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在厦门大学编写《汉文学史纲要》讲义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时写道:“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  相似文献   

2.
“如果认真翻阅一下《名师讲义》,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是天津古籍出版社社长刘文君2006年接受《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时的结束语。那时,《名师讲义》丛书已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好评,也被业内人士视为天津古籍社的品牌图书。但刘文君或许没有想到,天津古籍还未来得及充分享受“老讲义”这块招牌带来的荣耀,一股“老讲义”丛书出版风就已在图书市场悄然刮起。  相似文献   

3.
台湾已故学人朱维焕先生所著之《国学入门》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是书系先生生前任教于中兴大学,为诸生讲授"国学导读"一课之讲义。因其为讲义,故而整理成书,部头不大,却极其条理有致,一如近人雷海宗先生之《西洋文化史纲  相似文献   

4.
梁武帝是历史上与大学有特殊关系的少数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有长春殿讲义、建同泰寺、改革时刻制度三事,皆与天学史上之中外交流大有关系。这里先谈著名的长春殿讲义一事。梁武帝在长春殿集群臣讲义,是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非常值得注意的事件之一。古籍中对此事之记载见(隋书·天文志上》:逮梁武帝于长春殿讲义,别拟天体,全则周种》之文。盖立新意,以排浑天之论而已。现代学者通常不太注意此事。科学史家因其中涉及宇宙理论而论及此事,则又因上述记载中“全同(周群)之文”一句,语焉不详,而产生误解。以前陈寅格倒…  相似文献   

5.
《英格兰宪政史》只是梅特兰(1850~1906)上课用的讲义,对这部半年之内就完成的作品,他并不想出版。不过,日后这部讲义的出版,不仅给梅特兰的名字增了光,而且也给人类的思想宝库添了彩。作为19世纪英国一位思想精深的法律大家,梅特兰在1888年4月完成的这部讲义正如译者所言,是一本极好的宪法入门书。它让读者在历史的纵深中把握英格兰宪政的脉络,了解英国宪政的基本原则是如何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论人民的报纸-1946年初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话》是范长江1946年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新闻讲义.抗战胜利后不久,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工作者从原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地——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向苏北重镇淮阴进军.9月,淮阴解放后的第二天,范长江等人进入这座古城接收敌伪印刷厂,重建新华社华中分社,筹备《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出版和筹建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新专的筹划工作由谢冰岩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7.
李零 《出版参考》2007,(11):6-7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村,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开了《论语》课。课分三个班.我教其中一个班。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两个学期。一学期讲半部,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这部讲义,就是根据我上课的记录整理而成。借这个机会,我把《论语》系统读了一遍。受教育的.首先是我自己。所谓讲义,其实是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8.
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第九卷收入《汉文学史纲要》一书,并加说明云——本书系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这份说明写得很客观。现在的问题在于,因两版全集都采用而相当流行的《汉文学史纲要》这个书名,是否恰当,是否有必要加以改动曾有人以为很不恰当,应改为《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其理由,或说是“按此书名大谬,不合鲁迅之本意。鲁迅原写书名是《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古代’二字有特定含义,指从原始社会到汉代以前……‘汉’即汉代”(《对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若干校勘》,《绍兴师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经学概论讲义》鲜为人知,有关记载也有不实之处。作者从有关文献记载出发,又经过亲自访查,考证其书写作时间、经过,以及印制讲义和孙晓野《笺证》事实。  相似文献   

10.
最初知道《敦煌学十八讲》这本书,是在去年新秋。一次李零老师闲聊中说到荣新江先生又有新书面世,问我是否看过,因与自己的教学领域有关,我自惭孤陋,急忙找来拜读。当时的想法,无非是看看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新信息,也了解一下相关学科的教学思路。不想一经开卷,竟油然生出许多感慨。 就基本性质或撰述初衷而言,《敦煌学十八讲》是一部以高校历史系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授课讲义。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云,“撰写敦煌学讲义是一个新的探索”,在这部书及与其面世时间相仿  相似文献   

11.
解放前,因家境一贫如洗,我频频辍学。后谋得一席工读生位置,给学校刻写讲义,免交学杂费,才勉强读完初中。家乡解放就参加了工作。那么我在校期间学业很差,后来怎么会成为一名优秀通讯员的呢?说来话长。1956年9月上旬的一天,我刚刚调到徐圩盐场就碰上了一场大海潮,与徐圩盐场机关驻地徐圩镇仅一河之隔的边陲小镇泽桥镇被大海潮淹没了。次日,原《淮北盐工报》记  相似文献   

12.
位于厦门经济特区的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是厦门大学附设的一所人类学专科博物馆.厦门大学是四个经济特区中唯一的直属国家教委会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是解放后由中央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也是与人类学的教学、科研密切结合的专科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于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曾在厦门大学工作、战斗过四个月,其间和厦门大学图书馆及其馆员,发生过密切的关系。当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时,让我们回忆先驱者的光辉业绩,是很有意义的事。鲁迅应厦门大学邀请,于1926年9月4日至厦大执教,超先暂住于厦门大学院生物学楼一间陈列所空屋里,后因举办国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展览,于9月25日迁至厦门大学图书馆楼(又称集美楼)上西侧一间原用作教室的房  相似文献   

14.
裴艳 《中国出版》2022,(19):67-71
法学讲义是清末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基本教材,受国家政权的更迭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法学讲义的编著出版经历3个阶段的发展,每一阶段都具有不同特征。法学讲义编著出版活动中反映出的出版与教育的关系、商业出版机构的作用以及知识生产断裂与承继的问题值得研究和省思。  相似文献   

15.
李展 《东南传播》2014,(1):30-31
<正>《东南传播》学刊是福建省惟一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各位教师、学者的重视。欣闻学刊计划于近期诚邀两岸学者共建"海峡传播"研究专栏,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事台湾媒体研究的几位教师以及经常合作的一些台湾学者就"海峡传播"研究的今夕与未来进行了讨论,祝愿《东南传播》学刊把这一专栏办成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社会价值的两岸学术交流平台,大家讨论的意见由我总结整理如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教授从促进海峡传播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提出了看法。他认为,"海峡传播"是两岸交流中最重要的项目,因为两岸隔绝几十年,最需要通过传播增进了解,建立互  相似文献   

16.
《文字学概要》引书指瑕蔡永贵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裘锡圭先生的学术著作《文字学概要》(以下简称《概要》),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一本文字学著作,也是近些年来我读得最多的一本书。早在读研究生期间,此书还未正式出版,我就曾捧着讲义本《概要》,先后在西安和北京两次听...  相似文献   

17.
知识与趣味     
“活页文选”的产生,最初是为了解决学校国文教师编印刻写讲义的麻烦,二十年代上海开明书店印行的“活页文选”,起初称《开明国文讲义》,书店用铅字排印自然比教师们的油印讲义要清晰而规范,加上价格便宜,不比油印贵,编注又十分精当,所以很受欢迎。后来北新书局也出了“活页文选”,两家各以自己的店号命名,于是就有了“开明活页文选”和“北新活页文选”。 这两家书店当时都很有名望,“活页文选”的选  相似文献   

18.
《四书直解》文本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在其讲章阶段,即《四书直解》的生成阶段,由侍读讲官分章撰写的讲义,在上呈皇帝御览之前,均由内阁改定,此阶段文本改动较大的是经筵讲章中对“帝王之学”的论述,这是其文本凝定的阶段;二是在其流出宫廷阶段,在科举名人、出版商以科举学子等不同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与其他文本如《经筵指南》《合纂参》《讲义》等组合,使得《四书直解》在流通过程中由皇帝的启蒙读本逐渐趋向于士子的举业之书,这是其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组合的阶段。两种不同的书籍流通空间、文本权力话语持有者的变化以及阅读接受主体的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四书直解》文本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李瑞山  金鑫 《出版科学》2015,(4):99-105
教员编发讲义在民国大学非常普遍,这些讲义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打磨日渐精湛,成为最具出版潜质的学术稿本.经民初十余年的积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讲义以多种形式集中出版,构成近代出版史上独特的大学讲义出版高潮.本文从出版史与学科史、教育史结合的角度,以中文学科为中心,通过史料钩沉和文献整理对讲义集中出版现象作一呈现,考察民国出版业对我国现代学术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为研究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的复杂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我与《文物》杂志、中华书局 “文革”羯鼓声高,和弦音寂。大约在林彪出事以后,对知识分子管制较松,但是无事可作,上班看报。我想业馀总得干点什么,以免浪费光阴。我就从头学起中国文物与考古的学问。办法是,以北大的考古讲义为基点,环绕这本讲义读《文物》《考古》等杂志,旁及其他专业书籍,并作笔记。这样念了四五年,除了没有下工地的感性认识,自觉书本知识足够应付考古学专业大一至大四课堂考试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