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美术教育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高度的创造性,这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一、中小学美术教育与发展的审美定位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不同与"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可以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性完整,构建和谐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从而达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理性观念与艺术精神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网络文化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最新最有力的革命,网络文化的兴起,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显示了现代科技的魅力,促使校园里的学生们崇尚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  相似文献   

3.
节奏与美     
美是在人和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是客观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自然中的美是自然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社会中的美 ,是社会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艺术中的美 ,同样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因此 ,美 ,就是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生态美学是一种在生态学和美学纬度下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和谐一致的存在论审美观。以生态美学主张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美为指导,对纳西族女性服饰从功能、色彩及演变上进行分析研究,据此展示纳西族女性服饰所传递的纳西民族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之美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5.
校外美术教育对学生美术潜能的早期开发和道德性格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一是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全面思维;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内心世界;三是以美辅德.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校外美术教育对学生美术潜能的早期开发和道德性格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一是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全面思维;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内心世界;三是以美辅德.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出土的汉代墓葬自然神话画像,既蕴含着原始自然神话的美韵,又彰显出汉代民众审美情趣。审视墓葬自然神话画像,有追求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空间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的,还有追求以声绘形的神似美的。自然神话画像美韵深深打上了汉代先民审美烙印。美能引起人心灵共鸣,研究汉代墓葬自然神话画像的审美意趣,可激发今人对美的追求,创造更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小学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教学与专业学校的美术教学目的不同。小学是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国民素质,应以熏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和爱好,培养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审美和谐美育教学需梳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审美和谐教育,对消解人与人对立、人与社会对抗,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丰富、提升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艺术美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也具有直接的作用。启发学生自觉提高审美认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找到一种现实的融入途径,能无限地亲近自然并尽快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们追求和谐社会的记载与传说。和谐是人们崇尚的理想境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加追求和谐之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11.
孙瑛 《教师》2015,(16)
心理学范畴的“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即人的个性。哲学美学范畴的人格是指对个体人的全部本质、属性和丰富性的高度综合,其发展是有层次性的,即经过两次超越,从“自然的人”到“社会的人”再到“审美的人”。社会型人格属于“实用型”人格,当个体行为都以实用功利为目的时,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不可能总是和谐的。而“审美型”人格追求社会、自然和自我的和谐、秩序,追求自我知、情、意、行的统一,追求“美”。所以“审美型”人格是一种“完满型”人格。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过程,中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重要阶段.中小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邓旭 《华章》2012,(12)
美术教育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美,反过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目前我国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这一转化中,创新与想象是十分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最核心的要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发挥想象转而表现出来.同时更是学生对认识美理解美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美术想象与创新教育就必须改革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教育就与人类的审美追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教育理想,而且也是一个古老的审美主题.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社会各个方面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与审美艺术文化之间的连体共存关系也越发明显.教育要实现真、善、美相统一的教育价值目标,就必须汇聚、承传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审美艺术文化成果,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及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从而促使一代新人全面素质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一种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并将其融人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足以说明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达、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学校美育的任务一、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美感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凭借感官从形式上去感受美的能力。对美的感知、鉴赏是人们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的基础,对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有重要意义。它是感性和理性、认识和情感的和谐统一。青少年受年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素养的制约,虽然对美已有强烈且广泛的追求,但是,他们的美感  相似文献   

17.
魏海燕 《林区教学》2009,(6):103-104
提高人文素质是当今美术教育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其核心原则是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增加随堂欣赏,是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欣赏自然界的美和生活中的美,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和谐产生美,也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健康的社会.所以,和谐、健康的生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健康的生活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艺术与审美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而诗意是生命和谐的维生素;人的生命是知、情、意的统一,美通过艺术与诗意笼罩、覆盖着人生;发掘人生的诗意是人在自然恩赐和社会修炼中所锻铸的特有的功能,诗意的栖居是人所能选择的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中哲西圣们的执意追求;我们应当创造日常生活的艺术化,职业生活的文明化,精神生活的诗意化以应对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20.
和谐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文明成果的长期积淀和历史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宝贵思想资源.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追求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