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通信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职宽带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目标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指明高职院校应该依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符合ICT职业岗位的宽带通信技术专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技术及相关产业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物联网专业人才缺口逐年加大,国家大力支持智能产业发展,唐山市物联网相关企业增多,急需解决技能人才总量不足、高技能人才规模偏小等问题。我院于2019年获批唐山市物联网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为期三年,建设基础扎实,成果丰硕。结合唐山市物联网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成果,提出了培训基地建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3.
徐健 《江苏教育》2013,(20):26-28
构建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是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该项目从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出发,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实施。就目前南通市中高职"3+2"分段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的试点情况来看,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试点正处于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创业、创新、创优:职业教育的新视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性与技能、行动与知晓、经验与反思、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项目课程教学、顶岗实习活动和学校文化建设是达成三创目标的重要路径;要按照三创目标,对现行的人才选拔、师生关系、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制度加以变革。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对接产生新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对接从"双主体"向"多主体"转变、供需对接结构从"线性关系"向"复杂关系"转变、供需对接方式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变等新形势,都要求加速构建智慧化的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基于生态、共享和协调理念,构建职业教育智慧化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包含数据资源、技术处理和对接服务三个层次模块,并通过区域产业、岗位需求、人才供给、供需关联、供需调控和供需监控等六个数据库,以及数据聚合、语义引擎、智能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等四项关键技术,为职业教育人才供需对接提供供需匹配、供需分析、供需调节和供需管理等四项服务。职业教育智慧化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的建设与推进应优化共建共享机制,健全供求趋势发布制度,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坚持需求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培养产业和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与一流企业和行业共建产业学院,并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双主体、深融合"的产业学院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福建省"一带一路"核心区、福建制造2025、"互联网+"等项目的持续深入开展,产业实现升级转型,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现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急需寻求一种与福建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福建版"二元制"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坚持需求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培养产业和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与一流企业和行业共建产业学院,并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双主体、深融合"的产业学院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全域旅游背景下产业与市场发展需求,晋城市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急需创新与改革。在优化供给侧结构、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和跨行业"泛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还需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全域旅游建设,提升全民旅游素养。同时,应借力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共同为晋城市旅游产业带动"全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为实现昌吉州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3年,新疆自治区昌吉州党委把加快推进自治州"三化"建设进程,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长远之策。为此,自治州教育行业,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如何为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实现"三个率先"和建成自治区职业教育先行区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发挥基础作用,是摆在职教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培训学院经过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11.
正‘集团简介'广东三向顺应职业教育政策、满足技能培训需求,于2013年开始将企业定位再次升级转型,从过去的"职业教育实训设备供应商"转型并定位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商"。紧紧围绕着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基础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情景化教学资源、实训装备教学资源、师资培训教学资源"为核心目标,全面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建设和高技能基地建设。竭诚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12.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1954年建校,迄今已有59年的历史。1999年7月,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7万多名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学院是国家35个"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联合批准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北京市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  相似文献   

13.
专门职业大学是以培养产业急需的专业性职业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专门职业大学深刻认识到师资力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教师的能力素质予以高度关注,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相关机构开展合作,力图通过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完善教师研修制度与考核评价体系等举措打造出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专门职业大学是在遵循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建设师资队伍的,其经验对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现状,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必须按照更高标准建设师资队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是教育和经济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其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市场,服务于经济。对于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落后的百色市,在大力发展铝循环经济,加快"千亿铝产业"建设中需要更多各种人才,建立结构合理、规模适当、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李大卫、于海洋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0期中撰文,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着眼天津滨海新区紧缺高技能人才,结合新专业组群建设和原有专业组群完善,探索并实践了对接产业发展的"服务-累积-孕育-优化"专业群建设新模式,助推滨海新区重大项目建设的创新实践。专业群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向滨海新区输送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主要存在五种变化、四种表述方式和三个问题。五种变化,即经历了由培养"技术员、管理人员、技工"、"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转变;四种表述方式:类型说、岗位说、特征说和综合说;三个问题:目标内涵不清晰、目标变动太频繁和目标分类不明确。建议国家政策层面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既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能彰显教育的永恒价值,同时构建目标分类体系,保持培养目标的相对稳定性,提高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公共实训基地是面向社会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培训和为企业服务的平台,探索实训基地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保证基地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以连云港高技能人才药物制剂公共实训基地为例,从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和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阐述基地做法。实训基地现已实现"对内是实训教学中心,对外是公共实训基地"、"政校合作、双方共赢"的良性运转,为探索高职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时代,贵州职业教育需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发展的基础、格局和趋势,找准贵州职业教育定位;优化办学格局,加强实训教学,强化校企合作,提高贵州职业教育人才质量;从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人力开发、服务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发力,提升贵州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扎实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为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9.
集成电路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按照集成电路摩尔定律"每18个月翻一番"的技术更新速度,高校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严重落后于产业技术发展速度,致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行业的需求.基于集成电路专业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提出"一个目标、两个主体、四个抓手"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20.
乡村产业振兴对职业教育提出人才、技术、治理等多元化需求.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区域布局、专业布局、就业导向困境,文章提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校镇合作"模式、"乡村学徒制"模式、"农业众创空间"模式,进而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支持策略,以此提升职业教育为农服务能力,最终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