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讲的"命"似乎是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但庄子的哲学是以个人生命哲学为核心的,庄子讲"命"更加关注的是个人在遭受"人之所不得与"之"命"时,如何去看待与处理人之与天、心与外物的关系,在当时"无道"的世间如何全生与保持心灵的平和安详与自在;庄子的安命观并不悲观,它洞察了人心与外物的另一种关系,在人生不得已时,它启发了人们选择另外一种能让人生的宽度变得更广阔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2.
庄子所崇尚的理想教育模式极力彰显人性自由的光芒,主张以行与事为范导,通过用心灵去观照心灵,而不让心灵为"外物"所役使、所遮蔽,期望最终在潜移默化中使受教育者的内心的精神世界迈向洁净、成熟而充盈的真境界。  相似文献   

3.
庄子和康德分别以"逍遥游"和"意志自律"为实质建立起各自的自由观。庄子通过"体道"的过程最终实现人生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道"是实现人生自由的最终途径;而康德则通过道德主体的实践达到自由的必然性,"自在之物"独立于自然因果律之外,是自由的显现。庄子的自由观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精神体验,相比之下,康德的自由观则建立在概念、判断、逻辑推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庄子在其代表作《庄子》中讲述生命的重要,对人的生命关怀表现为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主张超然物外、精神自由的幸福哲学。庄子用虚静的智慧解读幸福: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自由与本真,脱离一切外在的、世俗的羁绊和束缚,消除与世间万物的纠纷与矛盾,实现内在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种超越时空的"逍遥游"是庄子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狂狷人格归结为对个体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只有纯任自然、心无毁誉、主宰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才会身无所累.达到人格自由的境界。要达到真正的自由境界,必须实现两种超越:一是超越外物.摆脱束缚,恢复自然的人性;二是超越生命,悟透生死,进入达观的精神境界。实现超越,必须通过悟“道”来完成。悟道,即内心对道的体悟.方式就是“心斋”与“坐忘”。  相似文献   

6.
书讯     
《庄子諵譁》(上)南怀瑾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28.00元《庄子》一书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世间、出世间的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是中华文化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庄子》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但于现代人来说,却不免有其论莫测高深,其文艰深难明之感。  相似文献   

7.
虽然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因循行为的理由在万物内在自能机制的内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它也并非毫无规矩之举。具体而言,必须依据自然之道,坚守"无事"的规则,实践开始于"物至而应"的应对,虽然是"舍己而以物为法者"的实际切入,但终结于"应物而不移"的物我共作共存的双赢的效应境遇,是一种因随外物而制御外物的动态实践。  相似文献   

8.
庄子“寓诸庸常”思想并不是叫人浑浑噩噩、过一种不思进取的彻底“躺平”的混世生活。恰恰相反,庄子此一思想异常积极睿智进取,其除了内蕴着劝导世人不应避世、不应媚俗、不应凝滞于外物而应与世推移、与时俱化、虚己以游世等丰富内容之外,庄子其实或直接或间接地还是在告诫或提醒人们:(1)平凡中蕴涵着伟大,这是站在宇宙大道角度看问题必然得出的结论;(2)那些总想高人一等、总想骑在他人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士,实际上是对他者存在的唯一性、存在的价值或人格的蔑视或戕害;(3)幸福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嗜欲太多或意欲拥有太多外在的名利资源,反而易于让人堕入苦海,使得明明不错的生活失去光泽、缺乏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庄子的"心"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庄子对人"心"的思考,总是与现实、身及身外、人的生命乃至精神的成长等因素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的.庄子的"心"之思具有较强的逻辑递推层次性、丰富性."成心"即人的知觉直感不直接或不必然是负面的,只有当其被作为判断事物是非的唯一尺度时,它才有可能等同于成见、偏见."蓬之心"是人们由于将自我封闭起来而形成的狭隘、"蔽于一曲"的心灵状态."以心复心"首先是去弊、疏塞,去除"蓬之心";其次则是要把平时分裂和外放的精神收聚起来,追求一种理想的"心"境,即"游心乎德之和" .这实际上是提醒人们应淡化对"外物"的忘我追逐而注重内"心"世界的充实与涵养.  相似文献   

10.
庄子在洞察社会现实之后,指出人生中充满人与自我、人与外物的矛盾,而所有社会困境均是人力所无法扭转之必然。为此,庄子只好以“命”来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主张人要安命无为。庄子认为,人虽在社会中生活,但要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由,他提出“缘督以为经”的具体处世原则,主张过一种超脱世外、又混迹世中的游世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小说集解》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一词出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所言"小说"是指那些与道家思想不同的各家思想学说,以为它们不能大达于至道,与<荀子·正名>所云"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的"小家珍说"意思接近,只是荀子所谓"小家珍说"是指不合于儒家思想的其他诸子学说.  相似文献   

12.
老子与庄子在人生哲学方面各有建树,二者既一脉相承又有创新发展。第一,在现世人生修养方面,老子主张"致虚守静",庄子则讲"心斋坐忘";第二,在现实人生抉择方面,老子讲究"无为而为",庄子则讲"无用而用";第三,在理想人生追求方面,老子追求"见素抱朴",庄子追求"无何有之乡";第四,在人生境界参悟方面,老子追求"上善若水",庄子则追求"齐物逍遥"。老子侧重于弱者的生存智慧,而庄子更加倾向于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当今时代,老庄人生哲学中的精华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3.
庄子文化与楚文化有着深厚的亲缘关系,楚地的老子思想中讲道论和天命,神性特征十分明显,而庄子由于受楚文化的影响,则用大量的文字谈神性的人和物。楚文化中的进取与创新精神、追求个性与自由的精神都在庄子思想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另外,楚国发展中盛衰、强弱的变易,也对庄子产生了很大影响,致命庄子提出了生死天定、人生无常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4.
《庄子·外物》包含丰富的人生哲学,虽然本篇的篇章有杂乱的成分,但是从总体上能反映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些方面。文章在分析各章章义的基础上从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三个方面论述庄子独特的人生哲学,以说明庄子人生哲学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一书中的"梦"有着丰富的内涵,揭示出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擅长于虚构梦境,借助托梦者的神秘与权威说理。庄子在作品中的梦觉观表现出了其对人生的迷惘及对"人生如梦"的悲哀,而齐物精神的阐发对处理物我关系意义非凡。庄子通过对"其梦不寝"的真人塑造,折射出在物欲横流之社会保持理智清醒眼光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物感说"是我国魏晋文论中的重要学说,论述的是作家创作中"物"与"情"的关系.陆机在《文赋》中论述了作家有感于四时景物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刘勰则将"物"的内涵扩展为一切客观外物,并强调了"物"与"情"的互动关系,钟嵘则进一步将社会生活纳入"物"的范畴,并将"情"推到了至高的地位.同时,刘勰和钟嵘还进一步论述了作家如何写"物"以传"情".庄子的"至乐"说、《礼记*乐记》中的音乐理论、蔡邕的"肇与自然"说,是这一学说的理论基础,前人及时人的文学创作,也是这一理论产生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道"思想,一方面继承了老子思想所具有的朴素唯物素质,另一方面又在抽象的过程中多了些主观性与唯心论的性质,而表现在时空观上,则具有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性,在这种矛盾带来的悲剧感中,庄子以"齐物论"尝试着人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人世间的纷争、冲突、乃至战争从未曾止息,其核心症结之一在于世人往往倾向于“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而不愿意从更为超越的角度看问题。庄子期望人们能够从自以为是、相与为非的如环无端的困局挣脱出来,提出“照之于天”即站在天道的角度观照世间万有、审视社会人生;如此一来,人们好像是站在圆心上,能够理解在圆周上运动着的一切,但自己则不会参与到或纠结于是是非非的纷争之中。庄子“照之于天”智慧提醒世人应学会相互尊重彼此天然存在的差异,不应把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念直接或简单等同于普遍价值,而且,族群与族群或人与人之间不要总是“以邻为壑”,不应总是想着要战胜、消灭对方,而应与人为善、相互珍爱彼此的生存权力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否则,人类必将整体性地错过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和谐世界的建构也终将停留在空想中。  相似文献   

19.
庄子以"道"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正是庄子对"道"的精当概括."道"是庄子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最高最大的美.因此与"道"相通的"大美"也是以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存在着的.以"无为"不作"为手段,摆脱外物对于人的束缚和支配,达到像天地间"大美"那样一种自然无为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看,庄子美学的核心就是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20.
吴磊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35-136,141
生死之事是人们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的问题。儒家重视生命的存在,重现世,轻来生,强调丧葬之礼和死而不朽;道家重视生命的自然本性,突出生命与自然相融合,实现适性逍遥的真实自我;佛家认为人生皆苦,生死无常,不要贪恋世间诸相,要看空一切,物我两忘,超越人生痛苦。梳理中国传统生死观,对实施生死观教育、提升当代人的生死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