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列炮纵横谈     
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象棋大师黄少龙编著的《列炮纵横谈》,已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四川省新华书店发行。该书阐述了古代至现代“列炮局”战略战术的发展过程,在总结古今名手200多盘典型对局的得失基础上,提出了“列炮”20种局型的攻防体系,是当前论述“列炮”布局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专著。该书棋文并茂,论证严谨,堪称一部上乘作品。兹选介部分章节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象棋大师赵庆阁编著的《列炮新编》一书,近日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继《象棋布局大全》(马类)之后的又一力作。由于列炮是一种对攻性很强的布局,深为大刀阔斧、擅长对  相似文献   

3.
后补列炮是一种对攻性很强的布局,它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众多棋手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各路攻防变化与实用价值逐步得到了验证与肯定。尤其进入21世纪,后补列炮局经常被棋手在全国各种大赛上使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全国象棋个人赛最后一轮,新科状元洪智倚仗此阵力克强敌而一战功成,更使后补列炮局大放异彩,笼罩上了一层炫人眼目的神秘光环。如今,令很多棋迷大感兴趣的是,历经五十载岁月长河涤荡洗礼的后补列炮,是怎样一步步从当初的偏门布局跃升为当今后手攻坚利器的呢?我刊经过近三个月的积极筹备,终于从上期隆重推出这一大型选题策划。按年代脉络分为五个段落,首先以断代文字为引言,采用对局评注与布局研究相辅相成的包装形式,对历年大赛中出现的精彩对局、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变化做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将五十年来后补列炮布局的发展历程,客观而真实地展现给广大读者朋友。此外,特别要感谢叶中、郑平平、王允余、季如富及陈日旭等棋友的热心支持。  相似文献   

4.
《棋艺(象棋版)》2006,(4):19-19
后补列炮是一种对攻性很强的布局,它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经过众多棋手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各路攻防变化与实用价值逐步得到了验证与肯定。尤其进入21世纪,后补列炮局经常被棋手在全国各种大赛上使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全国象棋个人赛最后一轮,新科状元洪智倚仗此阵力克强敌而一战功成,更使后补列炮局大放异彩,笼罩上了一层炫人眼目的神秘光环。如今,令很多棋迷大感兴趣的是,历经五十载岁月长河涤荡洗礼的后补列炮,是怎样一步步从当初的偏门布局跃升为当今后手攻坚利器的呢?我利经过近三个月的积极筹备,终于在本期隆重推出这一大型选题策划。按年代脉络分为五个段落,首先以断代文字为引言,采用对局评注与布局研究相辅相成的包装形式,对历年大赛中出现的精彩对局、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变化做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将五十年来后补列炮布局的发展历程,客观而真实地展现给广大读者朋友。此外,特别要感谢叶中、郑平平、王允余、季如富及陈日旭等棋友的热心支持。  相似文献   

5.
这是2008年第三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专业组第一轮比赛的一盘对局。 至此形成仙人指路转左中炮对卒底炮飞左象的布局体系。这一布局,红方采用稳步进取的战术,可以保持小先手,很容易发展成无车棋,双方将较量马炮残棋的功力。  相似文献   

6.
“金钩炮”主要用于对付进兵局(见周德裕和钟珍的实战对局),当代棋手把它移植来对付飞相局,这是象棋布局的又一新发展。金钩炮应飞相局,有左金钩和右金钩两种,它们的子力结构虽有不同,但炮方的战略意图都是把子力更大程度地集中于一翼,伺机向对方的7路或3路进行反击。下面根据实战局例进行归纳,对  相似文献   

7.
这是2013年QQ游戏天下棋弈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第22轮的对局。1.炮二平五 马8进7 2.兵七进一 卒7进1 3.马二进三 车9平8 4.马八进七 马2进3 5.炮八进二………… 中炮巡河炮缓开车布局是特级大师万春林所擅长的布局。以中炮巡河炮缓开车对屏风马,先走方布局稳健,可以有小先手。  相似文献   

8.
江西陈孝堃(先和)山西张致忠 (1976年6月12日弈于兰州) 中炮对后补列炮这是1976年全国象棋个人赛预赛的一盘对局。 1.炮二平五马8进7 2.兵三进一车9平8 3.马二进三炮2平5 4.车一平二炮8进4 5.马三进四炮8退2(图)  相似文献   

9.
孙志伟、刘海亭著《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一书已经脱稿。该书共分四章、十二节,系统地、全面地介绍了“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这一布局阵势。阐述了各种攻防战术手段在布局中的得失,变化详尽,着法新颖,结论精辟。是一本技术性强、质量较高的布局专著。下面介绍其中几局,使象棋爱好者们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10.
第十二局参考对局广东吕钦(先胜)广东庄玉庭(1995年12月24日弈于顺德)过宫炮直车对挺7卒 20世纪90年代,为了弘扬和发展过宫炮这一古老布局,在著名棋艺活动家顺德孔广锡先生组织策划下,在顺德上涌村成功举办了1995年第3届上涌杯过宫炮棋王邀请赛!本局是全国素有“快马飞刀”之美誉的广东特级大师吕钦与广东庄玉庭(2000年获“巨丰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冠军和第2届新名人象棋电视快棋赛冠军,同年晋升象棋特级大师)的精彩交锋谱.  相似文献   

11.
为了象棋事业的发展,满足象棋爱好者的愿望,由蜀蓉棋艺出版社组稿的《象棋现代布局丛书》,将在今明年内出齐。这套丛书共分十二类,约30本,丛书重点介绍当代象棋最新布局法,通过对各种布局来龙去脉演变过程的分析,从理论上概括其优劣得失,并力求提出发展的趋向。可以使读者掌握当代象棋布局的最新信息。由刘海亭、杨典购位多产棋谱作者合著的帅炮过河乍对屏凤马左马盘河》一书巳经脱稿。该书共分两大邻分计六章,共列出88局式,重点介绍这一布局的各种最新阵式变化和攻防要点。下面节选其中部分内容,使象棋爱好者们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12.
第一局 中炮急冲中兵VS贴将马 “中炮急冲中兵对贴将马”战术经几十年的厮杀征战,依然是最惊险拼命的布局武器之一!2014年荪湖杯·决战名山全国象棋冠军挑战赛,王天一与郑惟桐两大高人相遇,展开淘汰赛生死之战,外星人王天一以中炮急冲中兵拼命,四川小将飞刀出鞘,从而演绎出一场惊险搏杀的全新布局大战.  相似文献   

13.
五六炮是20世纪80年代萌发的新兴布局战术,曾于1992年全国象棋个人赛遭到屏风马的狂踢而逐渐陷于低潮.但是近些年五六炮过河车焕发青春东山再起,成为抵抗屏风马进7卒的重磅武器,尤其全国象棋冠军们站在潮头领衔主演,把五六炮对屏风马的争斗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4.
棋书鉴赏     
《棋艺(象棋版)》2015,(3):76-77
《象棋冷门布局探秘(第一辑)》作者:梁文斌大师定价:53元页码:236页邮购电话:13654652434QQ:459430050简介:为什么冷门布局会得到棋手尤其是国外棋手的青睐呢?是因为冷门布局的一个"冷"字,足可说明是不引人注意的布局战术。一般认为专业棋手的象棋理论水平较高,兵书战策尽在胸中,比赛中为了弥补布局差距,冷门布局就成为理想的主战武器。本书取自棋坛名家、绿林豪杰、业余精英的比赛实战对局,并详尽分析中炮对左右叠炮、边炮局、过河炮局、巡河炮局、  相似文献   

15.
车炮神威     
如图,取材于1994年全国象棋个人赛于幼华与陶汉明之战。车炮仕相全对车马卒单缺象,在看似“和局”的情形下,红方巧运车炮,妙手攻杀,构成一则精彩的实用残局战例。  相似文献   

16.
这是联赛第11轮,上海队特级大师孙勇征对今年加盟四川队的象棋大师武俊强的一盘精彩对局。1.炮二平五…………孙特大布局好,此番摆上中炮,显示了很强的求胜欲望。  相似文献   

17.
九四年全国象棋个人赛于十月五日至十五日在湖南古城郴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棋坛精英各显神通,顽强拼搏,弈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对局,尤其在布局上有较大突破,新变化新构思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象棋布局领域。下面介绍仙人指路对卒底炮的几路变化,与象棋爱好者共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布局是当前棋坛上正在深入发展的一种布局阵势,在第四届嘉丰杯象棋王位赛的53盘对局中就有8局是以“仙人指路对卒底炮转右中炮对右中象”的,约占全部对局的15%。下面就以8局实战为基础来看这种布局的发展趋向。1.兵71炮232.炮25象353.马23仙人指路对卒底炮转右中炮对黑飞右象布局是目前流行的布局之一。现红进右马似乎露出破绽,诱使黑方冲3路卒,然后利用对方保卒之机出动子力,谋取先手。这种战术是在浙江刘忆慈前辈改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以往还有走车11、马89、炮…  相似文献   

19.
甘肃钱洪发(先负)江苏戴荣光 (1978年9月18日弈于郑州) 中炮对后补列炮这是1978年全国象棋个人决赛第9轮的一盘对局。 1.炮二平五马8进7 2.马二进三车9平8 3.车一平二炮8进4 4.兵三进一炮2平5 5.兵七进一车1进1 6.马八进七车1平8 黑方迅速将横车移往8路,准备对红方右翼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20.
车炮仕对车双象在象棋残局中,具有攻防特点突出、技巧性高、复杂多变、实用性强等诸多特点,亦属高难实用残局之典例。关于这一残局,有两种研究结论:一、黑车被红炮束缚牵制,其结论是红胜。二、黑车没有被红炮牵制,其胜负和结论受双方子力位置及实践中时间因素的制约,尚属不确定结论。《象棋世界》2009年第2期第32页刊发了范大立先生的"象棋残局盲点百例"第87局,"车双象巧和车炮仕"。该文作者认为"帅与象分在两侧红车炮方可胜"该局作者认为如图(87)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