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蒙时代阐扬的政治法律观念,对西方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深远影响。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启蒙哲学,存在着诸多歧义的理解方式与实践形式。霍布斯从特定的人性论立场,对自由主义的成立前提即利维坦国家,做出了奠基性的解释。随着"权利时代"的来临,"利维坦"却被彻底遗忘了,但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依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重新泛起,并呈现出形式日益隐蔽多样、危害日趋严重之势,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维度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理论维度上,剖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实质、政治本质和价值特质;历史维度上,厘清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脉络;现实维度上,指明了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整体策略。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对于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强化意识形态安全、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霍布斯是启蒙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在系统论述他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同时,对法律特别是犯罪与惩罚也有相当篇幅的论证,但基于霍布斯的政治理论的偏向,他的刑法思想并没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相反,贝卡里亚因其《论犯罪与刑罚》一书提出的刑法原则而备受世人的重视。本文比较论述霍布斯和贝卡里亚在刑法基本原则上的观点,指出霍布斯刑法思想对贝卡里亚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犬儒主义与启蒙的幻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文艺复兴末期以降的400年间,进步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期间,技术以一种器物的形式把进步的观念演绎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的提高与改善,从而迅速获得社会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启蒙运动的理念还未来得及完整展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并行局面快速退化为一种单纯的工具理性,这种思潮造就了十九世纪末的虚无主义与当下的犬儒主义的流行。启蒙在技术进步的掩映下,日益沦落为一种社会认知中的幻象。剖析技术进步的本质,恰是克服犬儒主义与恢复启蒙理念的唯一合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价值虚无主义是传统形而上学设定的最高价值的贬斥,上帝之死带来了社会价值失序以及人心价值迷茫的精神和文化危机。面对虚无主义的历史运动,尼采主张以生命的权力意志克服虚无主义。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出发,认为尼采的价值哲学由于耽搁了存在之思仍在虚无主义之中。施特劳斯批评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推进,认为只有以"自然正当"作为价值的确定性基础,人们才能走出价值虚无主义的泥沼。事实上虚无主义与现代性同构。在现代性语境下,虚无主义是随传统共同体的解体、人的自我理性在原子式自我观的支撑下价值独断的结果。只有回归价值的生存论根基,建构在共享式自我观主导下的构成性共同体,人才能走出价值虚无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6.
面对价值虚无主义的泛滥,海德格尔认为它根据于西方的传统形而上学,并随着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统治世界的发展而达到楔峰。而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途径在于让“诗”和“思”赋予世界以新的意义和价值,使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海德格尔的这一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价值虚无主义的新视角,但由于他漠视实践理性的作用,不可能真正克服价值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7.
夏武荣老师《思路·细节·沟通——模拟上课(专制下的启蒙)的课堂实录及评价思考》(《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2期)一文,文中提到:“我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霍布斯、伏尔泰、卢梭都是终身未婚。”说霍布斯、伏尔泰终身未婚是对的,但说卢梭终身未婚就不对了。  相似文献   

8.
自文艺复兴末期以降的400年间,进步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期间,技术以一种器物的形式把进步的观念演绎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的提高与改善,从而迅速获得社会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启蒙运动的理念还未来得及完整展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并行局面快速退化为一种单纯的工具理性,这种思潮造就了十九世纪末的虚无主义与当下的犬儒主义的流行。启蒙在技术进步的掩映下,日益沦落为一种社会认知中的幻象。剖析技术进步的本质,恰是克服犬儒主义与恢复启蒙理念的唯一合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启蒙理性开启了现代性,同时也因为毁灭了古典理性而使现代性陷入虚无主义的危机之中。虚无主义的典型特征就是消解了古典意义上的整全与善恶标准,拒绝回答何谓美好生活的问题。受此影响,本来以善为中心课题的教育研究,放弃了探询何谓美好生活、何谓好教育,执着于效仿去价值化的自然科学模式,从而处于理性和非理性的困境与悖论当中。  相似文献   

10.
启蒙时代,标识着古典政治哲学与古典公民教育思想的断裂与近现代政治哲学与近现代公民教育思想的开启,因为古希腊哲人所崇尚的善与永恒,以及由之而来的对人之德性的重视,被启蒙哲人彻底抛弃,权利与自由转而成为他们关注的重心,随之而来的则是难以摆脱的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1.
虚无主义一直是现代性危机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现代西方学者伯曼就《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共产主义的虚无主义",即认为共产主义将是一种更具破坏性的虚无主义。这是由于伯曼并没有从社会矛盾的现实根源、阶级斗争的实质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中去理解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但不会虚无主义化,反而是克服其之良方:一方面,根除虚无主义的亦是资产阶级安身立命的根基;另一方面,强化对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与精神境界的追求,确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反对和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的注意和重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克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第一个问题:要从理论、历史、思想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反对和克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涉及许多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历史、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卢梭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理论之父,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所提出的关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要求。但卢梭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契约学说的启蒙思想家,而是在这方面继承、发展并有所创见的集大成者。本文拟就选取在卢梭之前系统提出社会契约论的霍布斯、洛克二人与之作一粗浅的比较,以探求三人这一学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历史虚无主义直接或间接地否定五四运动,提出一系列错误观点.五四运动是群众性的爱国运动,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所发挥的作用不能抹杀;五四运动把救亡推向新的高潮,但它没有"压倒启蒙",而是把启蒙推进到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启蒙;从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中国逐步取得了独立、进步和发展,绝不是走上背离人类文明的"歧途".  相似文献   

15.
汉斯·约纳斯从虚无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古代诺斯替主义更像是现代存在主义的一个思想姊妹,并对它们进行了相互诠释的比较研究,指出两者都具有相似的虚无主义特征,这体现在极端二元论、反宇宙主义和反律法主义三个方面,它们分别导致了本体论、宇宙观和价值论三个层面的虚无主义。其中,本体虚无主义又是宇宙虚无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从本体虚无主义中引申出宇宙虚无主义,而宇宙虚无主义又和本体虚无主义一起形成了价值虚无主义。约纳斯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哲学如何克服二元论及其导致的虚无主义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卢梭通过对自然状态的重新诠释,突破了霍布斯关于人的天赋权利的观念,消解其自然状态的人是启蒙过的、受诸多欲望支配的说法;通过降低思考自然状态的起点,论证了自然状态的人是自由和平等的;通过对社会契约、公意、人民主权概念的阐释以及采用人民主权来论证国家的合法性,找到了不同于霍布斯采用自然法论证国家合法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尼采哲学与现代性的虚无主义问题的关系,不仅紧密,而且复杂。虚无主义在尼采这里有多种含义,而且尼采自己提出的、以权力意志和永恒复返为实质性真理的未来哲学理念,最终仍然是一种虚无主义。尼采对虚无主义的克服,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8.
道德虚无主义是一种深刻的道德哲学,同时也是对各种道德学说的最大挑战,它力图粉碎各色的道德伪装,呈现生活中真实的一面。从这一点而论,道德虚无主义起着道德领域的解毒剂的功能。但除了其积极方面,它对道德的破坏作用更不可忽视。听任道德虚无主义的流行将使社会共同体面临解体或分裂的危险。为克服这一理论的巨大冲击力,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精心设计了多种对策。直到今天,这仍然可以视为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最好的回应之一。  相似文献   

19.
虚无主义是人类的一个时代困境。将虚无主义作为一个时代问题,诉托于马克思,使之成为"回到马克思"的又一种思路。一直把终结传统虚无主义,并创造新的人类价值体系作为最大核心价值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从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观念论唯心哲学传统出发,又超越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从而确立了人自身的超越性和人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20.
伊壁鸠鲁与近代启蒙传统关系密切。《伊壁鸠鲁在英格兰》和《启蒙运动中的伊壁鸠鲁》两本专著较为系统地勾勒了16—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中的伊壁鸠鲁因素。前者揭示了伊壁鸠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史和效果史,后者则按国别考察了18世纪前后启蒙运动中的伊壁鸠鲁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布斯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批评,正是传承了伊壁鸠鲁传统。通过"伊壁鸠鲁"这一中介,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与近代启蒙传统之间的思想关系,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发展初期的启蒙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