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问陶接受并发展了明清诗坛的性灵说 ,坚持诗歌的审美内涵是诗人自我内在“性灵”、“性情”、“血性”的感性显现 ,强调自我 ,张扬个性 ;以为诗中的性灵来自创作主体、表现对象和二者的天然妙合 ;要写出表现性灵的真诗 ,必须有天才和灵感 ;标举性灵固然是针对“格调说”和“肌理说”而发 ,但其理论旨归是要求文学的个性表现和独创精神 ,来冲决当时儒家正统思想对诗歌的束缚和扭转文坛复古模拟的诗风  相似文献   

2.
张问陶是清代中名的诗人和诗论家,其“性灵”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诗论中“心物感应”和“吟咏情性”的诗歌理论,他强调诗要表现“自我”,抒发真情,反对模拟抄袭和在诗中搞训诂考证,提但清新,自然、天真、天趣的诗风,他的诗论在清代诗坛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探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伤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问陶是清朝中叶乾嘉时代冠绝蜀中的诗人,其诗独抒性灵,讲求自然、天真。诗人一生四度往返京蜀,经长江三峡两次,沿途写下了大量吟山咏水、观风赏物之作,最著名的是摹写三峡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的诗歌,真切自然而空灵,极富艺术特色;其诗歌理论代表了性灵派的文学主张,与他的诗歌创作桴鼓相应。  相似文献   

4.
昔人都把张问陶看作袁枚的信徒,是性灵派的后期传人。其实张问陶与袁枚的诗学观点同中有异,且异大于同:同在都主张独创,抒写性灵;不同在张问陶论诗取径较宽,既主张独创,抒写性灵,又主张为诗要有豪气骨气壮气大气,要关心时务,提倡讽谕,既要空灵,又要沉郁。他的诗论既上承性灵派之长,又纠性灵派之偏,有启龚自珍、魏源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让公安派和袁宏道的名字标炳史册。“性灵”即是“性情”,“独抒性灵”就是特别强调文章要抒写自然天真之趣味,因此并不怎样强调“理”。而有意思的是他的传世之作《满井游记》在充分表达自然天真趣味的同时却是理趣盎然,韵味悠长。这是不是作家创作理论和实践上的悖论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人们经常说“自然之理”、“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6.
苏虹 《天中学刊》2005,20(6):54-55
“性灵诗派”重要诗人张问陶《船山诗草》中所提出的诗论主张与性灵诗派的代表袁枚有诸多不同之处:不仅重性情之真,亦重性情之美善;不仅重诗中有我,更重诗歌反映社会现实;重视人品与诗品。这些诗论是对袁枚诗论的补救与发展。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有:生平经历、地域文化与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7.
张问陶是清代乾嘉诗坛性灵派著名诗人.本文对其纪游诗进行具体而细致的剖析,指出其具有表现祖国南北山川的风姿美,抒发诗人真挚沉郁的忧患情的艺术特色.并论述了这些诗歌沉郁空灵的性灵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问陶是清代乾嘉诗坛性灵派著名诗人。本文对其纪游诗进行具体而细致的剖析,指出其具有表现祖国南北山川的风姿美,抒发诗人真挚沉郁的忧患情的艺术特色。并论述了这些诗歌沉郁空灵的性灵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清代遂宁人张问陶是乾嘉时期性灵派诗人。历来对其研究却不够全面。《张问陶年谱》填补了张氏及清诗研究的空白。该书学术品格高,因而深得国内外的专家赞扬。文章认为:张问陶年谱的事例完备,资料富赡,考核精审,方法扎实谨严,对巴蜀文化、川中文化研究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真”具有很大的概括性、普遍性和与人类心灵相通的灵性,其实质是艺术真实与审美情感的真实性。“空灵”是诗歌自身审美特性及表现形态上的重要特征,是“虚”、“实”的有机统一体。它使艺术形象更具有诱导性与再造性,让读在鉴赏作品时借以拓展知觉、联想的空间,形成一种审美心理环境,使审美效应由此衍生扩展,收到“言近旨远”,“不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天真”说是就诗人思想情感方面立论,“空灵”说是从诗的内在审美特征方面立论,二结合体现出张问陶诗歌美学特征方面立论,二结合体现出张问陶诗歌美学思想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张问陶的诗学思想十分丰富,其诗歌本质论表现为始终重视性情与性灵。关于性情,他的主要观点是:诗发乎情,情触于遇;古人只是性情诗,好诗不过近人情;文章飞动谈忠孝,风景流连写性情。关于性灵,他的主要观点是:不写性灵斗机巧,从此诗人贱于草;墨光都借性灵传,愧我性灵终是我;播弄天机损性灵,空灵不是小聪明。这些观点与袁枚同中有异,又异大于同。  相似文献   

12.
张问陶的诗学思想十分丰富,其诗歌本质论表现为始终重视性情与性灵。关于性情,他的主要观点是:诗发乎情,情触于遇;古人只是性情诗,好诗不过近人情;文章飞动谈忠孝,风景流连写性情。关于性灵,他的主要观点是:不写性灵斗机巧,从此诗人贱于草;墨光都借性灵传,愧我性灵终是我;播弄天机损性灵,空灵不是小聪明。这些观点与袁枚同中有异,又异大于同。  相似文献   

13.
古今学者和通行的文学史及其他文献典籍对张问陶在清诗史上的地位作了很高的评价:清代蜀中诗人之冠、清代乾嘉诗坛大家、清代一流诗人和诗学理论家、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4.
张问陶是古代巴蜀最后一个大诗人,但昔人多把他看作袁枚的信徒。其实张问陶的诗歌题材较广,取径较宽,既有空灵清新抒写性灵之作,又关心时务,讽谕时事,充满豪气骨气壮气大气,风格空灵飘逸沉郁。张问陶与袁枚二人所处的时代有异,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经历游历不同,所以其诗歌风格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张问陶是古代巴蜀最后一个大诗人,但昔人多把他看作袁枚的信徒。其实张问陶的诗歌题材较广,取径较宽,既有空灵清新抒写性灵之作,又关心时务,讽谕时事,充满豪气骨气壮气大气,风格空灵飘逸沉郁。张问陶与袁枚二人所处的时代有异,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经历游历不同,所以其诗歌风格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张问陶的爱情诗,“情”极为真挚深厚,而丝毫不涉及“欲”,体现了他既重真情又重气骨的诗歌理论主张,对“性灵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问陶诗论中蕴含着丰富的诗歌美学思想,其中的重点就是倡导真,包括表现对象及内蕴的真,如真性情、真意气、真阅历、真趣、真诚,表现手法的求真传真,还追求天真之美.他将真、天真与"人巧"相对,所谓"惟应谢人巧,随意发天籁".甚至以真为诗歌的根本,所谓"要从原始传丹诀,万化无非一味真".他既说"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又说"关心在时务,下笔唯天真".与袁枚的性灵说单纯指个人情趣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性灵派为乾嘉诗坛影响较为广泛而深远的一大诗派,其后期主要代表有孙原湘、王昙、舒位、张问陶等。比较之下,孙原湘就诗论而言,虽无正式的论诗形式,内在精神却比张、舒等与性灵派主将袁枚更接近,更具性灵派风尚;就创作而言,也许内容、境界上或有不及舒、张者,而表现手法上却往往能以巧思、神韵胜人一筹,更能体现性灵二字;就与袁枚的交往而言,相对于其他三人也更为亲近,因此,堪称性灵派的殿军。  相似文献   

19.
乾嘉诗坛流派纷呈,宗法取向不尽相同,以袁枚、赵翼为代表的性灵派诗人独树一帜。赵翼身为性灵派的副将,增强了性灵派的整体实力,同时也保持着独特的个性。从个性、创作、理论建树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赵翼与主将袁枚“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张问陶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诗人,他是以袁枚、赵翼为首的“性灵诗派”的中坚,他对“性灵说”的诗歌理论作了精湛阐释,他的《船山诗草》流播海内外。他性格亢直,倜傥风流,为上官所不容;他集诗、书、画于一身,又遭人嫉妒。一生逍遥,但又充满了坎坷不幸,虽出仕宦之门,书香之家,但穷愁潦倒,贫病交加,悲愤地死于他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