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雁  刘志强  王秋兵  刘洪彬 《资源科学》2011,33(11):2022-2029
在GIS技术支持下,综合集成多时期、多来源、多尺度城市土地利用数据,通过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方法,建立百年来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扩展速度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百年来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的幅度、速度、强度和形态等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内沈阳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速度和方向不均衡。1996年-2010年城区扩展最为迅速,为年均扩展15.61km2,1910年-1931年城区扩展最慢,为年均扩展0.88km2;建国以前沈阳城市空间主要向东西扩展,城区形态呈东西带状,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区以“跳跃式”扩展模式向南、向北扩展,城区形态呈掌状,有饼状发展的趋势。另外,从社会变迁视角,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其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社会制度变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增长因素是影响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1990、2000、2010年的遥感影像图进行监督分类,得出三个年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期间内的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变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区域变化差异情况,对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北部湾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因素驱动力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力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驱动力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和土壤;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力包括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3.
周鹏光  苑恕 《今日科苑》2007,(18):224-224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进程、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体现出的集聚经济效益等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也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城市用地的扩张表现的最突出。城市的扩张有其必然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扩张的动因呈现多样化,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的演进的研究,提出工业化、社会心理、高度集中的城市化、滞后的城市化与国家政策共同驱动、全球化是城市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刘瑞  朱道林  朱战强  杨文治 《资源科学》2009,31(11):1919-1926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研究是城市内在演化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CIS以及相关数理统计软件,在分析了1996年~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动态,总结其时空扩张特征的基础上,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了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从空间形态上看,主要围绕原有城市建设用地向四周扩张,其中向原有城市以东扩张是主要扩张方向:德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受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制度政策,以及内部自然区位共同作用而发生的,其中反映政府制度政策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其次是经济发展,最后才是人口的变动.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百明 《资源科学》1997,19(2):31-36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工作的深入,科学家逐步认识到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所引起的土地覆盖的变化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和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土地覆盖变化由土地利用所引起,而土地利用又受到人类驱动力的支配,为此必须解释土地变化与社会驱动力的关系。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领域研究计划已共同制定了有关的研究议程,我国应积极响应,尽可能与之接轨,同时也要反映出中国的特点,其研究内容应包括:原因与覆被状态的类别划分,土地覆盖状态的演变过程,土地覆盖变化的模拟与预测,并确定优先研究区域。  相似文献   

6.
杨志荣  姚秋萍  姚岚 《中国科技纵横》2011,(13):150-150,174
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望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得到缓解。本文总结了发展地下空间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并对我国发展地下空间的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地下空间的利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赵可  张安录  徐卫涛 《资源科学》2011,33(5):935-941
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时空差异,本文利用1999年-2008年全国31个省市数据(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尺度看,经济发展等影响因子,区位差异和政策变迁能够较好地解释全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其中,城市人口因子对城市用地扩张的拉动力度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尺度均对城市用地扩张有正影响,而经济发展仅在全国和中部尺度有影响;②从时间尺度看,除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正影响外,其余变量统计上大多不显著;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力度则逐年增大。因此,各省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合理控制城市增长边界,以节约农地流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刘奎  王健 《资源科学》2021,43(4):764-775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采取"以地生财、以财养地"的城市土地经营模式,凭借土地出让获取土地收益,并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城市建设投资,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但土地经营对城市规模的空间扩张机制仍有待理清.基于地方政府土地收益和城市建设投资两个维度,本文构建了中国地方政府土地经营驱动的城市空间扩张理论逻辑,选择2003-2017年...  相似文献   

9.
为界定工业用地合理规模,明确合理、不合理工业用地规模扩张的驱动力,科学管控工业用地供给,本文从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追求经济增长的现实目标出发,对工业用地规模扩张进行考察,采用2001-2012年山东省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对各地级市工业用地规模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合理、不合理的工业用地规模扩张的驱动力进行了分类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山东省不合理的工业用地规模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由2001年的212.03 km2下降至2012年的100.74 km2;不合理工业用地规模占工业用地规模总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46.49%下降至2012年的9.19%;不合理工用地主要集中在山东省西部和南部地区;②合理的工业用地规模扩张主要源于经济、人口因素的驱动,不合理的工业用地扩张主要源于财税制度、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等制度因素的驱动;③ 调控工业用地规模应保证土地—资本配置关系处于合理区间,以财政及官员晋升考核制度改革为基础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未来与发展》2014,(8):41-45
城市空间扩张表现为“跨越式”的新区开发和“挖填改造式”的旧城改造两种基本方式,而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间的资源恶性竞争是制约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建立城市资源竞争模型,引入竞争力指数建立了城市空间扩张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够系统地动态地描述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对城市空间扩张的影响和要求,探寻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促进城市资源合理配置,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特别是梳理新区开发与旧城改建的关系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苏锡常地区1995年至2005年城市用地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较详尽的统计资料,利用SPSS软件,对苏锡常地区1995年~2005年城市用地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11年来,该地区的城市用地总面积年均增长45.55km2,增长率为12.83%,呈现出高度线性递增;受人口增长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县级城市(吴江市、张家港市、江阴市、溧阳市和昆山市)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远高于地级城市市区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②二元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用地扩展与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皆成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才是影响该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因素,二者不但自身对城市用地的扩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它们通过刺激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增加对城市用地的扩展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锡常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1980年以来, 苏锡常地区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引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的相应变化。本文利用1980年、1995年和2000年的Landsat TM数据对苏锡常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测量,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对苏锡常地区1980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得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为协调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促进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980年~200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主要是受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城区扩展动态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秋兵  卢娜  边振兴 《资源科学》2008,30(7):1068-1075
以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MSS、TM、ETM、CBERS-2)为信息源,对沈阳市1979年~2006年的城区扩展及其扩展过程中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引起城区扩展的驱动力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在监测的27年间城区扩展速度与方向不均衡,建成区面积1979年为163.33km2,2006年扩展到360.5km2,27年间共增加了197.17km2,面积扩大了2.2倍,平均每年扩展7.3km2,其中2001年~2006年城区扩展最为迅速,以“跃迁”式扩展模式向南部和北部扩展,形成新的卫星城,城区质心变化相对不大;城区扩展对城市边缘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是以占用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点的融入为主,影响面积为157.78km2,占扩展总面积的80.02%,而对水域、林地影响较小,影响面积为39.39km2,占扩展总面积的19.9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沈阳市1996年~2005年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中的23个驱动因子数据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沈阳市城区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且社会经济驱动力得分始终处于增长状态表明其影响沈阳市城区扩展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赵可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13,35(5):928-934
为考察辽宁省14市市辖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14市市辖区2000年-2010年数据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城市建设用地处于扩张状态,扩张速度低于同期全国水平,各城市扩张率存在差异,朝阳、营口、沈阳和大连扩张速度快于其它地区.异速增长方程LAND=aPOP2.97表明14市建设用地处于正异速生长阶段;②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升级、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截面效应与反映政策变化的时点效应能较好地解释14市、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城市带3个维度的建设用地扩张,城市人口规模在3个维度都促进了建设用地扩张,其弹性系数大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弹性系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方向及力度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近25年来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选取整个西安地区作为研究区,以1978年、1988年和2003年3期Landsat MSS/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以DEM及派生的坡度数据作为分类的辅助因子,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提取研究区25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结合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引起变化的根源。研究表明,25年来:建设用地面积通过侵占周边的大量农田以及砍伐林地而得到迅速扩大,扩张了1.95倍;耕地流失严重,共有69 411.61hm2被挪为它用,减少率为每年1%;园地面积有较大增加,是1978年初面积的3.4倍,有力的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国家政策法规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宏观调控作用,铁路和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的发展是城镇建设用地迅猛发展的直接动力,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和比较效益的作用使得园地面积有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6.
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本文探讨了重庆市北碚区城市用地的扩张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分析了1972年-2006年北碚区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格局;讨论了其1995年-2006年间城市用地扩张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特点。主要结果如下:①在时间尺度上,北碚区城市用地扩张分为慢、快和剧烈3个阶段,城市用地快速增长的区域分布在城区西南和正南方,城市重心最初向南方迁移后,逐渐向西南方转移;②北碚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格局可分3类:自然增长型、社会-政治事件影响型和经济-人口影响型;③1995年-2006年来,北碚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明显,各类型间相互转化关系暗示了这些变化主要受控于城市用地的扩张;④北碚区城市用地扩张受到山脉、河流2种自然因素影响最大,这也是大都市卫星城镇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同时,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交通条件和城市人口数是北碚城市用地扩张主要的人为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沈阳市城镇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时相TM影像,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象限方位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沈阳市市辖区城镇用地扩展强度、建设密度和空间分异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8年~2004年各时间段城镇扩展强度指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城镇用地呈现显著的"圈层式"扩展模式,高速扩展区由中心城区外围4km扩展到6km区域;②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增加面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0~6km区域,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增幅逐渐变小;低密度城镇用地随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减幅逐渐变小;③除1992年~1997年外的各时段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和强度指数最大的都是第5象限,1992年~1997年间,城镇扩展面积和扩展强度指数最大的是第6象限,城镇用地扩展总体上呈现由西北-西南方向逐渐向正西-东北方向过渡;④1988年~2004年间,第5象限低密度城镇用地减少的最多,19年间共计37.00km2转化为中高密度城镇用地;其次为第Ⅱ象限,共计减少26.15km2.  相似文献   

18.
保定市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曾磊  鲁奇  宗勇 《资源科学》2004,26(4):96-103
城市地域空间扩展情况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测度指标.该文以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为研究对象,以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城市统计资料、城市土地利用图为研究基础,以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为研究手段对保定历史时期及近50年来的城市土地扩展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将保定市城市土地扩展的时间演变过程划分为2个主要历史时期和3个次要阶段,即1948年前的传统城市发展时期和1949年~2000年的现代城市化发展时期.其中现代城市化发展时期又可进一步化分为3个次要阶段:1949年~1963年的跳跃式发展阶段,1963年~1981年的波动式发展阶段以及1981年~2000年的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并基于图层叠加对保定城市用地空间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城市用地扩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文简要讨论了其中最主要的3个驱动力:政策变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