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切成功的文学形象都似佛斯特所说的“圆形人物。”他们的性格都不是平面的,仅靠“一个角度”刻划来完成的。没有多视角的艺术刻划,就难以塑造出丰满深邃、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从总体上说,《红楼梦》是采取外视角叙述方式,作者以叙事人身份出现进行表叙的。但是,在个体形象塑造中,又常常在外视角统摄、融贯下,采取内视角为主的方式,即以书中人物的眼光缕形刻神,透视人生。在采取内视角叙述方式中,又常常以所刻划人物自  相似文献   

2.
在表演教学中,我们会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表演教师喜欢让表演的学生选择和他的气质、性格相近的角色来表演,这样可以不怎么费力气就可以塑造一个观众认可的形象。其实这是我们教学中的误点。我主张表演教学要注重学生掌握各类人物的性格特征,熟悉各种人物的生活,再现各种人物能力。这就要研究"人物形象性格化"教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出高技能、技巧的演员。  相似文献   

3.
感受的敏锐、丰富、独特是一个文学家的才能和第一特征,这已是众所公认的。它规定了艺术感受的品质,使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区分一个木材商人、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个艺术家对一株松树的不同感受。由此,我们便可以接受这样一个判断:一切生活现象只有变成文学家的心理现象才有可能变成文学现象。蝉是一种昆虫,是大树的敌人。然而在诗人的眼中笔下它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唐代有咏蝉三绝: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通过塑丰富多彩的具体的文学人物,以追求美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意欲,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德感情和道德生活总是文学反应现实生活的永恒不变的主题,而文学家总是按一定的审美理想去干预生活,道德理想就是审美价值标准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与伦理可以合而为一,实际上,二者在反映社会现实的目的与对美,善的追求上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5.
文学家对于自己笔下的人物总有一定的寄托,通过人物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甚至有时作者不仅是在塑造人物,同时也在塑造自己,以至作品中的人物有时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这种双向反映创造出来的形象,就是有机地融合了主客体,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艺术典型。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探讨、把握迅作的主题。《长恨歌》中的杨玉环是作者精心塑造,着墨最多的一个人物,我们不妨从对杨玉环形象的分析,从这一艺术形象的客观效果上来看《长恨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一部成功的作品,主要是它深刻地反映了生活。这是从内容上来观照的。但从审美上看,实际上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作家探寻生活的审美视角。因为主体的创造性、艺术的深刻性是与创作主体审美视角的独特性紧密相关的。因此,我们在探讨作家的创作时,必须研究作家的审美视角。成功的戏剧取决于成功的人物塑造。韦尔特说:"人物是一切好戏的根源。"曹禺的剧作也正是以血肉丰满、神情毕肖的人物刻画而获得巨大成功的。然而,曹禺笔下成功的人物塑造首先还是因为他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审美视角。所以,准确地说,曹禺戏剧的成功,是得益于他塑造人物时所选取的独特的审美视角.因此,我们在探讨曹禺笔下的奴仆形象时,还必须涉及他所选择的独特的审美视角.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艺术表达的空白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特殊现象,指作品中没被文学家采用却可以用来塑造同一文学形象的各种生活场景和艺术手法,即生活场景表达的空白和艺术手法表达的空白。但它又不同于艺术手法中的空白艺术或艺术空白。空白艺术是文学创作时以虚写实、以虚衬实的技法;艺术空白则是运用这种手法而创作成的作品中的一个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的人物画廊里,共产党人的形象,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从多方位、多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一时期的生活。研究这一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从“反封建”、“开拓者”、“普通人”、“人民公仆”这四个侧面来谈谈对这些形象的认识,就教于识者。  相似文献   

9.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审美教育都必须以形象来感人.因此,语文课的教学必须突出文学形象。这些形象常常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富有强大的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美学价值。所以语文美育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形象,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思想为指导,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化形象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他们的美好人格,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文学中伴生对偶人物是常见的,他们以其独特的神采丰富着文学人物的画廊。本文通过对伴生对偶形象的分类,分析其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展现了随着时代、民族艺术心理等方面的异同所呈现出不同的外在形象,指出他们所具有的典型的神话原型特征,发掘其心理和哲学内蕴,从而探求它在文学发展中特有的艺术规律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音乐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西晋的嵇康、唐代的王维、宋代的柳永、清代的曹雪芹……他们不仅是诗文高手,同时也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音乐绝不是仅供人们消遣的一门艺术,唯有走近音乐,我们才会真正领悟那深厚积淀下的博大与深邃。健康的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也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文学家常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为自己构筑精神家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霍夫曼的艺术童话兼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显示出了独特的童话艺术。从其主要童话角色"艺术家"的现实性与浪漫性和复杂的童话叙述原则可以发现霍夫曼独特的童话艺术观: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基础上赋予童话生活的真实。霍夫曼选择就在我们近旁的这类艺术家作为主要形象,对他们进行精确、复调的叙述,使童话作品具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和现实性,凸显了文学转型期的一种过渡性和广博性。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通过塑造丰富多彩的具体的文学人物,以追求美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意欲、需求、效益、功利,具有顽强的执拗的征服精神,文学中对“美”的评价内含着对伦理价值中“善”的判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德感情和道德生活总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永恒不变的主题,而文学家总是按一定的审美理想去干预生活,道德理想就是审美价值标准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与伦理可以合而为上,实际上,二者在反映社会现实的目的与对美、善的追求上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34-139
作家审察生活的方式包括艺术视角和分析生活的方法两个方面,从"五四"新文学开始,历经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工农兵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有着多次不同艺术视角和分析生活方法的转换,但除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之外,最重要的是从阶级视角向文化视角,以及从理论性、模式化的阶级分析方法到文化化的阶级分析方法的转换,这是文学的文化性本质的回归。社会视角,生活视角,阶级视角都可以产生好的作品,但是,最为深邃的还是文化视角;社会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都可以作为作家分析生活的方法,但是文化分析方法,则是最为深刻的分析方法。在阶级分析方法之中,文化化的阶级分析方法是最具有穿透力的。作家对审察生活的方式的选择,当然最后由作家个人所决定,但在选择的过程中,尚有重要的时代与社会的因由。  相似文献   

15.
说到立传,我们自然会想到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然而冯骥才却以文化的视角,审视世俗社会,选取市井里巷中的奇人高手,通过他们行事言语中高于常人的俗事,塑造凡夫俗子中奇人形象,揭示他们的大本领大智慧。阅读本文,要在把握人物形象、明确塑造人物技法的同时,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欣赏,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相似文献   

16.
散文的形象     
文学作品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借助一定的语言,描绘生动具体富有意蕴的艺术图画,即通过赏心悦目的美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拨动读者的美感情弦,激发人们的爱憎感与善恶感,通过审美评价与美感的取舍来谐调人的社会关系。照理说,不同体裁的文学,其形象的特点和营构方法应该而且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但是,正如秦似同志最近指出的那样,“现在在一些人中一说到形象,就等于人物形象。好象文学的形象、形象性,只有塑造人物可配得上这样的称呼。”按照这种狭隘的偏见,那不以塑造人物为宗旨,而侧重表情达意的现代意义的散文,就只好被摒弃在文学大门之外了。“幸好的是,形象也好,形象思维也好,似乎都不能这样理解。”那么,散文的形象究竟有何特征,在散文中怎样创造形象呢?为了开拓散文创作的新局面,有必要对此做进一步的探讨。 按文章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差异,散文一般可以分为写人的,议论的,叙事的,写景状物的。不管那一种,既然隶属文学世家,都得以形象与读者晤面,从而构成散文特有的人象、物象和景象。具体说,写人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具有片断性和自我性。叙事性最强的小说、戏剧,大都通过有头有尾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些人物各各有  相似文献   

17.
对人物正面的脸相、表情、身姿、装束、动作作精细描绘,是文学艺术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的常见手法,它可以使形象清晰、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使形象栩栩如生地站立在你面前。然而,还有一种突破常规的笔法,那就是通过人物背部的描写来塑造形象,传递思想感情。这种“如遥远而非逼视”(钱钟书《管椎篇》)的取象方法是一种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传神写照的艺术,它可以加强形象的魅惑力、感染  相似文献   

18.
<正>关于画家:约翰·麦基(John McKie)是一位居住在英格兰北部的艺术家。他常在随手捡来的包装纸或纸板材料上,画稀奇古怪的人物和动物线描画。他画中的形象夸张和扭曲,常用黑色和群青色调表现,人物或动物身上常用疏密有序的线条装饰,作品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古怪有趣世界。他的艺术被归为童真艺术,童真艺术是用孩童般的创作技法和视角,缺乏透视和传统造型技术进行创作,天真艺术因其童稚的朴素和坦率而得到认可。麦基的作品充满了幽默和温情,他常常通过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情绪,同时也启示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的作品曾在伦敦、柏林和哥本哈根展出,散发出民间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以文运事,用文学之笔塑造历史人物成为典型形象,从而创造了中国传记文学,因此,司马迁又是一位文学家。司马迁是创立中国文学理论的先驱者,语言巨匠,散文大家,他所写的史传人物是实录而不是虚构,但他做到了史笔与文笔的交融,对史传人物生活细节的遥情想象,高于生活,仿佛虚构,而合于实录之度,因此《史记》人物不是小说人物。  相似文献   

20.
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本文将从思想内容、艺术表现、形象暗示、词汇搭配等多方面对其作品展开分析,来揭示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