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教问题一直是引发加拿大文化冲突和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着民族政策、文化政策的演变,加拿大积极探索了应对教育中宗教问题的策略.本文以加拿大西部数省为重点,概述加拿大教育的多元文化、多元宗教背景,梳理现行政治和法律对加拿大学校教育中宗教多样性的规定,展现加拿大教育目前在宗教问题上存在的矛盾,并介绍学者们对学校体制与宗教关系的可行性探索.  相似文献   

2.
卜玉华 《中学教育》2011,(4):17-25,50
在当代,基础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但因国情不同,除了相似之处,各国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加拿大和中国为例:首先,在加拿大,学校是社区文化教育的集聚和辐射中心;在中国,学校则是社区文化教育的孤岛,是社区经济发展的诱饵。其次,加拿大学校是国家凝聚多元文化的“整合机”;中国学校则是传播国家理念和...  相似文献   

3.
"平静的革命"给加拿大魁北克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也使魁北克公民教育获得了新的发展.新的魁北克公民身份和认同逐渐形成.而魁北克社会的多元文化现实又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公民教育理念--文化间性主义.法语教育、历史教育和文化间性教育成为学校中公民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面对复杂的民族关系,魁北克试图实现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公民整合与民族建构.  相似文献   

4.
凌宗伟 《师道》2011,(5):42-43
在加拿大培训的20天,我的认识是,加拿大是一个多元种族并存的国度,其文化细节折射着社会的教育理念与成就。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开设了校本课程——多元文化欣赏,并对此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学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致力于传播文化并整合多门学科知识,让学生终生受益,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 多元文化欣赏课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个体的差异和多元,以不同的文化为内容,以多媒体传播为介体,立足欣赏,试图通过对话和沟通,引导学生在当今社会多元发展的背景中体会"差异的美丽"和"多元的丰富",从而理解和包容异种文化.同时,试图通过课程内容的丰富选择,让学生在文化比较中学会理解、尊重、包容,体现不同而和,并根据自己的生活喜好选择影响自己后续学习、生活、工作的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里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公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参与的、积极的加拿大人。相互尊重应被视为多元文化社会中加拿大人的基本素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特别是对相异文化的欣赏、包容和尊重,通过文化的相互尊重为文化间的互惠合作提供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各民族人口更大范围、更高频次的迁徙和流动,必将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融。由于随家庭迁徙和流动的儿童和青少年进入流入地学校就读,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学校便成为多元民族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典型缩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学校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文化认同、文化共生及文化内化三个层面。学校多元文化交融的路径有四:调动多方主体,营造多元包容环境;倾注人文关怀,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萃取民族文化营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走向共生。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是西方第一个承认文化多元化的国家,1988年颁布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标志着加拿大正式成为一个以多元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进入20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化对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都造成了的一定程度的冲击,对于像加拿大这种多民族国家,全球化所造成的冲击更是难以估量,因此讨论研究全球化趋势下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袁冲 《江苏教育》2011,(6):48-50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因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而产生的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与价值选择已经成为每一所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要建设的学校文化,应该是具有新时代气息、现代化特征和直面当前教育改革的学校文化。笔者以为,包容、创新,将是对此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好解答。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多元文化杂烩的国度,1990年被联合国发展计划组织评为首位最适合“人类生长”的国家.这与加拿大人始终尊重多元文化,关注多元文化教育有很强的相关.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的民族教育有很大相似性,因此可以从异国的经验中求得当前中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完整内涵是双语框架下的多元文化政策。其特别的内容特征折射出加拿大复杂的族群关系和政治难题。加拿大版本的多元文化政策是加拿大联邦自由党总理特鲁多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为应对魁北克政治分离主义的挑战并谋求最终化解这一政治难题而出台的战略国策。移民族群和原住民在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出台中所起的促动作用,不宜过分夸大。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育□刘丽红加拿大是世界上民族成分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元文化主义是加拿大人的骄做。自1971年10月8日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联邦政府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来,多元文化是加拿大多彩组合的整体的一部分,多元文化教育(mkicultIJra...  相似文献   

13.
在烟波浩淼的骆马湖畔,有一所与年轻的宿迁市一同诞生、一同成长起来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宿迁市实验学校。宿迁市实验学校的办学者们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中汲取营养,提炼出了学校“包容”品质。他们从主体包容、经验包容、价值包容、环境包容四个层面研制“包容教育”的内容,从认同差异、尊重多元、协同发展三个维度解读“包客教育”的内涵,以“理解”与“感激”作为“包容教育”二大基石,构建了“包容教育”的实施体系。旨在张扬人的尊严与个性,营造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校文化,寻求学生的最佳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培育学生文化共生观成为课程目标。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影响下形成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理解、关怀、包容,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自身行为的态度倾向与价值判断。以文化共生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其理论基础,并且课程培育学生文化共生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学校培育学生文化共生观的策略应该围绕着课程改革、教师素养和学生自觉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论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制学校制度的生与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文化特征,加拿大民族可以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人群为原住民,第二类人群由英、法两大宗主国的民族组成的多数民族,第三类人群为后来的移民.在加拿大建国的历史上,这三类人群的相继接触与交往,使原本自然发展的土著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本文在加拿大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的脉络中,梳理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制学校自产生到消亡的历史发展过程,评价这种学校教育制度对原住民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对原住民子女造成的身心伤害.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必然产物.在多民族、多元文化存在的格局中,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理解和冲突是长期存在的,影响着双语教育制度的设计与变迁,使双语教育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教育形式.双语教育在对主流文化的追求,对本民族文化的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双语教育有助于包容不同文化价值的新型人道主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虽然只有近150多年的历史,但却拥有一流的教育体制,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入学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多元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和政策,使加拿大在世界高等教育里独树一帜。尤其是魁北克省的高等教育,因与众不同的历史和令人瞩目的语言政策,充分显示了多元文化下的教育特征。  相似文献   

18.
客闳和"留美幼童"留下的遗产,当前最值得大力弘扬的是包容精神.包容精神来自以儒、道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宽厚、包容、和睦、友善的精神,在国际上是少有的.但是,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给予中国文化沉重的负担.直到160年前一批一批留学生走出国门,才开始从西方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新思潮得以传入中国.留学生是包容精神的天然载体,他们的包容精神,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过去需要包容,是为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今天呼唤包容,是为了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然而,包容不是不问是非,其实质是"和而不同".包容是有前提的.中国留学生在面临藏独施暴、奥运圣火遭袭等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的大义凛然、和平、理性的态度和言行,维护了中国主权,伸张了正义,把爱国主义和包容精神结合起来.为了实现政治民主化,营造和谐社会,发展先进文化,中国留学生所拥有的包容精神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族群关系的演变史要置于美国国家发展史的背景中予以详细考察,制度发展与战争促进了各族裔走向包容,这有助于美国联邦政府赢得战争的胜利。族群包容与世界各地移民人口比例的变化使多元文化成为美国社会的现实与官方政策,因此,多元文化政策是美国不同族群关系相对和谐的反映而不是推动因素。但个人主义、"机会平等"和联邦制不足以根除美国的族群矛盾,多元文化政策难以掩饰美国社会固有的族群分歧。  相似文献   

20.
五溪文化内涵丰富又独具特色,是汉文化、楚文化、越文化、洞庭湖区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历代五溪人共同创造的一种多元、包容的复合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