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道德滑坡与德育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实问题入手,剖析网络道德问题对高校德育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时措施:正确引导、做好预防,增强大学生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更新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时大学生开展"网德"教育,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止网络社会道德滑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困惑与图书馆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网络阅读逐渐普及.网络信息纷繁复杂,高校图书馆有责任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阅读,电子阅览室在大学生网络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上有一定优势,要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来说,活在世界上,生存问题都是最重要的根本问题,因为生存问题与人的生命以及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及高校中生存教育片面凸显其功利性价值,各个高校中德育部分的缺失-对于大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问题关注的忽视,以及部分大学生本身思想道德情况的不容乐观,使得当代大学生不断暴露各种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成、发展、完善和幸福,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存教育时要注意它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应该将生存教育的实践操作和德育的理论教育有机结合,切实改善高校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网络主体的生存异化看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迫在眉睫.文章从网络主体自我意识的混沌、网络主体价值理性的失落、网络主体交往自由的失范、网络主体情感体验的丧失等方面,分析了网络主体的生存异化状态是大学生心理失衡的症结,进而提出健康的网络主体性人格的养成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引导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世界也不断发展,人的虚拟生存应运而生,并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影响着人的生存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由于虚拟社会(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个性化以及网络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等,出现一系列的虚拟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虚拟生存有很大的影响.为大学生的虚拟生存提供导向、开发和保证功能,就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的动力.而导向功能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的功能,对大学生的虚拟生存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所以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虚拟生存的导向功能,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生存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生存教育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顺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加强大学生生存教育要结合生存环境、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和生存精神的培养,采用开放的、灵活多样的主题探讨式教育、多科渗透式教育、实践活动式教育和生存拓展式教育,通过健全教育体制、营造氛围、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教育投入、构建教育合力等举措,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实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杨 《高教论坛》2022,(10):95-97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具有可培养性,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认同、丰富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实践经验、提升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引导艺术、规范对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管理等措施,来解决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培养的困境,提升高校的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思政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互联网络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网络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以及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某些不良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网络及其网络化给青年学生带来开放、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同时网络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又产生了消极影响:价值观产生倾斜,盲目地西化,社会生活中价值取中紊乱和道德判断力削弱,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道德意识、伦理观念混乱等等。为此,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认真加以分析,井而找出应对措施,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作为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其价值观念的形成、个性成长、人际交往、学习习惯、生活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无不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已经构成当代大学生生存基础的一部分,为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可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特性也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必须以大学生网络生存现状为基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王叶华  桂守才 《文教资料》2007,(27):180-181,131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互联网的使用当中,其中相当多的大学生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互联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本文首先探究网络成瘾的含义,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生心理特点、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是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网络生存初现端倪。网络生存是依托电脑互联网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工作、学习、娱乐、交往方式。探析网络生存意义,推动网络生存,克服缺陷,使其健康发展,是时代赋予网络社会学者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人才市场供与求的矛盾、大学生自身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以及用人单位的招聘歧视与学生自身天生不足等几对矛盾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柳杨  原媛 《教师博览》2022,(36):13-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大学生网络接受教育必须用网络思政教育来保驾护航。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重要的保障要素之一。在面对大学生实施网络思政教育的时候,必须厘清两个基本关系:其一,辅导员是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意味着辅导员所起的是主导作用;其二,辅导员是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意味着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应当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充分认识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还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与时代需要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网络所营造的虚拟世界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冲击着我们的精神和心灵、有人借助网络学习、交流,扩展自己的视野和内心,获得成功,也有人在网络中迷失了自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李玲 《重庆师专学报》2005,4(1):105-109
对高校出版社的历史和贡献作了一定描述,对其生存误区作了一定分析,并提出了几条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有了新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平台。尤其在高校中,各种网络信息交流的方式最为活跃。高校网络舆情成为高校中交流的主要方式,使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本文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对其舆情特点进行分析,阐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并对引导的具体措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常见的表现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网络色情成瘾和单纯网络成瘾几种类型。文章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技术,它在创造着一种新型的化,并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生存观念,同时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困扰着人类。但是,人类最终会理智而又有效地解决已经和将会面临的一切问题,成为自己所创造的工具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A0):168-169
互联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互联网上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带来不小冲击,使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出现网络失范行为。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网络失范行为,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网络监控水平,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从而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是我们不得不予以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色情、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和沉迷于网上的海量信息等。应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一应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二应推动网络心育与传统心育模式的结合,三应着力培植针对大学生的支持系统,四应提升高校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