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2006,(10):38-38
据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DAB移动多媒体广播9月6日正式开播,听众可以通过手机收听该台的12套节目。其中,全新改版的怀旧金曲广播和欢乐时光广播是首次传送给听众。北京台称,预计今后还将陆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同时,还将试验转播北京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移动电视、手机快报等新媒体的涌现,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面对激烈的竞争格局,广播只有发挥自身的伴随性、及时性等先天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如何立足于最快捷地新闻播报、以领先半步的新闻理念打造新闻节目,以听众喜闻乐见、关注度高的内容为核心,为听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信息,这是当前广播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申红 《视听界》2006,(5):95-95
网上广播不受传统广播覆盖范围、地域的限制,可以超越更广更大的地理空间,甚至进行全球化传播,不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打开网络都可以随时收听。互动是网络广播的一个巨大优势,它打破了传统的“你播我听”的被动式收听模式,使听众成为收听的主体,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收听。针对这一特性,电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收听群,设立不同类型的节目。网上广播的技术优势使得广播电台能够便捷地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资源库,并为听众对广播节目资源的检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网络广播彻底改变了广播稍纵即逝的劣势,使广播成为“留得住的声音”。江苏…  相似文献   

4.
吴祥龙 《视听界》2009,(5):93-94
本土化是争夺听众资源的需要。在丹阳,随着农网改造的深入,传统的有线广播网已经不复存在,“村村通广播,户户喇叭响”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的广播已经没有通响率只有覆盖率了,收听工具也由过去的动圈喇叭变成了调频收音机、网络点播、手机在线收听等多种形式。听众人群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除了原有的广播忠实听众外,驾乘人员成了广播新的受众群,丹阳目前拥有出租车600多辆,私家车3万多辆,轿车业的迅猛发展,为广播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另外,大量涌入的外地打工人员也成了丹阳广播听众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郭倩 《今传媒》2013,(4):104-105
近几年,手机网民的数量急剧增长,手机媒体也迅速发展,前景广阔的终端,突出的自身优势和庞大的受众基础,手机广播可从移动媒体与音频媒介的自身定位出发,以多种形式重新整合传统广播的内容,将会增加广播节目的外延,扩展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为传统广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后广播时代"不仅仅是一个广播理论研究中最新出现的概念,也是广播理论研究面对当前新技术的挑战,总结自21世纪初以来网络、数字技术发展给传统广播带来的变化,对未来广播发展方向的一种理论判断.本文调研欧洲广播研究的最新趋势,以英国为案例,研究当前英国听众在广播接触中出现的两大最新趋势,分析这些趋势背后的技术条件、媒体内容变化,以及受众与广播接触关系的转向,对我国广播当前或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60~80年代,广播一呼百应,是真正的强势媒体。那时,被老百姓叫做"话匣子"的收音机,是普通百姓家的生活必需品。而今天,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的听众人群已大幅缩小。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的产生、发展、演进过程中,“竞争”成为一个凸显的主题。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介正斗得难分难解,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网络、手机媒介使媒介的竞争更加趋于白热化。这就给广大媒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广播新闻,每Et发布的消息价值如何?时效怎样?信息量是否充足,能否引起听众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摆在我们广播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试论手机广播的生存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当代传播》2012,(4):85-86
手机广播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超越了传统广播和网络广播。本文通过挖掘手机广播所体现出的开创性媒体功能及优势,探析手机广播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可能,比如便携性优势带来的随身性、移动性空间;个性化、人性化优势带来的定制化服务空间;融媒体特性带来的跨媒体发展空间等。  相似文献   

10.
申红  褚俊杰 《新闻世界》2011,(10):98-99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融合成为媒介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多媒体竞争的生态下,新闻节目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增强时效、变革形态、服务听众、融合新媒体资讯。广播新闻创新的基点是强化内容建设、加强新闻内容生产,唯有高品质的内容才能赢得听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李姝 《河北广播》2005,(6):33-34
当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广播面临巨大挑战.网络广播、手机小区广播以及DAB数字广播的蓬勃兴起。促使广播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打造强势平台。抢占第四媒体资源、创建自己的网站、依靠网络技术拓展发展空间.已成为目前许多广播电台事业建设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2.
宋毅 《记者摇篮》2007,(5):66-66
广播的终极目的是为满足听众的需要,为听众提供信息、提供服务、提供娱乐,听众是我们广播工作的唯一对象。然而,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迅猛发展,听众群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就对广播节  相似文献   

13.
校园广播是高校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校园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载体。然而在新旧媒体碰撞、交替的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也受到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冲击,出现了学生关注度减弱、依赖度降低等现象。因而,采取跨媒体合作的方式,通过利用网媒优势、增强微博互动、开通手机广播等途径,将会延伸广播功能、提高听众参与度、实现广播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也会使高校校园广播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王宗磊 《东南传播》2010,(9):158-159
新媒体给以中短波发射为主的对台广播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广播网络化数字化技术革命的趋势,对台广播也不能置身事外。一方面,对台广播应坚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依靠新闻和娱乐两大核心竞争力,以内容取胜。更重要的是,对台广播要积极与新媒体融合,用好网络,拥抱数字化广播系统,突破"硬件"技术的限制,为台湾听众提供更多的收听方式选择和更优质的听觉享受。  相似文献   

15.
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传统广电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产物。2009年起,各省级广电媒体相继组建网络广播电视台。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内容建设策略,是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等省级网台为样本,对其内容产品与国内主流商业视频网站相比的优劣势、2016年内容建设方面的突破性尝试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下互联网用户对内容产品的需求,参照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总结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内容建设之道。  相似文献   

16.
刘倩 《新闻传播》2010,(2):72-72
目前,网络、博客、播客、手机等新传播手段正在改变着广播媒体的边界,"新媒体"这个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07年,我主持的节目《行走的耳朵》率先开设了与听众互动的QQ群,QQ群不仅打破了广播的地域限制、吸引了众多忠实、固定的听众,还能及时与听众互动,  相似文献   

17.
移动传播时代,传统广播线上内容生态体系已难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广播可在内容建设上以“三重思维”建构“三个体系”,即坚守“广播思维”,建构线上节目体系;把握“网络思维”,建构音频节目体系;突出“全媒思维”,建构内容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8.
发挥数字广播技术传输效率高的优势,大力发展推送式广播服务,通过自助广播形态,弥补传统广播服务的不足,最大程度满足听众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广播正在走向“窄播”的时代,尤其各电台的音乐广播更是随着电视的挤压和网络的发展日渐趋于个性化,听众对音乐广播的感知,从一个个单一音乐节目细节式的体验,逐渐变成了对各个音乐频率整体的感觉。听众不再有耐心地去等待某一个特定音乐节目,而希望一个音乐频率播出的音乐内容是相对恒常、稳定、带有陪伴性的,因此办类型化电台成为了如今音乐广播工作者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不断迅速的发展,传统广播作为广播媒体的分流,逐渐被新媒体技术所取代,在日常闲暇生活或者繁忙的工作中被普遍使用,这是由新媒体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及手机网络进行传播,传统广播也逐步与互联网、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传播节目、新媒体二者之间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将二者相互融合的关系、优势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新媒体与传统传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