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飞龙 《收藏》2007,(3):25-25
回顾中国艺术品市场所走过了的十多个年头,我们看到了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蒸蒸日上,看到了艺术品古玩商人的发达。然而,在大好形势下,我们也看到,高雅的艺术品有时只不过是一个被炒作的筹码,而有些价值低下的,只要能靠上艺术品之名,买进卖出只要能盈利,就被认为是最好的艺术品。由于评定艺术品的价值标准错误,而导致艺术品收藏的现状更为复杂,这正是艺术品市场初级阶段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2.
赵榆 《收藏》2007,(7):180-182
作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香港文物艺术品市场对于中国文物艺术品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进入21世纪,香港文物艺术品市场年成交总额屡创新高,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成交纪录被不断刷新,使得香港文物艺术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领跑世界市场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3.
季英伦  李忠斌 《收藏》2008,(9):18-19
自2003年以来.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国艺术品开始受到全球的追捧。根据最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资料,2007年度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约236.9亿元.2006年度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是168亿元,较2006年增长29.10%。热钱往哪里去7大部分行内人士持续看好2008年的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与此佐证的是.经济发展催生了国内新富豪和中产阶层的形成.而消费和收藏艺术品,正成为这个群体新的时尚和主张。  相似文献   

4.
贾廷峰 《收藏界》2010,(11):34-38
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行情的日益看好,艺术品投资日趋火爆,在艺术品市场上,拍品天价迭现,拍卖行的成交额也屡创新高,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然而同属于艺术产业链重要一环的画廊却显得低迷而惨淡,二者的境遇可谓天壤之别。处境尴尬的中国画廊?  相似文献   

5.
赵榆 《收藏》2006,(4):140-143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2006年的形势究竟将如何?综观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十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认为当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进入第二个发展高潮之后的平稳发展时期,这是收藏家入藏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6.
《收藏》2007,(6):180-181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沿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艺术品流通的新型规则正在逐渐形成,同时市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日渐显现:一方面艺术品价格混乱,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艺术家为应酬所累而又难以确认作品价值,无法确保收益。故改变中国艺术品价格混乱的局面,增强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梓荃 《收藏界》2011,(10):106-107
据法国艺术品信息公司Artprice最新统计表明,2010年中国占全球艺术品销售额的33%,超过美国的30%,位列第一。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取得了接近300亿的市场份额,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超过500亿。照这样的情形来看,显然中国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市场。  相似文献   

8.
薛宣林  朱同 《收藏》2007,(1):32-33
中国画最佳投资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中国画投资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艺术品市场与世界接轨的问题。有数据表明,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5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就会自然启动。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自1992年以来,一直在为数不多的人参与下,不愠不火地进行,可到200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中国画市场突发火爆行情,很多人将上涨的原因归于股市低迷、房地产热退潮,其实,根本在于中国国民收入提高后的必然趋势。如2005年,上海、北京的入均国民收入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艺术品市场渐入佳境,参与艺术特别是中国画艺术品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因缺乏投资知识而欲投无门,当前困扰中国画投资的根本问题,除了赝品之外就是投资方向迷茫。对资本而言,正确的决策是成功的关键,掌握正确的投资方向,就可确保资本价值的最大化,中国画最佳投资方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15,(3):16-17
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兴旺势头,是历史上所罕见的。这自然是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国人生活富裕度的大幅提升所催生的,也与信息化的媒体和公司规模化炒作不无关系。尤其各种公司的大规模资金投入艺术品市场,加上各个阶层的人怀着各种动机和目的,介入艺术品收藏市场。有人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为收藏而收藏;有人是想通过艺术品收藏,使艺术品能得到保护和文化传承;有的艺术家为了通过收藏艺术品的过程,品赏艺术品的  相似文献   

10.
董凡 《收藏界》2012,(2):15-15
回望刚刚过去的2011年,不禁感慨万分,过去的一年,对于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来说是极其不寻常的一年,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的一年。万众瞩目的收藏界年度"十大事件"及"十大人物"的评选亦尘埃落定。十大事件又将我们带回到波澜起伏的2011年……首先,近年来如火如茶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9,(3):187-187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波及中国艺术品市场,各大拍卖公司’08秋拍普遍成绩不佳。如何重振艺术品市场,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下收藏,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历来是艺术品市场的一线市场,在各地艺术品博览会纷纷推迟和取消的情况下,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艺术品收藏博览会逆势登场,将于2009年4月30日至5月3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7,(7):184-185
为盘点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年度总体发展状况,引领市场投资导向,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建立一个科学权威的、梳理有序的、规范严谨的行业排行榜平台,科学填写中国书画市场大盘“晴雨表”,由“中国艺术品行情指数”的制订发布单位——中国艺术品行情指数监测发布中心与中国收藏第一了“中国艺术市场年度(2005-2006年)书画家排行榜”评选活动。本次评选以数据为准,  相似文献   

13.
李毅民 《收藏》2007,(3):22-22
新年伊始,200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烽烟仍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为厘清当前艺术品市场复杂的脉络走向,我们约请了四位对艺术品的收藏、投资深有研究的专家,请他们对画廊业、拍卖业和艺术品收藏领域的症结进行梳理,考量其宏观前景,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1,(3):I0009-I0015
对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来说,2010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持续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年。 从2009年开始,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进入“亿元时代”,而且,亿元拍品主要集中在书画门类中。2010年,蓬勃高涨的势头持续向上,给市场带来巨大鼓舞。  相似文献   

15.
陌北 《收藏》2006,(4):138-140
2005年国内艺术品投资热带来的拍卖市场的进一步火爆。从各大拍卖行可观的成交额和拍卖会的动作情况及发展态势可以看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向超级拍卖会融合。  相似文献   

16.
张少华 《收藏》2007,(3):174-177
近年来,中国油画在国际和国内中国艺术品市场异军突起,无论在成交量还是成交额上都显示出比中国传统书画更为惊人的行情,引起收藏家们的密切关注。在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盘整时期,  相似文献   

17.
赵颖 《收藏》2001,(3):81-81
朵云轩2000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掀起了本世纪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后一轮高潮,令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为之一振。该次拍卖会总成交额2500余万元,总成交率65.3%。  相似文献   

18.
岳岩 《收藏》2011,(10):I0040-I0042
《收藏·趋势》:您觉得中国古董在美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孟斐:在美国。中国艺术和古董市场的确很活跃。美国人喜爱和欣赏中国各个时代的艺术品,从汉代以前到当代。美国人普遍喜欢中国文化。从购买中国艺术品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美国的中国艺术市场是很健康的。  相似文献   

19.
陈亚民 《收藏》2006,(2):46-47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而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新一轮的艺术品投资热潮席卷中华大地,介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和收藏者越来越多,而徘徊在艺术品市场外的人则更多。  相似文献   

20.
王昆 《收藏》2007,(10):174-174
近期,民生银行推出了国内首家参与艺术品市场交易的资产管理产品,这款名为“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理财产品——“中国现、当代艺术品板块”于7月18日进入封闭期,并在民生银行高端客户范围内进行了一个月的募集活动,募集资金将按照一定比例投资于中国现代书画和中国当代艺术品。至此,银行与国内艺术品市场联姻的序幕就此拉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