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简要阐述了笔在“采样定理”的授课过程中,结合课程中的难点,采用“逆向教学”方法而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后,由此而引发更多的对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实践,从软件仿真和硬件电路验证两个方面演示了抽样定理,结合最新的学术前沿压缩感知技术,介绍了其和抽样定理之间的关系。教学实践表明,软件仿真、硬件系统演示以及前沿技术介绍等使学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和加深相关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勍 《数学教学研究》2021,(4):15-17,20
问题串教学是中学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够有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问题串教学可以在完整一节课中实施,也可以在一节课的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中实施,本文以"平面向量的共线定理"为例给出基于问题探究的问题串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信号与系统中抽样定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补充和扩展了抽样定理的相关知识内容,增加了连续周期信号的抽样分析、窄带信号的抽样特性以及基于压缩感知的抽样等知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正弦定理”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下)第五章第九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既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拓,也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应用,是解决实际生活中三角形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7.
数学概念、定理等内容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概念、定理的自然生成更是现行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揭示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定理的探究,渗透"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的认知方法和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8.
要想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就需要教师从概念和定理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需要教师费更多的心思在概念讲解和论证上,鼓励学生多思考,通过不断的验算来总结定理,这样既能开拓学生思维,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说:"数学上的定理,是数学需要用作自己出发点的少数思想上的规定."定理是证明数学问题的基本依据之一,是解决数学难题的基础.定理是经过数学证明确认其真实性的数学命题.由于数学定理是数学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和培养学生进行推理论证的主要题材,因此,数学定理的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教学中问题情景的设计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定理都是用抽象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来描述的,但在进行数学定理的教学时,应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促进学生对数学定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定理的由来,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定理的作用等.例如,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教学中,向学生呈现如下问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欣赏数学的真、数学的善、数学的美,也许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本文以正弦定理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数学美,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1.
数学理解性教学设计是将数学理解性教学由目前的理想状态转化为教学现实的最佳途径。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理解性教学设计包含分析、评价、设计、开发和实施五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相互关联的循环系统。在整个系统设计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依据数学理解性教学所基于的学与教的原理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数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数学问题是以数学为内容,或者虽不以数学为内容,但必须运用数学概念、理论或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它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来源于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科技活动。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主要是指那些非常规的,或者条件不充分、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探究性问题,其设计要遵循可行性、渐进性、应用性等原则。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培养使用数学的意识、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3.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善于解题。课堂上学生能听得懂,但不会解题。学生是否脑子不灵,教师是否讲解重点、难点、关键之处不到位或强调不够。不妨尝试互动解题,共同探索解题思路、解题过程、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寻找解题的切入点,监控解题过程的调节点,审视解题后的反思点[1]。这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升[2]。  相似文献   

15.
《学校用计算机》2013,30(3-4):207-217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6.
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这绝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弄清楚这其中变化的实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应用题教学宝贵的、成功的经验,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解决问题的教学.该文立足于应用题和解决问题的内涵,探讨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并结合当今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两种运作方式相同的中观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既有本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一个是适合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一个是适合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微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具有相容性。项目教学模式是人们新创立的一种做学结合、理实一体的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微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问题图式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图式及构成要素,阐述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标、教学方案,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呈现教学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问题解决音乐教学的理论原理与实施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问题解决音乐教学以杜威的经验组织连续性原则与审美经验获得条件为理论基础,认为音乐经验获得的标示是儿童内部冲动与外部环境压力之间的平衡.音乐问题解决是儿童对一个音乐作品由完全生疏到能用身体动作表演再到能自如地演唱或演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儿童的音乐学习会发生迁移,并涉及到同一音乐作品不同制作(表演)方式的转换,或同一制作方式由模仿向即兴表演的转换.幼儿园问题解决音乐教学由此必然要经历动作还原与经验提升两个阶段.所谓动作还原即在音乐学习之初,幼儿无需静聆音响或直面音乐作品,而是借助教师利用音响创作的故事来理解音乐作品,并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达这种感知.这实质是简化音乐作品的阶段,以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接下来的经验提升阶段即是要实现幼儿个体已有经验与音乐种族经验的汇合.就歌曲教学活动而言,即是要促使儿童从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作品特性到用噪音来表达;就器乐曲教学活动而言,即是要促使儿童自主地把用身体动作表现的音乐技能运用到打击乐演奏中.在经验提升的歌唱或演奏阶段,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并要给幼儿充分讨论、选择、表演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1 that investigated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from a teacher's perspective. The study focused on three teachers and their way of making sense of teaching problem solving. Data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were analyzed in the context of an interpretive qualitative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the participants' classroom processe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participants unconsciously constructed personal metaphors that became the basis of their conceptualization of problems and making sense of their teaching. Community, adventure and game were determined to be the key metaphors of the three participants, respectively. These metaphors embodied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 practical beliefs that provided the unique meanings associated with their classroom processes. The outcome suggested that the study of such metaphors could be a promising avenue in enhancing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and in problem solving research in the quest to make the teaching of problem solving more meaningful and effective in a classroom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