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科学地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文章从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三方面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科技是促进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在当前信息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发展正朝着学科分化及综合的方向发展,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性以及交叉性不断增强,使得科技研究并不再是以往强调封闭、分散的个体研究,更加重视团队的共同协作和智慧。科技创新是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地方高校的服务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虽然在国家良好科研环境鼓励下,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我国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组建和培养发展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几种模式,并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1999,(9)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生中进行科技启蒙教育很有必要。按新时期人才素质的要求,我校从整体上加强科学启蒙教育和科技活动工作力度,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一、利用学科优势,强化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贯穿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学科的“探究/研讨”法,无疑起到先  相似文献   

4.
集聚优势学科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建设是根本和基础。无论是建设平台还是组织创新团队,最后都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西北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建校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近年来根据国家“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通过“211工程”学科基础建设和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整合培育优势学科,并充分发挥其聚集辐射作用,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创新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课题,学校科研经费逐年大幅增长,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汇聚优势学科,凝炼特色方向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 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关键是要整合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力资源的有效结合,以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基地为依托,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北京大学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一直以来都在认真组织实施“211工程”和“985计划”,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高等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高校创新团队计划”为重点,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抓住吸引、培养和…  相似文献   

6.
“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是什么为推动相关的重点或优势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培养和凝聚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中国科学院新一代骨干人才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2001年中科院启动了“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依托具有良好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的国家或院重点实验室,组建和支持一批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178-178
“长江学者和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又称“教育部创新团队”,2004年6月启动,是专门面向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计划,旨在加快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跨学科合作,形成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学科领域分为21组,其中第4组资源环境组包括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2011年“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源环境领域入选团队名单为: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谢焕忠在3月28日于重庆闭幕的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上称,高校通过“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进的国外优质智力资源,已经成为助推高校培养优秀创新团队、强化学科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与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积极作用。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生物技术专业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青海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实践效果,以期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今年,教育部将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启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的重点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工程实施中,中央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高校将充分利用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契机,整合资源,加大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大学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组建高校国家实验室,加强学科交叉,完善区域布局,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今年,教育部还将启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计划”,把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吸引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作为高校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素质教育应当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一、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国家对创新体系的重视和布局。国家科学技术部根据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提出并启动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计划;国家教育部相继提出并启动了培养“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和教育界为国家跨世纪工程而作出的重大举措正是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二、“三创”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是创新体系的基础,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当前…  相似文献   

12.
以电子类高职特长生为培养对象,探索并构建一个以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引领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人才能力分析、团队建设、训练项目、创新实训条件和考核奖励等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这支力量的作用并使之不断加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应尽之责。尽管高校已经在科技创新尤其是基础性研究、高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时代的要求相比仍很不够,其中原因之一是高校的科技体制已经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因此,突破体制瓶颈是发展高校科技优势的当务之急。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如何通过改革来融合相关学科的力量以形成多学科集成的攻关团队?如何在改革的同时在重要学科领域搭建若干软硬件环境条件先进的科技平台以显著提升高校的科…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科委昨天出台新一轮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从今年起,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交叉领域创新团队和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至此,上海科技人才培养从个人到团体、从国内到海外,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于群体智慧。”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据对上世纪获得诺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活动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宽广视野的新型人才。随着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工科院校精品课程及专业实验室为重要创新教育平台,以国家级教学团队为科研指导骨干力量,在学生中开展实验室基本训练、教学基地实习和科技创新竞赛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培养新型人才非常必要,对推进教学改革也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守国 《新疆教育》2013,(12):134-134
“十八大”重申“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教育基层的中小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正值当务之急,据此我校继续而长期的坚持科技教育为学校特色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二十一世纪培养最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墨家教育思想调教育与学习的作用,注重科技教育、创新教育和主动精神的培养,对今天“科教兴国”的启迪在于:从力发展教育,必须拥有众多“学有所成”的名师;培养和举荐科技人才,努力发挥教育的作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2010,(10):30-30
我校是一所知名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在“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校致力于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现代科技素质。奚天敬老师的科技创新教育思想正是能体现我校科技教育特色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技工作回望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期。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点,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一、过去五年高校科技工作成绩斐然“十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  相似文献   

20.
加强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浪潮,研究生教育迅速应对新经济、新文化所带来的挑战,把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相结合,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提高广大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实行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跨越式发展,承担科教兴国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