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中梧桐意象的家园意义十分鲜明,主要表现在梧桐易种易活,材质优良,又含祥瑞之意,古人常在庭院、井旁栽种,故成了诗人笔下实体家园的象征;梧桐具有高尚的君子品格,由梧桐制作而成的丝桐又有修身养性的重要功能.故诗人常在梧桐或丝桐上寄托精神、情志,梧桐成了诗人精神家因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夜书所见 这是宋代著名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中写羁旅他乡的诗人夜不成寐,看到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感到江上寒风袭人,一股离愁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3.
诗歌中许多具有高洁品性的自然物常被用来比喻品格高尚的君子,唐诗中的梧桐意象也不例外。梧桐具有高洁的自然品性,常用来比喻君子的才德;梧桐制的琴是君子修身养性的伴侣;梧桐与其它意象的组合以象征君子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中文自修》2005,(12):32-33
泪水·雨水 ■穆慧娟 玫瑰花开的季节,天空下着雨,天使流着泪…… 我爱雨,喜欢坐在窗旁,看窗外的雨静静地下;喜欢站在梧桐下,闭上眼倾听它的心声;喜欢用心去享受那一份难以言表的心情;喜欢不打伞,在雨中散步,因为只有在雨中,我才感觉到自己的快乐。 女孩的心情像一首诗,优美而富有内涵;女孩的心情像一片云,轻盈而淡美;女孩的心情像一首歌,感人而令人回味;又因为女孩的心情似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1,(28)
梧桐:凤凰来仪,无此不栖 如果要评选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植物,其中必然有梧桐. 古人说,凤凰“非梧桐不柄”,于是为梧桐写了好多美丽的诗句.《诗经》有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古书中只要出现好琴,几乎都是梧桐木做的.唐代聂夷中有诗赞:“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须知淡泊听,声在无声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中的梧桐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梧桐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植物意象。在先秦典籍中,梧桐与美好的人格潜息相通,后来发展成人格象征符号。梧桐是上好的琴材,故成为与古琴相关的意象、典故,加上文人操琴寄托心声,琴声的涵义又投射于梧桐。文学中悲秋主题,也与梧桐相联系。梧桐还与爱情有关。佛教传入中土之后,梧桐成为佛门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美丽     
偶尔在秋日的校园,看见操场边的梧桐被风折磨得只剩下了层精瘦苍劲的躯干,我常常有些隐痛的感觉。常常想起草长莺飞时,梧桐绿意盎然的生机;常常回忆起夏花绚烂时,梧桐叶轻舞飞扬的倩影;梧桐的蓬勃之美,就淋漓在那片快乐的阳光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用以识坟。古代墓地多植松柏与梧桐,东汉仲长统《昌言》:“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坟。”如《乐府诗集·平陵东》:“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二、“丝桐”并称,指代乐器。梧桐,材白色,质轻而坚韧,可制琴瑟等乐器。汉代枚乘《七发》诗中所写“龙门之桐”就是为了证明梧桐宜制琴瑟。再如王粲《七哀诗》:“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自居易《废琴》:“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陆贽《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烟霭遥迷  相似文献   

9.
诗眼     
考点分析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即一句或一首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就词性来看,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两句中,“凉”表面写“床凉”“天凉”,其实是写“心凉”,写心境的孤寂;“缺”表面写“树有缺口”,其实是写“人有缺憾”。“凉”“缺”二字弦外有音,一语双关,明则说此,暗则说彼,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心中无限的落寞与无奈。  相似文献   

10.
梧桐     
梧桐舔着春雨泛起绿的波澜我踮起脚尖想摘下那季节的容颜可是我触不到那最美的一片夏给梧桐涂抹浓妆梧桐咯咯一笑抖下满地阴凉我倚着树干吟一句诗放在空中风也芳香梧桐@张雪媚$湖北松滋一中 @张兴武$湖北松滋一中~~  相似文献   

11.
梧桐     
梧桐舔着春雨泛起绿的波们我璐起脚尖想摘下那季节的容颜可是我触不到浦最美的一片夏给梧桐涂抹浓妆梧桐咯咯一笑抖下满地阴凉我依着树干吟一句诗放在空中风也芳香(指导老师张兴武)梧桐@张雪娟$湖北松滋一中~~  相似文献   

12.
关秀娟 《甘肃教育》2014,(14):96-96
正"小时种梧桐,桐叶小于艾。簪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霎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大复何怪!还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这是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李渔(1611—1679)十五岁时写的一首《续刻梧桐诗》(简称《刻桐》),收人他成年时的小品文《梧桐》中。文中写道:"予垂髻种  相似文献   

13.
整理旧书籍时,发现了这张照片,勾起我万千思绪。这张照片是师范二年级时和同学一起去郊外玩时拍的。看,远处梧桐花挂满树枝,近处麦苗青翠碧绿,中间是充满自信的我。记得那天下午,望着满树梧桐花,我写了一首小诗:一串串梧桐花是一串串紫色的风铃随风飘荡却不曾有清清脆脆的铃声一串串梧桐花是女孩美丽的头饰女孩爱炫耀就把它高高挂在树上静静地思考慢慢地散步渴望和梧桐花达成心灵的默契让它变成我笔下一首首雅致的小诗这首诗发表在校刊上。看着散发油墨香的小诗,从此,我喜欢上了写作。夏天,学校的宿舍没有电扇,即使坐着不动,也挥汗如雨。同…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2,(Z3)
【构思】文章先写读梧桐,读出多种感受:由黄叶的沙沙作响慨叹其韶华流逝;由斑驳沧桑的面容,感伤其孤寂落寞;由任凭风凋雨蚀,赞赏其淡泊从容。作者由观赏梧桐产生的不同感受联想到世界的千变万化,人生的丰富多彩,关键要正确地面对这些变幻的景象。失败时,要坚信成功就在脚下暗藏。遇到艰难险阻,要鼓足勇气,勇往直前,不要迷失方向。人生的道路多种多样,我们终需酿好自己的梦上路,去体验求索,义无反顾。窗边,有一棵梧桐。那个秋日,夕阳红得怪异,似要滴出鲜血。独坐屋中决定读一读梧桐,读它的哲学,它的人生。一阵风吹过,树…  相似文献   

15.
薛涛是唐朝中期的名女诗人。这首题为《井梧吟》的诗,据说是薛涛八、九岁时与她的父亲薛郧合作的。有一天,父女俩坐在院子里,父亲指着井旁挺拔的梧桐古树,随口吟出一联:“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要薛涛续成一首诗。于是薛涛应声回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就成了上面这首《井梧吟》诗。  相似文献   

16.
秋雨潇潇。几阵雨后,秋,又回来了。看,校园里,棵棵梧桐轻盈盈的,在秋风中卸落了一身的装扮;迟开的桂花,娉娉婷婷的,在秋风中散发着馥郁的香气。  相似文献   

17.
浅谈"诗眼"     
写诗有"诗眼",填词有"词眼".诗眼、词眼是指一句或一首诗词中最精炼传神、使全首诗词更生动形象、更富有生气的一个或几个字.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说,"片言而明百义,坐地而驭万里",说明了锤炼诗眼的重要.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微云、河汉、疏雨、梧桐,均是平常之物,而诗人把这四种物象由两个动词巧妙地串连起来,组成一幅静谧清幽的秋夜画面."淡"、"滴"二字就是诗中之眼,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第一步:读诗应知诗家语古诗词鉴赏的第一步就是应该读懂诗歌,诗歌的意思读不懂就谈不上鉴赏。例如上海某年的高考题要求考生将杜甫《秋兴八首》中的两句诗按一般的语法结构加以调整,这两句诗为“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乍看起来,这两句诗既没有生僻的字眼,也没有古奥的知识典故,可是连读起来就是不知所云。其实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倒装的句式,按照一般的说法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杜甫在这首诗里主要是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稻是被鹦鹉啄余的香稻,梧桐是被凤凰栖老…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领域,自古以来诗一直被视为最高形式。诗,作为文学艺术的骄子,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唤起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生活中,青少年总是把诗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以致往往超越了文学艺术的范畴,而用诗指称人类社会精神领域中的某一最高境界。如:月光下漫步在幽静的林荫小道,便说走进了诗的境界;青春岁月称之为诗一样灿烂的年华;优美动听的音乐如诗一般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20.
前生是树     
桃桃 《师道》2003,(1):40-41
前生的我,一定是棵树,一棵参天如华盖、婆娑如天幔的树。否则今生不会触目每一株葱翠时,都那么心驰神往。我的生命里挺立着数不清的烟绿,依侬如子,护我如长。那份默契只因前生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窗边就长着一株梧桐,春雨如酥时,常有叶羽探入帘内,叫我细读密密纹脉:谁命里注定守斑鸠;谁命里注定做书签;谁命里注定嫁秋风……时有守灯至更漏的忘我,随葳蕤弥漫,诗意渐上心头,却怎么也吟不出梧桐更兼细雨的清幽。稚气的孩子说梧桐果是“荔枝”,又哪里知道,若真是荔枝,梧桐还会这般飞花自在吗?有几株玉兰溢香在工作的院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