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通常会把媒体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指的是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杂志)、户外广告等媒体形式。而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  相似文献   

2.
陈建功 《传媒》2010,(12):16-17
所谓媒体,就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或平台.从这个角度,手机怎么也和媒体沾不上边,因为媒体是面向公众的,而手机是通汛工具,私密性是它的第一特点.那么手机是怎么样成为媒体,甚至成为超越所有传统媒体的"智能媒体"的呢?  相似文献   

3.
核心阅读:面对新媒体的强势挑战,传统媒体如何才能开创更具特色的生存空间?本文的观点是:传统媒体在吸收、补充了新媒体的新技术、新观念后,将以良好的心态和准确的把握来确立自己的努力目标和开拓自身的媒体特性,从而强化而不是消减传统媒体的特性和功能。而新媒体尽管融合了传统媒体的种种功能,但它仍无法融入传统媒体的文化精神、接受习惯及特色领域。因此,新旧媒体将更多地出现分而不是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13,(15):47-48
记者:从传统媒体到全媒体,再到智慧媒体,您怎么理解这样的发展趋势?朱建波: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融合互通,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帐号,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同时媒体大胆尝试机构改革和流程再造,从"物理变化"趋向"化学变化",构建了适应全媒体需要的产品体系和传播平台,因此可以说媒体已经共同进入了一个全媒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媒体、新技术的改变和影响下,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被稀释和挤占,广播等传统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受到了挑战。社会舆论的发起已经从传统媒体分散到了网络媒体,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借助互联网技术,从传统媒体延伸到了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广播媒体必须认清形势,与时俱进,遵循传播规律,创新传播理念,坚守和壮大新闻宣传主阵地,在多元开放的新传播格局中办更加专业的新闻广播。多元化是网络时代舆论的基本特征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近年来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固有  相似文献   

6.
沈勇 《新闻前哨》2013,(6):100-101
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传媒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它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引领着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本身是传播手段很快很便捷的媒介,而新媒体的出现,给广播电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媒体经历了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和智媒体三个发展阶段,对传统媒体传播格局带来了颠覆性影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传播格局已然形成,互联网生态系统在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如何通过媒体融合,升维为主流互联网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讲话,为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顶层设计。传播新格局已经形成互联网已经成为主导舆论场。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信息海量、方便快捷、用户体验更好,用户开始快速转移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8.
刘旦 《青年记者》2010,(16):14-16
在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传播广度、速度日益加宽加快的当下,传统媒体如何以从容自信的紧迫感来应对这一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是摆在每一个有责任感、具前瞻性的“新闻人”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本文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旨在抛砖引玉,求教于业内同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多种纷繁的媒体形式逐渐出现,信息传播方式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传统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已不再适用于社交媒体时代,品牌想要在新的时代中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必须迎合时代而作出改变。本文通过对历史上品牌传播策略的梳理,以及新时代特征的分析,总结出新的品牌传播策略模型,从品牌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出发,概括并剖析了品牌传播的多种模式,提炼出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电视媒体很快就从新兴媒体跻身为"传统媒体"行列,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同样是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和平面媒体一样,既有其"传统"的貌似过气的一面,但更多的其实还有其能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传统优势"。首先我们应该看到,通过长达30年的培养,广大受众对于广播电视媒体传播渠道的依赖性仍然存在,这既是其便捷的传播方式形成了强大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广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规模和功能的不断发展,移动媒体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广告媒体。由于传统媒体在广告经济中的角色长期以来一成不变,在推行整合营销传播的今天,迫切需要新媒体加入以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探讨的是能否把移动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广告结合起来互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李瑞  李文晋 《新闻前哨》2014,(10):39-40
面临着网络电视、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视频新媒体的挑战,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栏目,应顺应大趋势,利用新的传播平台,不断探索和开发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新的合作途径.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自身的优势,赢得多元化的发展机遇。一、新形势下电视媒体面临的挑战新的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不断涌现,使得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习惯正在发生改变。这种传播生态的变化,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不觉中,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运用把人类社会带入了所谓的全媒体时代。虽然学界对"全媒体"尚无明确、清晰的定义,但相信受众都已经感受到了当下传播内容的花样翻新和传播媒介的爆炸式增长。就在人们享受着信息大餐,甚至对各种信息应接不暇的时候,传媒业界却上演着近乎生死存亡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既存在于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4.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形媒体集团,以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当前,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尚无现成的、可资借鉴的"路线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有哪些已然明确、可避免重复探索的领域?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加以解析。强化一种思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站在媒体人的角度看,就是在网络和数字技术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茜 《新闻记者》2005,(5):44-46
所谓网络媒体,从广义上说通常就指互联网,从狭义上说是指基于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站。具有新闻信息传播功能的各种网站.包括传统媒体网站、各类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门户网站等在内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同样是进行发布新闻工作的专业机构,同样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媒体的运作平台互联网所具备的新的技术特性.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传媒监督功能的新特点.而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迅速增加.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也开始真正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6.
在移动互联网成为内容传播的主要平台、媒体融合不断深入的今天,传媒业是否能依然坚定地高举"内容为王"的旗帜?内容、渠道和技术孰轻孰重?这些问题并非个案思考,而是整个行业内部争论的核心话题,特别是在转型之初,传媒机构内部形成多种不同意见,在无谓的争论中可能错失媒体转型的最佳时机。长兴传媒集团在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很大相同的一个特征就是其言论空间的空前扩大。众多网民使用互联网的自由性同样体现在通过网络传播言论信息的自由性。网络言论信息传播经历了从单纯转发传统媒体的言论信息到原创性地登载签约评论、特约评论和网友来稿,从借鉴传统媒体的言论传播到适应新的传播特点而日趋个性化的快速发展过程,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需要确立网络言论信息传播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8.
李炜娜 《今传媒》2013,(4):29-30
在这个以个人为信息传播中心、具有高度信息参与性和交互主体性的信息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其呈现出的媒体发布信息、引导舆论、以及事件的推进、真相的探究等方面信息传播新秩序,前所未有地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模式。本文以微博为重点研究对象,从自媒体信息传播建构、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舆论模式、自媒体信息传播的角色扮演等方面加以分析,同时形成了在此基础之上的全新思考,以此来探析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不断将传统媒体推向险境。技术洪流改变了媒体形态,让人类的信息消费不再依赖大众传媒。传统媒体以内容换销量,再以销量换广告的经营模式似已走到尽头。于是,"内容为王"的法则被质疑,而一时找不到新的赢利模式又令传统媒体的转型面临困境。真是技术把传统媒体推向了绝路吗?实质不然。新媒体技术只是把人类潜在的对于信息传播的真实需求最大程度激发了,并赋予其梦想成真的可能。比如对于某些敏感事件,人们渴望知晓的内容在传统媒体上难以获得或者  相似文献   

20.
朱春阳 《新闻记者》2007,45(11):97-100
当新媒体遇到传统媒体,人们惊呼,传统媒体的末日就要来了,尤其是2005年“报业寒冬论”似乎进一步验证了新传播技术对传统媒体势力版图的侵蚀。但是,新媒体优于传统媒体仅仅是新的传播技术吗?如果仅就技术而言,新媒体的确比传统媒体更适合处于快节奏、超大信息量时代的现代人类。但是如何解释.也还是技术的鬼魅。在2000年导致了纳斯达克股市近乎崩盘的噩梦?是什么力量让那个投资者人见人怕的新媒体在历经五六年的风浪后成为人见人爱,深受风险投资追捧的新媒体呢?仅仅归因于技术的回答显然是表面化的,尤其是在当代中国这一不成熟的传媒产业市场上,问题所展示的内在冲突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