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对 《高教探索》2012,(4):132-135
本文基于公平与效率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理论以及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的资源配置优化、资助包决策、思想教育引导对策,构建了适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需要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出发,全面地论述了诚信教育的当代内涵,诚信教育在人的发展、社会文明方面的特殊意义,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诚信素质的现状和诚信缺失的主、客观原因;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指出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提出了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科学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要坚持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原则,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素质教育推动全面发展为目标,要素完整、层次清晰、前后衔接、协同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我们要科学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以精准资助为导向,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资助育人体系首先必须明确其内在要求,即资助育人目标要明确、资助育人对象要精准、资助育人内容要重发展、资助育人实施要公平。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存在的资助育人理念认知误区、资助育人群体识别缺乏准度、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缺失、资助育人管理流程不够全面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采取以下策略:树立精准理念,深化资助育人的价值认知;做好精准识别,强化资助育人的对象判定;落实精准开展,完善资助育人的工作机制;促进精准管理,健全资助育人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5.
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较多,但对处于素质结构核心地位的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却很欠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从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出发,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旨,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深刻内涵,发挥其评价功能,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精准扶贫是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内在要求。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所体现的创新发展理念、系统性理念、精细化理念,对于大学生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资助工作中面临的资助对象识别不够精准、资助工作内容不够丰富、资助工作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问题,构建科学化的识别标准、构建系统化的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动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是提高大学生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教育主体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已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发展要求。高校应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将价值观教育和实践相合,构建新的价值观教育机制,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资助工作视域下育人体系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困难大学生是我国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国家、社会和学校一直给予极大关注。如何在帮助其完成学业的同时,构建有效的资助育人体系,是目前各高校探讨的共同课题。目前,我国对高校资助育人内涵的探讨还是仁者见仁,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往往局限在经济领域方面,而对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心理干预和资助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忽略育人功能,资助缺乏系统性和互助性。为全面构建大学生资助工作视域下育人体系,文章针对资助育人功能内涵、存在问题和资助育人体系建构进行重点探析。  相似文献   

9.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践行立德树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这为新时代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对于落实党和国家教育理念,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贯穿大学生学习全过程,涉,及大学生生活各个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首都师范大学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办公室和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2008年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面负责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学校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手段,以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的多元化的资助工作体系,提出了“构建机制,规范管理,资助为先,育人为本”的资助工作理念,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全方位资助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在构建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同时,还应构建精神资助体系。在实践中,要运用全人教育理念,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运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好经济资助,加强精神激励,激发贫困大学生的自身潜能,构建经济资助-心理支持-能力提升-全人发展的全方位资助模式。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力资本理论以及马克思全面发展思想有力支撑了高校建立"育志""育智"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文章以落实精准资助为根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价值引领、道德浸润、理想指引等构建育志系统,通过素质提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为重点内容构建育智系统,促进"红"与"专"相结合的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建立。通过"大资助"的理念创新、"大数据"的方法创新、"大平台"的实践创新,实现经济资助、精神培育和能力锻炼充分融合,提升资助工作成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高校资助体系在资助与育人结合上,特别是促进受助学生自身发展上出现瓶颈。这种情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发展型资助并非是对现有资助模式的完全颠覆,而是对其发展和创新。它是在继承、落实资助政策的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育人为灵魂,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它在相关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将资助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帮扶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人施助,励志育人"。  相似文献   

14.
郭平  梁健 《华章》2009,(20)
当前,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适应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需要全面不断改革,同时还要开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活动,寻找适合当代社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就是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高校科学发展观教育新体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大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全社会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构建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要确立现代评价理念,改革评价内容,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形成多元的评价主体,实施全面有效的评价,以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是关乎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保证,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注重顶层设计,合理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愿景;致力全面发展,科学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多样特色并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大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全社会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