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东  杨子平 《新闻实践》2005,(12):42-42
如今,媒体重复刊登(播报)新闻的现象即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对媒体还是对受众都造成了伤害。如何减少媒体内部的资源浪费,优化新闻资源,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媒体必须面对并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 一、新闻同质化损人伤己 新闻同质化现象,使媒体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这必将影响新闻传播的质量,无论是对媒体自身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就够了”。不少读觉得在众多不同报纸中读到似曾相识的报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读的感受反映出一个日益表面化的问题——新闻同质化。显而易见,新闻同质化导致媒体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降低新闻传播质量,最后受害的是媒体自身。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市地报,破解新闻同质化难题,是自身提高办报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报纸产生了巨大影响,报纸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既要扬长避短,巩固发扬报纸媒体的传统优势,又要坚持新闻立报、读者第一、看点第一的原则,直击社会、贴近百姓。《承德晚报》在不断打造精品、加强新闻策划、抓住新闻典型、抓住社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种电视媒体不但在新闻内容中大大加重了民生新闻的分量,同时还纷纷办起了民生新闻专栏。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辽宁卫视的《新北方》、山东电视台的《拉呱》等。其实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民生新闻栏目兴盛的原因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如何避免同质化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本地具有新闻特色的栏目是电视媒体现在亟须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闻同质化几乎成为媒体尤其是报纸的通病,地市报时事新闻的同质化尤其突出。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必须认真面对时事新闻同质化的命题,研究如何将时事新闻进行差异化处理,为读者提供新鲜的、可读性强的、个性化的新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地市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媒体读者定位的日益细分化,一些服务于特殊受众群体的专业媒体越来越多,如《电脑报》、《健康时报》、《体坛周报》等。由于这些专业媒体多是周报(或周二报),虽然在新闻采写上有时间上的优势,但其新闻的时效性无法与综合类日报相比拼。如何做好专业报的新闻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问题单子中,新闻同质化无疑是可以拎出来的瓶颈问题之一。各种媒体纠结在一起集体喧嚣,其结果是受众集体全麻,无辜地裹进被动消费时代。改变这种千台一词,千报一面的现象,不仅仅是传媒人共同面临的,亟待破解的大问题,更是各大媒体间的应对竞争、谋求生存之本。为此,本刊编辑部策划了新闻同质化的论题,请业内人士一起关注新闻同质化问题的存在,客观看待、理性审视同质化竞争中的机遇和风险,廓清思路,探讨同题竞争取胜的策略方式,以期实现对同质化竞争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多元媒体和谐共生的时代,报纸、电视、杂志、网络及手机报齐头并进,通过媒体发展的现状来透视未来报业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日益优化的报业结构促使报业集团必须向多媒体集团发展。仅就《农村报》来说,近两年,已从单一的一张报纸,发展成为以《农村报》为龙头,一报(《农村报》)、一刊(《新农村》杂志)、一网(乡村网)、一手机报(《农民百事通》)的新型现代农业传媒体系。为此,生产新闻的集中度必将大大提高,人力资源复合性使用、节约采编成本,也是必然趋势。一个新闻工作者如何在新旧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发挥出尽可能高的效率与价值,创造出最大效益的新闻采编成果,是摆在所有新闻人面前的最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资源不充足、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媒体能否在竞争中胜出,很大程度取决于对信息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上。对于企业报来说,如何能让有限的新闻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实现新闻资源效益最大化,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平顶山矿工报几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的论述,对主流媒体的新闻采写质量提升意义重大。慢新闻是深度新闻的一种,在《重庆晚报》三年多的慢新闻采写过程中,关于如何提高"四力",笔者有一些经验可供分享。  相似文献   

11.
陈臻 《新闻窗》2009,(2):60-61
今年年初,笔者作为广播媒体记者,有幸被特邀参加由部分民营企业家和南方周末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香港电台、凤凰卫视、大成网、《商界》杂志等媒体在湖南长沙举行的“新闻沙龙研讨会”。与会人员就新闻的本质功能、如何做好当前的新闻、媒体对新闻的分工和要求、民营企业家如何看待新闻、企业如何借助新闻媒体化解当前金融危机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2.
谢明辉 《东南传播》2010,(11):45-47
本文从对《宁夏日报》2008年、2009年新闻评论的客观考察入手,并通过与处于发达地区的《南方日报》相比较,探讨了民族地区最具区域优势的主流媒体——党报在参与市场竞争、满足受众需求中,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有效利用新闻资源来营造主流媒体舆论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由于受到地域性的相对限制,新闻的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这不仅表现在与在当地市场上发行的外地生活类报纸的新闻“同质化”问题,而且还表现在与当地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各种媒体的新闻“同质化”问题。要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就必须防止“同质化”,做自己的“独家新闻”,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的概念渐趋成熟,做足做深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报媒的普遍共识.作为身处基层的纸质媒体,在强化民生新闻的同时,容易出现表面化、琐碎化、同质化等倾向.《海门日报》注重民生新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丰富内涵,拓展空间,提升品质,立足"小民生",着眼"大民生",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去努力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民生内容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题材。以“关注民生.彰显公信”为办报理念的《三峡晚报》,一直倾力于民生报道,并致力于打造“帮办”专栏,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16.
邹凡 《现代视听》2015,(1):77-78
声音是广播的特色所在,如何发挥音响特长,通过音响增强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广播媒体发挥自身优势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报而言,新闻的同质化更为严重。在缝隙中生存的企业报如何在相对狭窄的报道面中发掘更多的新闻点,如何在"四季歌"中找出新的角度,成为企业报新闻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寻找新闻特别之处入手,运用大量实例,阐述了企业报在采编中提炼主题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桂珍 《新闻窗》2013,(5):86-87
“同质化”原是营销学上的一个概念,指同一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出现产品和营销策略的趋同。后来有记者提出报道同质化的问题,使新闻同质化开始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被使用。近年来,由于县级专业媒体数量逐年增多,新闻同质化现象也在加剧。同一时间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百报一版和千台一面,读者能读到的都是似曾相识的报道,选择的余地不大,  相似文献   

19.
张文成 《新闻前哨》2009,(11):78-79
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企业媒体也不例外。企业媒体在企业报道范围有很大局限性、受众对象有很强的针对性等特定条件下.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是企业媒体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来.武钢工人报在强化舆论监督的路径选择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就是突出《内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随着新闻资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新闻同质化现象更加凸显。千篇一律的报道,令受众腻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闻传播的实效。如何正确认识新闻同质化的现象,深刻剖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