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阅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技能,通过语篇模式中的最重要的模式之一:提问--回答模式来分析<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2.
杨敬俊 《现代语文》2010,(2):105-106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有位教育家曾说:“中小学教师若不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因此,一节成功的课,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做足功课,花足心思,不仅要讲究“问”的质量,更要讲究“问”的艺术,让师生在课堂提问中碰撞出绚烂的心灵火花。  相似文献   

3.
实施新课程后,我们教师会有这样的同感:无论你怎样认真备课,都不能将教学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充分,课堂或课后,学生随时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那渴望的眼神,那突然的发问,会使你变得手忙脚乱,如何保持清醒头脑,适时恰当地应答问题,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视为“应激”,权且称为“应激回答”。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师生合作评价”是“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研究以口头报告为例,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设计,开展了为时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以探究“师生合作评价”这一新评价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师生合作评价”后,从整体水平上看学生在口头汇报中表现更好,从具体项目上看学生在口头汇报的内容、表达和互动维度均有提高,但在语言维度方面未有明显进步。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践“师生合作评价”是行之有效的,能够提升评价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学文科课堂中"是不是"类教师提问高频出现,本文通过分析语料,将"是不是"类提问分为陈述型和疑问型,后者又可以划分为"有疑而问"与"无疑而问",借助频率统计发现了年轻教师更倾向于使用无疑而问型"是不是"类提问,而年长教师则倾向于使用陈述型"是不是"类短语作为句末后缀,并对其进行原因与作用分析;最后试图构建大学文科课堂教师提问机制。  相似文献   

6.
7.
9月30日,波士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受哈佛大学邀请。青岛啤酒营销总裁严旭在这里为来自哈佛大学商学院、肯尼迪学院,法学院.文理学院及麻省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的众多MBA、博士、教授和访问学者们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演讲。并就经济危机下中国品牌走出去的机会与哈佛大学师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受到了到场师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说明“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提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是信息反馈与矫正的重要手段。而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和教师问两个方面,这里仅探讨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不过,问什么、问谁、如何问,又颇有一些学问。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完全忽视了学生“学”的问题。传统模式的教学大大遏制学生的创新潜能。现代教学提倡师生对话,但如何进行师生对话呢?这就必然涉及到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徐洪 《广东教育》2010,(4):52-53,55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总离不开提问这一环节。师生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反差,构成了教育特有的而且是永恒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加快,不少学生已经不再满足被动地接受知识、观点了,“另类”的思维支配着他们的言行,以致“另类提问”也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都是有关主体属性的哲学认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体现了教育主体观的深刻嬗变,推动着师生关系由对象化领域向交往领域挺进。其中,“类主体”思想奠定了新型教育主体观,“主体间交往”提供了师生沟通的实践机制,“我一你”世界勾勒出师生沟通的现代取向。为了突破对象化语境,迈入“我一你”世界的殿堂,教育主体需要彰显沟通德性、调整沟通姿态、拓展沟通疆域:共树“师道”和“学道”两种尊严,将工具沟通姿态升华为心灵沟通姿态,由片面的知识传授扩展为完整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2.
"我-你"世界: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师生沟通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都是有关主体属性的哲学认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体现了教育主体观的深刻嬗变,推动着师生关系由对象化领域向交往领域挺进。其中,"类主体"思想奠定了新型教育主体观,"主体间交往"提供了师生沟通的实践机制,"我-你"世界勾勒出师生沟通的现代取向。为了突破对象化语境,迈入"我-你"世界的殿堂,教育主体需要彰显沟通德性、调整沟通姿态、拓展沟通疆域:共树"师道"和"学道"两种尊严,将工具沟通姿态升华为心灵沟通姿态,由片面的知识传授扩展为完整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对阅读教学过程的“对话”性质的界定,引起了阅读教学范式的变化,从而必然地引起了作为课堂教学“常规武器”的课堂提问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