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琼珠 《教师》2013,(1):40-40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只不过是一粒粒撒在他们心田的种子。这种子不一定晚上播种。早晨便能吐出嫩芽,需要教育者的耐心,需要教育者的等待。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那种子发芽往往指日可待,说不定哪天就会给你一个惊喜。也许在我们的教育时段里体验不到种子发芽的惊喜,但只要那种子是饱满的,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儿童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孩子们有什么愿望.一个小男孩说:"我要做一个飞行员,带领我的乘客遨游蓝天."主持人问这个男孩:"假如在飞行过程中,飞机突然没油了,你会怎么办?"小男孩想了想,说:"我会跳伞."大家一听全愣在那里,都在想,这个小孩怎么这么自私,扔下那么多的乘客独自逃生呢?一时间,演播厅里的气氛变得很尴尬.  相似文献   

3.
高晓荣 《宁夏教育》2009,(7):123-123
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生产人。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如同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从教十多年,遇到过各种情况不同的学生,教育的过程错综复杂,越发感到对学生保持一种等待的心态,应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去年,我刚接五(1)班的数学教学时,班上有几个特别让我头疼的孩子。还没有接这班时早就耳闻他们的大名,被称为班上“死皮子”。最让我费心的是一个学生,我上数学课时,他从来不怎么听讲,也很少能安分地坐在座位上,  相似文献   

4.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是选自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5.
陈永 《教育文汇》2009,(9):24-25
放学后,我在办公室正想静静地做些事,班长王书敏气喘吁吁地说:“陈老师,不好了,赵考查、郭凯达、周虎、王浩他们四个在班里搞破坏”。我一听,马上和王书敏急急忙忙走到教室,见一张桌子躺在地上。桌面有明显的损伤,一条桌腿断了。  相似文献   

6.
焦小芳 《南昌教育》2007,(12):41-41
清晨,五点,她便起床、梳洗,吃早点。六点二十,她从家出发去学校。今天是她值日,她得早到。  相似文献   

7.
邓放芝 《教师》2011,(1):25-26
从教多年,当班主任的日子久了,尤其是接班的时间长了,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和他们接触多了,自然会有很多感触。从教以来,我接的班大多是全校的“闻名”班级,比较棘手.比较有“特色”,因此,我被同事们公认为有两把刷子的“接班专业户”。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有一则关于“揠苗助长”的成语典故,宋人种庄稼,不按规律办事,缺乏耐心,不善等待,造成天大的笑话。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校长的成熟,从这则典故中我们应该有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一讲到惩罚孩子,多数人就会想到大人大喊大叫、孩子大哭大闹的场面。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只是其中一种极端的惩罚行为。要知道惩罚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运用得当,宝宝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正错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威尔士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母亲小时候对他的鼓励赞赏与耐心等待。杰克小时候因为口吃,常受人嘲笑,过度的自卑让他变得萎靡不振。他母亲对他说:“这并不是什么缺陷,只是你心里想得比嘴巴说得快而已。别急,慢慢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嘴巴将说得和你心里想得一样快!”  相似文献   

11.
王毓姣 《班主任》2011,(10):42-43
一年一度的校艺术节即将到来。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这是一个展示组织能力和艺术才华的好机会,学生们对此期望很高。周五,我让文艺委员组织一个核心小组来共同制订班级节目  相似文献   

12.
正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过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还要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这是什么花?’我拉着田边的农夫问道。‘这是空心菜花呀!’老农夫说。原来空心菜可以开出这么美丽明艳的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我问农夫:‘可是我也种过空心菜,怎么没有开花呢?’他说:‘一般人种空心菜,都是还没有开花就摘来吃,怎么会看到花呢?我这些是为了做种,才留到开花呀!’我仔细看水田中的空心菜花,花形很像百合,美丽也不输给百合,而且有一种非常好  相似文献   

13.
静待花开     
常啸 《教师》2011,(13):1-1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描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美丽教育场景: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从教多年,当班主任的日子久了,尤其是接班的时间长了,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和他们接触多了,自然会有很多感触。从教以来,我接的班大多是全校的闻名班级,比较棘手,比较有特色,因此,我被同事们公认为有两把刷子的接班专业户。  相似文献   

15.
叶丽华 《上海教育》2007,(3A):55-55
一个很让人动容的故事中,一句“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当时在我的脑海里不知萦绕了多少遍。它让我想起了一个孩子的请求:“我的手还小,请别要求我在整理床铺、画画和打球时做得很完美。我的腿还短,请你走慢些,好让我能跟上你的步伐。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到你所看到的世界,请让我自己观察。我的年纪还小,请拿出时间和耐心向我解释世界上精彩的事情。我的感情还很脆弱,请照顾我的需要,不要一天到晚指责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现今,一些育人者因为忽略了等待,总会错过原本无比美丽的景致,误解或者曲解孩子们许许多多富有积极倾向的初衷,进而无法及时地、正确地把握好原本良好的教育契机,孩子们“美丽的童心”也自然因一次又一次不同方式的伤害而不断弱化。低年级学生发现问题或遇到难题时,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发现不当言行时,都会不计后果地直接指出……这是孩子们天真、纯洁的一面,也是育人者着力追求的“目标风景”。可是随着年龄增大,大多数学生对各种不正常表现逐渐变得麻木,为了解他们的建议或看法,老师们只能被动询问、焦急思量……如果说教育是雕刻心灵的艺术,那么等待也是一种无痕的雕琢。对学生多些耐心,多一些等待,教育的风景才会不断呈现,无论育人者还是受教育者才会陶醉其中。  相似文献   

17.
一个热心的孩子带来了一个大鱼缸放在生物角,随即有几个学生积极响应,带来了大大小小的金鱼十几尾。小金鱼逍遥自在地吐泡、漫步,给班级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秦芳 《广东教育》2007,(6):32-32
不经意间,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开始活动,好像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茧变蛾的过程。但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奋力挣扎,将茧扭来扭去的,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一个孩子考艺术院校,考了3次还没考上,被父亲抱怨为白痴,其叔日“孺子不可教也。”还有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老师也认为他资质平庸,很难有大的作为,可是谁能料到上述三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罗丹、达尔文。  相似文献   

20.
如今,什么事情都讲究"速成"。鸡从蛋壳中出来,经过激素的催生,几十天就可以上餐桌。小孩子在进小学之前,经过严格的训练,百以内的加减法已运算得很熟练。搞文艺的,唱红了一首歌曲,便戴上了"歌星"的头衔。做教师的,最希望的是"一课成名"。事实上,有一些教师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