究生招生单位都在寻找这样的一个途径:有没有可能使这两种性质基本相同的考试“合二而一”? 本文分析了这两种考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论述了实行联合考试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实现联合考试、联合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助于学生从纷云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差异点,从而准确地掌握地理概念。例如,在《地壳运动》一节中讲到“背斜”和“向斜”这两个概念时,学生易混淆,不易掌握。若将这两个概念比较一下,指山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就容易区别,并掌握这两个概念了。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师、尤其是高三文科毕业班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会经常地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纵向的或横向的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达到揭示其本质的目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比较归纳法”。这种方法之所以被广泛运用,主要是由它所独具的重要性决...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目前文科综合考试历史试题的主观题突出地表现为组合型材料解析题。在其众多的设问中,常常有"结合所学知识"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简述、说明等)……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类。学生对这类试题往往感到困难,得分不高。对此,我们应就其具体的操作性作些有益的探讨。一、认识试题的特点1.从考查的知识内容看:往往选择某一进行中或终结时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典章制度、思想观念等),然后要求对其作历史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是高考的命题依据,也是一线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准绳。就历史学科而言,我们不仅要重视“考试说明”中关于“考试范围”的内容罗列与文字表述,更要重视其关于“考核目...  相似文献   

14.
考试的传说 传说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有一些现象是很难联系到一起去的,比如“伟大”和“考试”。但是,这些现象一旦碰撞在一起,那就一定不同凡响,甚至是绝响,又如“伟大”和“考试”。这个伟大的考试就是我国历史上禹舜继位的故事。相传,尧在位七十载,欲得人继位,“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尧先将两个女儿嫁舜为妻,以观齐家,后又为舜配  相似文献   

15.
顾正飞 《学语文》2003,(5):23-23,22
高考《考试说明》中的示例题 ,都是往年的高考题 ,作为高考题型的“模板” ,其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导向性等功能向来为人们重视。认真研究这些题型 ,无疑将提高语文复习工作的针对性 ,收事半功倍之效。《考试说明》中的示例题 ,差不多每年都有删、换 ,但如果我们把历年的《考试说明》作一比较 ,就会发现 ,有些示例题似乎享受着“终身制” ,从其问世至今 ,一直就被作为示例题收在《考试说明》中。以下两例 ,就属这样的情况 :一、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 :①不变更原意 ;②人物、人称表述准确 ;③…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新修订的1995年高考《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三)、历史阐释”部分第二条指出:“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一条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历史分析方法是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七月接到了《河北自学考试》杂志编辑部转来的唐山考生许瑞勤的一封信。概括起来,信中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认为自己所学“教材”与试题内容不太一致;一是认为“修辞是一门比较模糊的学科,很多方面都没有定论”。这封信所反映的问题有一定代表性,现根据笔者的理解答复如下,供有关方面和有关同志参考。不当之处,还望专家和读者赐教。关于第一个问题,笔者早在1988年就在《河北自学考试》上做过说明。①当时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谈的就是“怎样处理考试大纲和参考书之间的关系问题”。请注意:由于历史原因,汉语修辞学这门课只…  相似文献   

18.
“青史凭谁定是非?”中学历史教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一定的能力要求。1995年由国家教委颁发的历史科的《考试说明》中,要求“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刘芃说这项能力要求“带有明显的学科思维特点”,“最能体现历史感,它是历史的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点,带有较强的情感意识和情景意识,是走向辩证思维的唯一阶梯。”“抓住这一能力目标至关重要”。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世界近代史上,在论及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的规定时,教材认为这是违反《人权宣言》中“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规定,但仅凭该点来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是远远不够的,任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比较类型题就是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物进行比较,一般的是要求比较各种历史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下列原则和程序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人为目的的相同和不同.(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主要过程)、特点、特征(表现形式)、性质、实质、主要领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