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第一场雪》(五年制第九册31课)第五自然段末有这样一句:“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几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认真读文,仔细推敲之后,我们不准发现此句中的“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提法欠妥。因为无论是从生活实践本身,还是从作者在文中描述的,与此句关系密不可分的句子:“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都可说明一点,即作者所描述的“银条儿”、“雪球儿”是指下雪时雪花不断落到柳树、松柏上,  相似文献   

2.
《第一场雪》(五年制第九册31课、六年制第十一册)写景优美鲜活,抒情浓郁婉约,构思精巧别致,是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文。作者笔下的雪景是绚丽多姿的:一夜之间,“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洁白晶莹,美若仙境;“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形象飞动,姿容可人;一阵风吹来,“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化作“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变化中的景色的缤纷美艳,将雪景的浓描彩绘推向极致;且行文给人以流动的美感。作者对雪景的描摹,借助一连串新奇贴切、形神兼备的“妙喻”,而烘染出优美鲜活的美感效果,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笔下的雪景是美丽迷人的,而“一群群孩子”玩雪时“欢快的叫喊声……”更使“良辰美景”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情趣,激活了景物,堪为“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3.
正都说语文美,到底美在哪里呢?语言的音韵美。语言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音符,经文学大师们的巧妙组合,发出美的节奏,回荡起美的旋律:或刚或柔,或高或低,或急或缓,抑扬顿挫,优美动人。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第九册31课《第一场雪》是一篇描写细腻、激情洋溢的记叙性散文。作家紧扣题目,依照时间顺序,对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充分展示了这场大雪的显著特征,并表达了他置身雪境、预见丰收的无比喜悦的心情。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展示雪的特征,努力传达出作者的美的情感。一、充分展示雪的特征。就笔者耳闻目睹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夜走灵官峡     
角度之一:作者着力描写狂风大雪用意何在?作品开头写「纷纷扬扬的大雪」、「灰蒙蒙的一片」、「卷着雪片的狂风」、「成天不见太阳」。天气恶劣,山势陡峭,在这险峡深谷之中,展现出一幅壮阔的紧张劳动的场景:到处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成渝的爸爸在风雪迷蒙中,在绝壁上打炮眼,成渝的妈妈坚守在便道上指挥交通,已变成了一个雪人。结尾,「风,更猛了,雪,更大了」既与开头相呼应,更突出「我」所受鼓舞之大。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有机结合。既展示了一幅铁路工人战风斗雪的画面,更表现了劳动者的意志和高尚品质。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重要铺垫,对主题的深化起了烘托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在语言教学中只有通过语言的分析和品味,才能帮助学生领会内容,体会情感,使之获得美的感受。 《第一场雪》一文中的“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几个叠词,非常贴切地描绘了柳枝上的银条儿和松树、柏树上的雪球儿的样子。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教材,体会作者的用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在一次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有两位教师都上了《第一场雪》。课后我对两个案例进行了比较,受益颇丰,但觉得有些地方还是值得商榷与思考。关于雪后美景一段的学习,他们是这样处理的:[案例1]师:读一读描写雪后壮观景象的一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生:我最喜欢“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一句写出了雪的晶莹透亮这一特点。师:你还读懂了什么呀?生:我从“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读出课文不仅写出了静态的美,还写出了动态的美。生:我从“…  相似文献   

8.
好心的小鸟     
鹅毛大雪下了几天几夜,地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小猪罗罗屋里很冷,他前天就没有了干柴,不能生火炉取暖,也不能烧水煮吃的。隔着窗户,小猪罗罗看见枯树枝上积满了雪,变成了银条儿,在风中抖动,连屋后树顶上的鸟窝也成了一个大雪球。“这大雪怎么下个没完?”小猪罗  相似文献   

9.
我省一九七八年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课《赣南游击词》一课的练习二这样说:“开头四节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游击队员一天艰苦的战斗生活,试将它们改写成一篇短文”。我省一九七六年初中语文第二册也曾选用此词为第十一课,课后练习二也认为:“开头四节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游击队员一天艰苦的战斗生活……”这四节写的只是游击队员的一天的艰苦战斗生活么?这组词第四节开头写道“夜难行,淫雨苦兼旬”,诗句说明,这个夜晚,是淫雨连绵长  相似文献   

10.
《第一场雪》最后一小节讲到: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点明这是场及时的大雪。全文紧紧围绕“瑞雪”展开,教学时可以此为突破口,逐层深入文章的内在天地。一、扣“瑞雪”之大——赏景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对这场雪有一个感性的认识。(1)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的?(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雪大,找出这些词语。在学生读、划、议的基础上,发现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雪前,通过天气的骤然变化暗示一场大雪;雪中,通过纷纷扬扬,“大片大片”写降雪大而密,一会儿就白了”。“不断往下  相似文献   

11.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哈哈,今天终于下雪啦! 你瞧,外面的雪下得可真大呀!鹅毛似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地上、树枝上、房顶上和灌木丛都被大雪给盖住了,樟树和松树的枝叶上堆满了蓬松松的雪球儿……  相似文献   

12.
瑞雪遐想     
小作者写东北的午后的一场大雪,场景写得很美。你看,这段描绘雪景的文字:“我抬头仰望天空,密密麻麻的雪花就像蝴蝶在空中飞舞。这里,整个世界都变成白色的了。校园里的柏树上也都积满了一堆堆、一簇簇、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就像绽开的梅花……”小作者从天空中的雪花写到地上的、树木上的雪花.再写柳树上的雪花,“而柳条上也挂满了一串串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看上去恰似含羞的少女,亭亭玉立,随风扭动着细细的身体.”这些文字既像诗又像画,把东北的雪景之美写出来了。  相似文献   

13.
念玲 《陕西教育》2006,(6):39-39
一、导入 1962年冬天,正值我国自然灾害时期,作家峻青先生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了一场及时的大雪,心里无比喜悦,写下了一篇散文——《第一场雪》。我们今天学习课文《第一场雪》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的第一场雪,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板题。  相似文献   

14.
早晨,我一睁开眼就觉得窗外特别亮。拉开窗帘一看,呵,好一个白雪世界!这场近年来罕见的大雪,令我欣喜万分。我用最快的速度吃完了早餐,就约上邻居到我家门前来玩雪。“战争”开始了,我正蹲下去取“弹药”,头顶上飞来了一个大雪球。我慌忙把头一缩,雪球从我头顶上“嗖”地飞过去  相似文献   

15.
在《北海的早晨》中,作者斯妤紧紧抓住“早晨”这一特定时间段内北海的特点来描写,按照时间顺序,细腻地描绘出时间流程中北海景物的变化,歌颂了美丽的大自然和充满朝气的社会生活,从而使和平、充满生机的北海的早晨,在每个读者的心中留下了融融的暖意。“早晨”是一个时段,如果泛泛而写,便会浮光掠影,难分主次和层次。作者以时间为序,把“早晨”分为四个具体的时段,按照这几个具体的时段,淋漓尽致地描写北海早晨的景物,而流变不居的北海景致,总给人欣喜和新鲜感。第一个时段是晨雾弥漫时。作者由远及近,依次描写了隐约朦胧的山峦树木,醉意无…  相似文献   

16.
峻青的《第一场雪》以优美的文笔,记叙了下雪前天气的变化,下雪的和下雪后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淡雅质朴的瑞雪图.表达了作者对这场冬雪的喜悦之情,阐述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很明确.教学重点是:知道作者是如何按雪前、雪中、雪后的记述顺序,有条理地把这场大雪的经过写出来.难点是:作者是怎样在写景中表达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7.
正距期末测试还有一周的时间。早晨,雪花漫天飞舞,轻轻悠悠地飘落下来,孩子的心也轻轻悠悠地飞出窗外。一下课,操场上便沸腾了。孩子们涌向操场,在雪中蹦啊、跳啊……你团一个雪球,掷过去,我捏一个更大的雪球,抛过来,笑声、喊声,真能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铃声响起,孩子们飞回教室,心儿却留在了窗外。原本计划安排练习的我,突然改变了主意,何不提前复习写话,  相似文献   

18.
一、摹仿《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写“照片上的妈妈”。提示:以某一张妈妈的照片为底本,描写妈妈肖像身材衣着……要求:1.要依次来写。开头可以作简明交代,然后按次序描绘妈妈的外貌;2.重点部分要详写,非重点部分可略写;3.重点描写部分要写得生动、有情趣,可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可选择小场面、小细节加以描写;4.写外貌要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5.要在描写、记叙中充满感情,表示出对母亲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二、“母亲小传”要求:1.以具体事例写人物的思想品格;2.以饱满的情感写人物,写事例;3.要以一条线索贯穿全文,结构紧凑,开头…  相似文献   

19.
第一场雪     
今天早晨,下起了入冬的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白白的、软软的、亮亮的。一片片雪花像一个个白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不一会儿,树木、花草、房屋都披上了银白色的新装。操场边那一排排松树的枝条上,挂满了一串串蓬松闪亮的雪条,绿树映着白雪,颜色鲜艳迷人。下课了,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操场上,有的在地上踩脚印,有的伸开双手迎接着飘落的雪花,有的在操场上玩滚雪球,雪球圆溜溜的,像晶莹剔透的白水晶,捧在手里冰凉冰凉的。上课铃响了,我们要把这第一场雪带回教室里,让老师看一看,冬姑娘送来的礼物多漂亮啊!第一场雪$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20.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三十一课《第一场雪》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这里用上“推”字,我以为不妥。大凡居室之门,户枢在门槛内,人在室内关门,双手把门推向前,然后关上;人在室内开门,双手把门向怀内拉,然后拉向两侧。如果人在室外,要把门打开,则需用力“推”。贾岛写人夜归,也是“僧推月下门”。从文章的内容看,是“我”早晨起来出门看雪景,只能是“拉”开门出去看,而不能是“推”,如果“推”,门是不会开的,雪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