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组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形式而言的.指在教学活动中,将不同能力或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组成教学组,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课堂小组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常见形式,它能使学生直接参与学习,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促使聋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院校研究与学习分析在学习研究方面同异并存,皆利用大数据探寻学生学习的优劣.院校研究主要依赖大学的管理和调查数据,学习分析主要使用学习管理系统收集的数据.院校研究聚焦于帮助大学“知己知彼”,学习分析旨在助力“知学生”“知学习”“知教育”.院校研究为学校层面决策提供实证研究证据,学习分析识别学生个体学习行为从而支持个性化学...  相似文献   

3.
本从曾子以道德修养为核心的学习观入手,论述了其有关学习内容特别是孝道学习的思想,指出了曾子关于“博”、“习”、“知”、“行”、“让”的学习过程思想,并针对上述有关学习思想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颇有价值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理论的构建和学习实践的指导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谢春元 《师道》2004,(7):40-40
俄国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日:“知之,不如好知,好之,不如乐之。”然而,不少学生反映“历史课真烦”,业内人士惊呼“历史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教育部1997年对北京2107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那么,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这里我们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浓厚的学习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张容真 《教学与管理》2007,(11):141-142
学习外语,重要的是“知”和“行”,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持久的恒心,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教师、学生、教具、学习方法和手段等诸多因素,而其中关键是学生,学生是主体。因此,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身上,重要的是要解决动机问题。那么,如何使学生有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呢?首要的是启发学生有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9.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本文将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对话式教学”已成为霸权词语。如今有谁再提到接受性学习,很可能有些不合时宜,因为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种以知识的掌握为终极目的,忽略了人学习的特性,视学生为容器,使知、情分离,知、行脱节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谈到它,颇有些谈虎色变、人人诛之的味儿。其实不然,在现代教育中,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说,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学习很用功的学生曾很困惑地说:自己基础也不差,课堂上老师讲的问题都能懂,相关的作业也能完成,为什么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学生出现上述学习问题,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还是缺乏学习反思意识,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变化应对能力”,“经常犯低级错误”。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语文教育在科学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但人们关注比较多的仍然是学生读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对自己是如何学懂的、学得怎样的觉知,仍然属于“暗箱操作”,教师关心甚少。本文以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的教学为例,从搭建学习阶梯,让学生觉知提问路径;串联散点问题,让学生觉知思维过程;凸显“拓”文实效,让学生觉知学习效果三个方面来谈如何打开语文学习的这个“暗箱”,促学生觉知自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学科课程和“讲解式教学”、“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把教学理解为知  相似文献   

14.
杨秀 《学语文》2009,(1):52-52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举,用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古语有:“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有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热情地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情·知教学”理念下的地理课堂,要以情导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知学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情知交融,打造立体课堂;以情促知,促使评价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目前已在部分省市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社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的突破口。一、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认识1.这是正确认识和改变传统社会课教学的需要长期以来,社会课教学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反思传统社会课教学的弊病时,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过分注重知…  相似文献   

17.
快乐地学习     
快乐地学习是一种自主体验学习愉悦的学习状态和过程。还有比快乐更美好的学习吗?孔子曰:“知之莫如好知,好知莫如乐知”;宋朝学张载曾说,学习达到快乐的地步,就会轻松,以致不能自已,因此定会长进。学习的快乐是学习面对挫折时的骄人自信,是一种夺关过隘后勇往直前的爽快心情,是一种灵感激发尽情挥洒的忘我境界。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法研究,促进学生“知、情、意、体”和谐发展,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何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终身理念,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值得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让“洋思经验”贯穿于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认知学徒制学习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基于情境的有效学习模式。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之间,即通常所说的“知什么”属于(““““know what““““)和“知怎样”(know how)之间并不是割裂的。知识在其中得到开发和发展的活动并不脱离或附学习与认知。活动是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情境可以说是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知识的。学习和认知基本上是情境性的,“知什么”与“知怎样”是溶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