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及其教育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领域。然而,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道德失范问题尤为突出。面对这种两难境地,教育者应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导致大学生在网络游戏、网络论坛、网络语言、网络交友等方面出现道德失范现象,这种失范现象主要由大学生自身、学校道德教育、网络环境等方面原因引起。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应在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学校教育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键盘下的道德失范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阐明了网络道德的本质,立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成因,进而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原因作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通常存在盲目崇拜、用语低俗、沉溺游戏、诚信缺失、侵犯版权等道德失范现象,这主要是由大学生自身特性、网络社会特性、虚拟与现实的道德背离、网络法律缺乏、网络伦理教育缺位等原因造成的。为避免此类网络失范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开展校内外文化活动,建立网络技术监督机制,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原因作了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主要渠道,大学生作为网络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其网络素养的高低成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中之重。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8.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学科分类:德育课题在文化哲学的语境中,诠释了道德人格的文化生成及其文化本质。从研究我国高校面临的道德教育困境出发,论证了大学生群体道德人格的特殊性,并且进一步剖析文化经济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文化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探索大学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当代大学生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出现。基于此,提出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与特点,对网络道德失范大学生实施网络心理教育的构想与尝试,以促使其尽快完善健康、健全的网络社会人格。  相似文献   

10.
阙愚  张启钱 《文教资料》2011,(9):230-231
据国内不同研究表明,我国目前至少有440万网络成瘾青少年,其中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严重,网络成瘾的"发病率"在6%—14%,并呈逐年上升之势,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根据学生工作现实经验和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案例调查分析入手,主要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及干预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析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末,计算机网络在全球迅猛的发展,已成为了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群之一,互联网已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学习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们正充分享受着互联网所带给他们的便利:实时快捷的通讯,不远千里一样可以完成面对面的实时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关注民生、了解社会;数不尽的共享资料,大大开扩了视野;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但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尤其是引起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近些年来却频频被爆出网络伦理失范的问题,这种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行为既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逐渐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既在于自我的道德自律意识不强,也离不开外界不良风气的干扰。本研究将借助伦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和失范原因展开系统分析,致力于找出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所有基本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秩序。正视大学生当前的价值取向,加强其人文素质教育、性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其心理发展并未完全成熟,缺乏社会经验,自控力也相对有限。在步入网络这个相对自由、开放、虚拟的空间后,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放纵自己,出现了网络失范和网络犯罪行为。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否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地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探讨抑制或减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有效对策,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社会环境中出现个人言行、社交、学术、消费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深刻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原则,为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方面提供好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内容.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已较为常见,严重损害大学生身心健康,扭曲大学生人格发展,弱化大学生德育教育,而且影响校园稳定和社会秩序.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树立健康的上网理念,构建有益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信息的推进,互联网在为大学生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道德迷失、污染信息、散播病毒、网络犯罪等诸多道德失范,这需要引起高校教育者的充分重视,认真分析根源,积极寻找对策,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促进高校网络健康文明发展,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9.
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是当今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入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设置了指标权重.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用于测评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进行预测和评价,为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提供依据,具有积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网络科技时代,因特网在为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道德缺失、信息污染、病毒传播、网上诈骗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这必须引起大学德育工作者的重视,认真剖析根源,积极寻找对策,探索教育新模式,以促进校园网健康稳定发展,构建新时期和谐高校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