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父母在与子女互动时常会出现因电子设备而分散注意的低头行为。父母低头行为是影响儿童发展、破坏亲子关系的危险因素。为了明晰学前儿童家庭中父母低头行为的危害,考察父母行为与儿童个体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对618名学前儿童的父母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的联系及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父母低头行为能够负向预测亲子关系,学前儿童情绪不稳和外化问题行为在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减少父母的低头行为、提升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萍 《重庆师专学报》2010,(1):134-136,156
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便为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文章从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儿童行为对亲子关系影响的研究、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之间的双向作用的研究等方面对有关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对我国本土化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般的观点是,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亲社会性的发展。而消极、冷漠和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进儿童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亲子沟通作为实现良好亲子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在理解与青少年个体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时。研究者们大多考虑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家庭、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董妍 《中国德育》2009,(11):90-90
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是家庭与儿童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行为遗传学领域的资料显示,个体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基因对亲子关系的影响逐渐增强。遗传因素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攻击行为、退缩行为、亲社会行为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对家庭环境的测量也显示出遗传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是从家庭开始的,在诸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家庭环境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是指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亲社会性的发展,反之,消极、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使了儿童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其社会适应困境的表现,家庭在这一困境中成了矛盾的焦点,进而成为引发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直接原因,即父母榜样作用、亲子关系亲密度和儿童反抗严厉管教。另外,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不畅、儿童同伴之间关系不良,外系统中父母在城市生活中的边缘困境,还有城乡文化冲突、教育观念冲突、婚姻观念冲突,儿童的流动和父母婚姻的变迁……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致使流动儿童问题行为恶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调查问卷》和《幼儿社会行为教师问卷》对广州市210名幼儿进行调查,探讨幼儿社会退缩与父母心理控制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的消极心理控制与幼儿社会退缩呈正相关,并能预测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父母的内疚感引导、焦虑感引导、监管,与幼儿的沉默害羞呈极其显著正相关,保护儿童与幼儿沉默害羞负相关;内疚感引导、权威控制、贬低儿童与儿童主动退缩呈正相关,情感表达与儿童主动退缩呈负相关;家长独立与儿童被动退缩呈正相关.父母应对幼儿社会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并适度控制,同时应加强亲子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减少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发生,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亲子关系和儿童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般的观点是,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亲社会性的发展,而消极、冷漠和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进儿童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而亲子沟通作为实现良好亲子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在理解与青少年个体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时,研究者们大多考虑以下四个主要因素:家庭、同伴关系、学校和社区环境。很多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均能直接或…  相似文献   

9.
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271名初中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疏离感、亲社会行为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男生环境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男生,曾远离父母生活过的流动儿童疏离感总分及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均显著高于一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2)疏离感与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社会支持在疏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提高社会支持可促进初中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关系中的人格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发展受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社会环境中的亲子关系、手足关系、伙伴关系三种社会关系影响着个体从婴儿期到青春期人格的发展,反社会行为倾向、离社会行为倾向、亲社会行为倾向人格的发展都与个体特有的这三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密切相关。为帮助孩子建构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发展其健康人格,父母应针对有着不同行为倾向的孩子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社会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退缩行为是儿童身上常见的一种孤僻行为,小学生的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和身心健康,并且可能影响到儿童将来的幸福。这种行为的产生,一方面因为儿童本身具有抑郁型气质;另一方面客观存在不良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不良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以及存在同伴拒绝、同伴欺侮等不良行为。解决策略主要有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训练并提高社交技能。  相似文献   

12.
父母监控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青少年问题的减少。近期的有关研究表明:来自家庭方面的父母的知情程度、亲子关系、家庭结构,来自青少年方面的对父母监控的感知和对权力范围的认知,来自社会方面的不良同伴和社区环境,都会影响父母监控在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方面的效果。青少年已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也会反过来降低父母的监控质量。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是家庭与儿童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行为遗传学领域的资料显示,个体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14.
亲子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恋一直是研究儿童人格与社会化的重要课题。探索影响儿童依恋形成的因素是依恋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心理学研究的传统结论与最新进展,从母爱丧失、养育方式、儿童气质、家度与社会环境以及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式等不同角度来阐述、分折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将给教育者以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一种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与青少年良好的社会适应相联系的,而不良的亲子沟通是与青少年不良的社会适应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进入中学后,学生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倾向日益明显,而父母还没有能够从“儿童时期的父母角色”——比较单纯的保护和控制中转变过来。青少年也还没有学会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就容易产生亲子沟通困难或问题。亲子沟通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亲子沟通的有效性或质量。亲子沟通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表明,儿童亲社会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关系。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女孩的亲社会行为均显著高于男孩;儿童亲社会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温情、指导性、鼓励独立3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拒绝、溺爱、控制、惩罚取向4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鼓励成绩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父母要关注自身教养因素,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7.
亲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郑毅翻开儿童少年心理门诊记录,心理障碍儿童的背后记述着一例例异常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大家并不陌生,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不但是儿童人格形成、行为发展的关键,也是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根...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家庭内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孩子来说,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模仿的榜样.孩子都是努力追随着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逐级反映到他们的个性结构中。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学中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也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及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行为问题等,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孩子的亲子社会行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便为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本文从亲子关系的不同侧而对儿童的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不同侧面的影响,特殊家庭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影响,亲子依恋以及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与调适方面,对有关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