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语教学是近几年来西欧和北美聋教育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主张把聋人母语和主流社会语言作为聋校教学和交际的语言,双语教学反对排斥聋人手语、只用主流语言的单语教学,也反对只用聋人手语、排斥主流语言的单语教学。它推崇的是让聋人得到两种语言、两种化的熏陶,既能使用聋人手语,也能使用主流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成为一个平衡的双语。  相似文献   

2.
聋校双语教学简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双语教学主张把聋人母语和主流社会语言作为聋校教学和交际的语言,使聋人能在聋文化和听文化中成为自由生活的双语平衡者。双语教学是在口语法、全面交流法被认为都不能真正满足聋人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双语教学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聋人,它重视聋人的群体文化;双语教学认为聋人掌握手语可以促进英语的学习。双语教学需要聋人教师参与,需要家长学会手语。双语教学也接受聋童进行听觉言语训练  相似文献   

3.
SigAm双语聋教育项目在中国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SigAm 双语聋教育项目所认识的双语双文化聋教育理念: ●双语指的是聋人手语和本国语言(口语及书面语).双文化则指的是聋人文化和健听人文化(主流社会);换句话说,双语双文化聋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两种语言和学习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4.
刘臻 《考试周刊》2007,(29):131
手语是聋人交际的主要工具。它作为一种语言,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聋校教育教学中,手语作为对耳聋学生进行教学的手段,也是聋人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交际工具。但手语的不规范确实给聋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困扰。笔者认为,推进中国手语规范化要从聋校开始。  相似文献   

5.
融合教育,让聋童走向主流学校与健听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已成为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意识和共同愿景,成为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聋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聋童融合教育的主旨就是让各类听觉障碍儿童能在主流学校的普通班级与健听同伴在同一个环境中,使用相通的语言媒介,拥有相等的机会与条件,促进彼此了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以平等、积极、自信的心态获得学业与社会能力方面的协调发展。聋童的融合教育是一项新探索,是对传统聋教育的一种解放,它打破了旧的教育思想束缚,消弭对聋人及手语的顾虑与偏见,探究共融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聋人教师与健听教师的协作教学,这对普通学校教育和聋校教育来说。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聋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聋人高质量就业,使聋人毕业后顺利回归主流社会。我院自2007年起招收全日制高职聋生,对聋生采取融合教育的模式,安排聋生与健听生一起生活学习,共享学校教育资源。在专业教学中,我们一直在探讨把健听生与聋生融在一起进行设计类教学,尝试走出一条适合聋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融合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7.
国际聋教育事业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1880年米兰国际会议,它确立了口语教学的主导地位,使口语教学成为聋教育的主流;二是1996年在马来西亚召开的国际聋教育研讨会,其《吉隆坡宣言》提出:"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在教学中必须使用手语。"随后,聋人语言教育逐渐聚焦于聋人交流与沟通的实际需求,强调多种语言的综合呈现与个性化使用。我国聋教育事业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在聋校品德课程教学中,聋人学生由于听觉和语言障碍,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习惯"、"知识、技能、能力"等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从而容易引发聋人学生道德认知的缺失、道德情感的偏移和道德行为的偏差。因此,聋校品德课程必须针对聋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去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聋校资源数字化的建设,能促进聋教育质量提高,全面提升聋人素质,是构建我国高标准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聋校数字化资源建设要本着聋人特点和师生需要进行设计;聋校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创新形式、方式方法和内容;更要注重实用,便于教学与管理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广大师生。从而全面带动聋教育整体发展,最终实现把聋校资源建设成集教育教学、管理、宣传、交流、娱乐等于一体的数字化资源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对于聋文化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同类研究也不多.我国的聋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和口语教学上,但收效一般.在新世纪,继续发展和改革聋教育是特殊教育界而临的重要课题.充分地解读聋文化对进一步提高聋人教育水平、聋人的经济状况、聋人群体的人权意识和自我意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探讨聋文化概念的界定以及对聋文化研究的若干事件的回顾,阐述了当前在中国大陆开展聋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聋校资源数字化的建设,能促进聋教育质量提高,全面提升聋人素质,是构建我国高标准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聋校数字化资源建设要本着聋人特点和师生需要进行设计;聋校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创新形式、方式方法和内容;更要注重实用,便于教学与管理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广大师生,从而全面带动聋教育整体发展,最终实现把聋校资源建设成集教育教学、管理、宣传、交流、娱乐等于一体的数字化资源库。  相似文献   

12.
聋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理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职业技术培训、职业心理、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特殊性。那么,聋校作为聋人职业教育的专业机构,如何适应市场发展和聋人需求,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帮助聋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实现自食其力,最终走向自强自立,适应社会主流,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又一个课题。培养聋生职业技能中美容学科的设立与教学,为聋人的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沟通与交往是<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新设课程,也是聋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沟通与交往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而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聋人之间的交流要使用自己的母语一手语,聋人与主流社会人们间的交流则要用汉语书面语.聋生因听觉受损伤,学用书面语的效果很不理想.严重影响聋人和正常人的沟通与交往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聋人与主流社会人们间的沟通与交往成了世界级的大难题.要克服这个难题,关键是解决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认识笔谈在聋人交际中的作用,并为在聋生中加强笔谈教学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本研究对上海市两所聋校70名学生的笔谈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笔谈能切实提高聋人与健听人的交际效果,对聋生形成积极的交际态度,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听力损失程度与笔谈使用频率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语文成绩与笔谈水平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建议对聋生进行切实有效的笔谈教学。  相似文献   

15.
聋生使用笔谈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全面认识笔谈在聋人交际中的作用 ,并为在聋生中加强笔谈教学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本研究对上海市两所聋校 70名学生的笔谈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笔谈能切实提高聋人与健听人的交际效果 ,对聋生形成积极的交际态度、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听力损失程度与笔谈使用频率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语文成绩与笔谈水平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建议对聋生进行切实有效的笔谈教学。  相似文献   

16.
这里说的双语是指聋人语言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手语 )和主流社会使用的语言 (主要是该语言的书面语 )。  双语教学作为聋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 ,以其创造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双语教学以维护聋生的权利和需要为主要内涵 ,是适合聋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具有坚定的社会学基础 ,符合聋校教学要求 ,并有语言学的理论诠释和推广意义。  人道主义的呼唤  聋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有耳听不到、有口说不出 ,与主流社会缺乏有效的沟通 ,长期处于主流社会的边缘。聋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22名聋生和45名聋校教师的问卷调查、聋校语文教材分析和部分师生的访谈,发现:聋校语文教学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其未能进入“聋人文化”,主要表现在聋校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种安置形式,其主要思想和目的是,让残障的学生与同龄普通学生一起在普通学校(班级)接受教育,促使残障学生适应普校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2007年开办聋人大专教育,是华南地区率先开展聋人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大学。自开办聋人大专教育以来,学院一直推行融合教育理念,在学习、生活、校内外实践活动等环节促进聋生和健听生的交流、合作、竞争。其中,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通过聋健融合,让聋生与健听生一起策划和组织学生活动,一起参与班级管理,从而促进聋生综合索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使他们毕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以达到回归主流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聋校语文教学一线工作者,立足于聋人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聋校八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在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充实教育内容方面,对培养聋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0.
张松 《现代语文》2005,(7):115-115
聋人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要使聋生从对祖国语言文字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逐步达到较准确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思维能力.与普通学校相比,在写作能力的培养训练上,聋校语文教学工作更为艰苦、细致,这正是由聋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